王炳根
2020年6月22日,智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募資約34,963.39萬元,用于建設攝像頭及其管理系統、變電站巡視系統和研發中心。根據招股書披露,智洋創新的主營業務是通過“對電力設備的監測及數據分析,提供一套運維分析管理系統”,營業收入以輸電線路的攝像頭軟硬件系統為主,其占比超過80%,主要的大客戶為國家電網旗下企業。
《股市動態分析》經過深度調查發現,智洋創新過度美化其主營業務,實質僅為中間商——采購上游供應商攝像頭產品,倒賣至下游電網企業;招股書沒有披露最大產能計算標準,或有意隱瞞其沒有生產主營產品的固定設備;研發嚴重依賴外部人員。
營業收入占比超過80%的“輸電線路智能運維分析管理系統”,實質僅為采購上游供應商攝像頭軟硬件產品,但是招股書將其美化成“2020年遠程監控智能終端戰略合作協議”。智洋創新的關鍵監拍產品與采購第一大供應商珞賓信息的產品完全一致,此外,主要固定資產也完全沒有任何生產關鍵產品的設備。根據招股書,智洋創新披露的主要生產設備(列示在表1)均不是用于生產智洋創新占比營收超過80%的輸電監拍裝置ZHY810、ZHY850、ZHY880、ZHY860等。(見圖1、圖2)
表1:公司固定設備信息

資料來源:股市動態分析整理、招股書
圖1:智洋創新宣傳文案中的主打產品
圖2: 珞賓信息的攝像頭產品介紹

資料來源:珞賓信息官方網站
根據招股書披露,智洋創新的主要原材料采購自2017年至2020年中報,視頻設備類連續4個報告期位列原材料采購第一位,重慶市珞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同樣連續4個報告期位列智洋創新第一大供應商。從珞賓信息的官網搜索到的遠程視頻監控產品與智洋創新2018年11月的一份《基于人工智能的輸電線路綜合巡視方案》報告所對外宣傳的產品外觀完全一致。
結合智洋創新的所有“主要生產設備”并非用于生產占比營收超過80%的輸電監拍裝置、以及智洋創新第一大供應商珞賓信息的官網列示產品與智洋創新對外宣傳的產品外觀完全一致這兩點,我們判斷智洋創新僅是采購第一大供應商的產品,再倒賣給國家電網下屬企業。同時,智洋創新也并沒有在重大事項提醒中披露,智洋創新的關鍵產品與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完全一致這一情況,相反將自身美化成研發型企業。
招股書沒有披露任何關于最大產能的計算方式,智洋創新或僅僅是中間商倒賣上游產品。在招股書(五)發行人主要產品的產能、產量和銷售情況,1、輸電領域產品(1)產能、產量和產能利用率情況,披露:最近三年的產能利用率均達到80%以上,但是智洋創新完全沒有披露任何關于如何測算最大產能的量化數據信息,僅僅羅列自身供應能力的瓶頸為xxx 萬套。招股說明書均應披露其相應的產能受限原因以及最大產能的測算標準,智洋創新或有意隱瞞其真實產能和產量信息,以達到包裝公司為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形象。(見圖3)
圖3:招股書中披露的最大產能信息

資料來源:招股書
研發嚴重依賴外部人員,經營可持續性問題有重大隱患。根據谷歌專利搜索,智洋創新目前所有專利合計為80項,其中智洋創新列示的5名核心研發人員為第一發明人的僅為19%;以第一發明人發表專利占比最高的是聶禮強,是智洋創新與山東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的教授。由此可見,智洋創新過于依賴外部人員支撐其研發發展。結合上述問題,智洋創新在沒有生產或組裝產品的固定設備和嚴重依賴供應商及外部人員研發能力的雙重危機下,若上游供應商-珞賓信息和海康威視直接對接智洋創新的下游客戶,山東大學也不再與其聯合研發專利技術,智洋創新未來經營的可持續發展性或許應打上一個問號。
圖4: 公司第一發明人專利數量

資料來源:谷歌專利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