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國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其文學作品對近現代中國文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否認,魯迅的文學作品中的諸多思想、敘事手法、修辭技巧對當代文學創作仍具有極高的借鑒價值,這也是魯迅作品被廣泛引入文學教育中的重要原因。由鄭家建、施灝編寫的《魯迅與20 世紀中國文學教育》是“ 魯迅與20 世紀中國研究叢書”之一。該書將魯迅與20 世紀中國文學教育的關系作為一個復雜個案展開研究,深入探討了魯迅與20 世紀中國之間的復雜關系,力圖在20 世紀中國文學教育過程中還原并詮釋“魯迅的存在”。
全書共十個大章,每章又分為二至五個小節,從不同角度對魯迅作品和20 世紀中國文學教育之間的關聯展開研究,對魯迅的多個文學作品進行了細致解析。第一章《跟著魯迅學修辭》,主要對《祝福》《肥皂》兩篇作品進行分析,對魯迅先生的修辭技藝進行解析和總結。第二章《散點透視:當代隨筆雜文大家與魯迅傳統》,對魯迅與巴金、孫犁、邵燕祥、王小波等近現代作家在文學風格、核心思想和敘述手法上的異同進行研究。第三章《魯迅“閱讀”莎士比亞:<狂人日記>中的三種動物與真的人》,對魯迅《狂人日記》與莎士比亞《考利歐雷諾斯》進行對比研究和分析,旨在明確魯迅的文學作品風格,為后續的分析作鋪墊。第四章《文學如何教育:試論魯迅的文學課堂與20 世紀文學教育門》,采用紀實的手法對20 世紀魯迅課堂和文學教育課堂的特征進行分析。第五章《魯迅的形而上詩學思想》,這是作者從現代人的角度對魯迅思想進行研究,同時明確了魯迅思想在當代文學中的參考價值。第六章《作為文學課程講授對象的魯迅》,對近代文學教育中的魯迅形象進行塑造,以找到現代文學教育與近代文學教育的耦合點。第七章《魯迅的文學教育思想與實踐》,完全站在現代文學教育視角下,對魯迅文學教育思想中的“覺世之義”“ 啟蒙與審美”“ 救亡宗旨”“大眾語文”等思想的特征和意義進行總結。第八章《魯迅的文學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立足于現代文學教育實踐現狀,對魯迅文學教育思想中的審美方式、啟蒙價值的現代意義進行總結。第九章《魯迅與小說家孫犁的生成》,以孫犁為個案進行現實分析和論證,對魯迅的文學教育思想當代價值進行個案分析和論證,內容更加真實、可信。第十章《魯迅與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對現代兒童文學作品中的“魯迅存在”進行挖掘,以找到魯迅在兒童文學教育中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該書從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對魯迅及其文學中的思想、精神內涵進行了細致分析,從現代文學教育的角度深入探究了魯迅思想的現實意義,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值得文學專業和跨學科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