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輝 吳永強
岱崮鎮,位于臨沂市蒙陰縣東北部,是沂蒙山區腹地鎮,自然風光優美,有“天下第一崮鄉”的美譽,是首批11個“中國最美小鎮”之一,名列第3位。2019年4月17日,以岱崮園區為核心園區的沂蒙山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2018年9月,山東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入駐岱崮,10名隊員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鄉村工作。一所“鄉村振興大學”的興建,不僅為此地的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教育資源,又為當下中國的鄉村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
這里群崮環繞,桃花遍地,在革命戰爭年代和三線建設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年來,鄉村振興的現實成績和理論探索齊頭并進,村莊面貌改善的同時,文化上的獨樹一格尤其令人稱道。
調查時間:2018年10月20日—12月31日。
調查對象:服務隊聯系5個村的兩委班子、老黨員、老干部、貧困戶、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五保戶、學校(教學點)、鄉鎮敬老院、農村幸福院、村民服務中心、合作社、村民公益組織、個體戶、普通群眾等。
調查內容: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農村人口情況,農民收入情況,村集體經濟情況,個體工商戶發展情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農村環境、衛生及治安情況,農村歷史沿革及民風民俗,農村社會保障情況,農村產業發展情況等。

岱崮鎮,群崮環繞,風光旖旎。
調查目的: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重大任務,深入農村和基層一線開展調研,摸清底數,掌握實情,找出問題和癥結,研究提出意見建議,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參考。
調查方法:入戶訪談、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研究文獻。
——摘自《蒙陰縣岱崮鎮農村社會基本狀況調查報告》
這是一份以蒙陰縣岱崮鎮馬子石溝村、蔣家莊村、東峪村、東上峪村、西上峪村為例的《蒙陰縣岱崮鎮農村社會基本狀況調查報告》,9000多字,是山東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到岱崮鎮后做的第一項繁復且至關重要的工作,更是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有力抓手。
2018年9月,按照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工作的通知》要求,山東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入駐蒙陰縣岱崮鎮,這支隊伍成員分別來自山東省教育廳、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水利廳、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信訪局、省政府辦公廳、省廣播電視大學等9個部門,共10名同志。
“來岱崮鎮掛職之前,對這里的情況一無所知。當我走進岱崮,被震撼了,不僅被岱崮的美所打動,更被這里的人所感動。岱崮鎮是革命老區,群眾基礎好,村民思想覺悟高。兩年來,我們服務隊與蒙陰縣廣大干部群眾一起工作、生活,結下了深厚情誼,今后也會一如既往地關注關心支持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祝愿蒙陰發展得越來越好,人民越來越幸福。”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教育廳總督學劉欣堂滿懷深情地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服務隊初進岱崮鎮,一道發展難題就擺在了面前——為什么來到岱崮、服務工作干什么,怎么讓村級集體經濟強起來,怎么讓5個聯系村的現狀得到改善,怎么讓村民的生活變得更好?
服務隊剛進駐岱崮,隊員們就馬不停蹄地走村串戶,了解民風、民情,摸清底數,掌握實情,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鞍尘椭肋@桃甘甜,啥品種不知道。”“家里種著200多棵桃樹,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哪有時間看?。z查身體)?!薄懊鄯湟郧梆B過幾箱,養著養著養木(沒)了。”……服務隊隊員一一做著記錄,與村民們一起交流謀劃。
服務隊隊員每天在蜿蜒逶迤的山路上行走20000步以上,歷時兩個多月,以5個聯系村為主,詳細了解了基層組織建設情況、人口情況、收入情況、環境、衛生及治安情況、歷史沿革及民風民俗、社會保障情況、產業發展情況等,針對這5個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研究制定了符合本村實際的規劃方案。
“他們工作太細致了,有些翔實的數據我都不掌握?!闭f到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工作,岱崮鎮鎮長王烈鋒不無感慨地說。

4 月20 日,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簽約奠基儀式在岱崮鎮舉行。
“我們是鄉村振興服務隊,要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的根本立場,精心謀劃,精準發力,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打造岱崮鎮中心學校標準化體育場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學校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同時,在課余時間、節假日和寒暑假向社會免費開放,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舒適的運動健身活動場所?!眲⑿捞谜f。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岱崮鎮中心學校告別昨天,迎來了又一個早晨。
凜冽的北風擋不住新春的腳步,刺骨的寒冷封不住青春的熱情。2020年1月19日,對于岱崮鎮中心學校的師生來說是嶄新的,對于中心學校體育場上的鳥兒來說,也是嶄新的。這一天,岱崮鎮中心學校體育場啟用儀式暨蒙陰縣第十屆全民運動會“興鴻源杯”迎新春拔河比賽舉行。
“這里原來是岱崮鎮中心學校小學部的操場,場地內雜草亂生,拔草曾經也是學校的一項‘體育項目;風起時,塵土飛揚迷人眼;雨落時,泥濘不堪下腳難。學生們正常的體育課程尚無法正常開展,更別說群眾健身休閑了?!痹鴵芜^學校教師的國家一級作家王均鎮如是說。
岱崮鎮中心學校體育場的建設,無疑搭上了鄉村振興服務隊為民實事規劃的快車。鄉村振興服務隊整體規劃上顯示,位于岱崮鎮中心學校中學部和小學部的兩座標準化體育場,由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協調700多萬元專項資金,歷時半年建設完成。岱崮鎮中心學校小學部高標準運動場,不僅作為學校師生的運動場地,學生放學和放假后,也作為岱崮鎮群眾的運動健身活動場所,是目前蒙陰縣標準最高的露天運動場所。每天茶余飯后,這里便成為歡樂的海洋,打籃球、乒乓球、塑膠跑道跑步健身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的標配項目,崮鄉群眾的文體生活也開始逐漸豐富起來。
自蒙陰縣第十屆全民運動會“興鴻源杯”迎新春拔河比賽始,岱崮鎮的跑步愛好者、籃球愛好者和乒乓球愛好者等紛紛組隊,利用業余時間,自發地組織起比賽。“運動場的建成不僅有效解決學校運動場地問題,提高了學校體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豐富了崮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帶動了全鎮全民健身運動的氛圍?!币晃粍傋叱鲞\動場的本校教師抖抖濕透的汗衫笑著說。

春節期間,西上峪村組織文藝活動,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教育廳總督學劉欣堂(中)帶領服務隊成員慰問村民。
操場門口的體溫檢測點旁整齊地停放著幾十輛自行車和電動車。從車主的打扮來看,多是周圍村莊的村民?!疤屹u的差不多了,也有時間了,學校的操場又是一個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的好地方,所以,周六周天人特別多?!痹跈z測點當義工的一名醫務工作者指了指登記本說道。
初秋的太陽透過淡薄的云層投射到紅色的跑道和綠色的草坪上,穿著休閑的村民在操場上一邊說笑,一邊悠閑地踱著步;籃球砸向地面的鏗鏘聲和籃球場上不時發出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乒乓球臺前也不時地迸發出一聲聲喝彩……
作為中華蜜桃第一鎮,岱崮鎮桃樹品種繁多,品質優良。山中次第成熟的桃子,著色豐富,風味極佳。然而,一些桃農對桃的知識所知甚少,不知道桃的品種,不知道成熟周期,不知道能存放多久……
如何培養“三農”人才?如何才能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服務隊?這是劉欣堂和服務隊隊員到岱崮鎮伊始就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最大的特色是教育。如何讓教育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如何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2020年4月20日,由臨沂大學、蒙陰縣共建的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正式簽約奠基。作為全省高校第一個實體建制的鄉村振興學院,它是經山東省編辦審批的臨沂大學二級實體學院,是全省教育系統服務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成果,是助推鄉村振興、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開創性事業,也是深化校地融合、強化協同發展、實現共生共榮的多贏結合體。這個學院總建筑面積33000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可同時容納1300多人在校培訓學習。
“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有望成為一個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對外交流合作、產學研用融合、各種資源要素集聚的‘大平臺,一個全國著名的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教育實踐活動的‘大基地,一個推動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聚寶盆。學院的建成勢必會對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傳承和弘揚沂蒙精神,推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助力‘三農建設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打造的一池人才活水,將成為蒙陰地區鄉村振興的智力源泉,為‘三農事業不斷輸出‘新農人?!眲⑿捞谜f。
2020年10月,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落成,人才的問題迎刃而解。
“岱崮鎮的農村空心化特別嚴重,去村里轉一轉,看不到幾個年輕人?!笔∨擅申庎l村振興服務隊隊員、省教育工會副主席王輝說。沒有年輕人的鄉村必定不能行之長遠,投入再多資金,做了再多產業,鄉村難免再次衰落、荒蕪。
考慮到這一點,服務隊聯手岱崮鎮人民政府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共同簽署《蒙陰縣岱崮鎮雙創孵化園運營合作協議》,在岱崮鎮創建“中國岱崮‘新農人創客小鎮”,整合多方資源,打造岱崮鎮鄉村振興雙創孵化基地,為青年創業、鄉村振興開辟一片具有吸引力的空間。
在基礎教育方面,他們同樣下了很大氣力。面對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現狀,隊員們跑遍蒙陰縣的中小學,深入調研,形成了一份全面呈現蒙陰教育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并指導蒙陰縣制定了《蒙陰縣教育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上報省教育廳后受到高度關注。計劃被納入《山東省關于推進鄉村教育振興的實施意見》,力爭2022年前實現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教育質量顯著提高、教師隊伍素養大幅提升、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與文化融合共生,走出一條鄉村教育振興之路,打造鄉村振興教育先行的蒙陰樣板。
春則崮秀峰奇,林海花潮;夏則漫山碧透,溪流潺潺;秋則果香萬里,紅葉滿山;冬則冰清玉潔,銀裝素裹。
——四季生態之崮鄉美景
蔣家莊村在上世紀70年代是省屬軍工企業九四二九廠對口下鄉的知青點,是山東省第二批傳統村落,山東省級旅游特色村,服務隊在村莊現有旅游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打造了知青文化館。
知青農場的有機葡萄種植是本村的一大產業特色,服務隊立足本村實際,積極發揮智囊團的作用,培養高技術人才。
“這些高檔大棚需要一些專門的人才來幫助他們,在技術上進行支持服務。”王輝在蔣家莊村知青農場葡萄大棚前說,“針對他們遇到的技術瓶頸,我們請來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的一些專家作為顧問,給他們定期指導,在技術上提供支持?!?/p>
了解到馬子石溝村村民有在家養殖兔子的傳統,服務隊立足本村實際,建設了一處集約化肉食兔養殖基地,以規模化、標準化肉食兔養殖,助力村民致富、村集體增收。
“村民過去都是零散養殖,防疫、飼料供應、銷售都是問題?!瘪R子石溝村黨支部書記閆士照站在廣寒玉兔宮肉食兔養殖基地前說,“這個養殖場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繁育車間,一個是育肥車間,這樣就形成了集約化的產銷一條龍。對周邊村和我們本村老百姓的防疫,包括供養、銷售,都提供了大量方便,還能帶動勞動就業?!?/p>
在馬子石溝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服務隊還打造了以村史沿革、村規民約、民俗風情、鄉賢名人、家風家訓、發展成就等為基本內容的馬子石溝村村情民史館,館內展陳方式以實物展陳、圖文資料、視頻影像為主。
東上峪村位于岱崮鎮以東5公里外的一條山峪深處,山區面積廣闊,山花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良,具備養殖中華蜜蜂的獨特自然條件。服務隊經過多次考察論證,根據該村的區域優勢、村民多年的傳統養殖優勢以及中華蜜蜂本身的繁殖優勢等,建設了中華蜜蜂產業園。
“岱崮鎮本身就是‘中華蜜蜂保護區。我們村原來有養殖農戶40余戶,400多箱蜂群,零散養殖,打的蜂蜜也很難賣上錢?!睎|上峪村黨支部書記劉保祥在中華蜜蜂產業園內說?!胺贞爜砹艘院?,利用閑置土地,在進村路口規劃建設了占地約10畝的中華蜜蜂產業園區。指導我們村成立了中華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推行養蜂標準化生產和品牌經營,組織采購,提供蜂產品的銷售、寄送服務。采取‘合作社+基地+養殖戶‘大戶+小戶等方式,統一生產技術、管理標準、打造品牌、市場營銷,真是為蜂農辦了一件大好事。”
在建設中華蜜蜂產業園的同時,服務隊還啟用資金125萬元為東上峪村建設了山羊生態基地。
東峪村,曾是三線軍工企業——山東工模具廠的駐扎地。由于舊廠搬遷遺留所致,村容村貌相對雜亂,公共設施也相對落后。服務隊對該村開展了美麗鄉村打造和環境治理行動,依據村里的資源優勢,在尖崮開發“崮尚生態農業”文旅項目;打造了獨具特色的觀光休閑娛樂場所——千年流蘇園;把路邊的碎石堆推平壓實,建造成健身小廣場;將村口氣味熏天的公共旱廁改造成環保水沖式公廁。
“東峪村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村落,由四個自然村組成。”村支書張見全坐在千年流蘇樹旁的石凳上侃侃而談,“服務隊幫助打造了這處流蘇園。將來我們要把這個院子充分利用起來,建成農家樂,讓游客在這里既能品嘗到農家菜,又能欣賞到農家風光,還能親身感受千年流蘇樹的故事?!?/p>
“現在村里環境衛生這么好,每天晚上俺和老伴兒都去健身小廣場健健身,到流蘇園歇歇腳、吹吹風。”在東峪村經營百貨商店的老宋叔笑著說道。
結合西上峪村家家戶戶、門前屋后栽種香椿樹的實際,服務隊規劃建設了9個現代化香椿溫室大棚。“這幾個大棚只是作為樣板示范,將來我們繼續拓展產業鏈,進行香椿芽深加工,成立合作社,注冊‘峪里春香品牌,帶動更多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創業,讓村民致富奔小康?!贝逦瘯魅螁堂髁x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西上峪村的香椿芽,露天種植,價格比較低?!狈贞犼爢T肖帥鵬站在一處溫室大棚前說,“充分調研后,我們建了這些溫室大棚。這一個大棚大概是一畝地,需要香椿苗4萬棵左右,預計產量五六千斤左右,按照往年的價格,按最低每斤15元算,6000斤就可以達到9萬元左右,效益比較可觀。”
鎮長王烈鋒一邊數著服務隊兩年來做的工作,一邊豎起大拇指:“集體收入增加了,村莊面貌改善了,關鍵是為我們趟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增強了內生發展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