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張軍田
“俺村的荷花香不香?漂亮嗎?俺們這些貧困戶可多虧了這些藕塘,保證俺能吃上香脆可口的蓮藕外,每年還給俺帶來3000多元的收入,這要感謝黨的好領導,才有了俺們這些貧困群眾的幸福生活。”臨沂市河東區八湖鎮竇家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西強,對前來走訪的該鎮主任科員羅順利高興地說。
夏季漫步于八湖鎮金剛嶺萬畝荷塘觀光區,入眼盡是碧綠的田田荷葉,荷塘修建成長方形,荷塘與荷塘間連線成網,溝渠相互貫通,集生產與觀光功能的小路遍布塘間,置身其間,美景美輪美奐。
“以前的金剛嶺是旱天酷熱蒸死蚊子,雨天水大淹死蚊子,農作物不能播種,沒有任何收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地荒蕪。感謝鎮黨委、政府的科學指導和區扶貧辦的幫助,引導俺們全村種植蓮藕,村民增收致富了,生活富裕了,俺們村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河東區八湖鎮竇家嶺村黨支部書記林清如對前來采訪的記者開心地介紹。
窮則思變,變則通達。為大力扭轉竇家嶺貧窮落后局面,合理開發利用金剛嶺荒地,變廢為寶,該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結合金剛嶺實際特點,科學規劃,引導當地群眾種植優良品質蓮藕。采用“合作社+”模式,抱團發展,實施農戶種植,合作社統一品種管理,鎮農技部門技術指導,線上訂單預售、線下統一派送,進行產品可追溯查詢方式,實現了小蓮藕大發展。
大力發展蓮藕種植的同時,該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實施“戶戶通”道路硬化,終結了雨天“水泥路”、晴天“揚塵路”的歷史;進行廁所革命,結束了旱廁的使命;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清理頑疾垃圾,改善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現在,我們鎮的蓮藕種植已初具規模,畝產4000多斤,每畝能給老百姓帶來穩定收入10000余元,帶動35戶貧困戶增收,并成為全國第四大蓮藕連片開發示范基地。下一步,?我們將加大蓮藕觀光旅游開發力度,繼續推廣黨建引領合作社模式,深挖蓮藕增收效益,同頻共振鄉村振興步伐,持續增加貧困戶增收,共同致富,同奔小康路,實現荷花美,百姓樂。”該鎮黨委書記李鳳凱在全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自豪地說。
“一駕馬車,多方用力,八湖鎮的蓮藕種植觀光合作社模式可以借鑒,為助力我們區的脫貧攻堅提供了參考,為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大發展提供了思路,我們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要結合各鎮街實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產業,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加大扶貧扶智扶志力度,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收官之戰。”該區扶貧辦主任劉海佳在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擲地有聲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