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宇 胡越 蔡利曉
摘 ? ?要:在產業升級、行業轉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綠色建筑建設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應有機融入節能、環保的理念,提升居住建筑的節能效果,促進居住建筑的綠色化、節能化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健康、安全的居住與生活環境。文章主要對居住建筑的現狀、節能策略下的居住建筑空間設計思路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居住建筑空間節能設計措施,供相關研究實踐參考。
關鍵詞:節能;居住建筑;空間設計
1 ?引言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下,我國各行各業均致力于朝著節能、環保的方向轉型,建筑行業也不例外。在居住建筑設計中,空間設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空間設計質量對居住建筑的舒適度、適居性產生著直接的影響,鑒于此,必須提高對居住建筑空間設計的重視。為更好地推動建筑行業的環保化、節能化發展,在實際開展居住建筑空間設計的時候,應積極融入節能的理念。
2 ?居住建筑的現狀
新時期,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全面深化改革,社會生產力不斷上升,人們的經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因此對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追求標新立異的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建筑造型的個性化,導致建筑體型系數很容易超過規范的判定值,這就使得建筑能源會出現一定的浪費。若是建筑設計不合理,則可能導致建筑運行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不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與此同時,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提倡發展、建設綠色建筑,也對建筑行業提出了節能要求,制定了諸多標準規范,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JGJ 26—2018《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地區結合自身地域特征、氣候條件等因素,也制定了相應的居住建筑節能標準。但實踐過程中,很多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結果是在執行相關標準的下限,僅僅是滿足規范的最低要求。因此,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效果依然有待提升。
3 ?節能策略下的居住建筑空間設計思路
3.1 ?氣候適應性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方在氣候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南北方在居住建筑設計方面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南方比較濕熱,因此在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比較重視通風性能;北方冬季寒冷,比較干燥,因此在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比較重視防風沙、保溫的功能。節能理念下,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應在堅持節能環保、以人為本等原則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地域條件、氣候狀況等因素,合理地進行空間設計,提高居住建筑的氣候適應性,更好地提高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效果。
伴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科技化、電子化產品,如暖氣、空調等,為促進人們居住環境、生活質量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這些產品的使用,也導致了大量能源、資源的消耗,甚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脅。若是設計人員沒有根據實際氣候特征開展建筑空間設計,也可能導致能源的消耗。此外,有研究指出,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應注重綜合效應,在整體環境中,體現空間設計的層次感,以更好地體現居住建筑的氣候適應性。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應加強實地考察,全面收集居住建筑的資料信息,綜合考慮居住建筑的朝向、體量、空間、綠化等多方面因素,促進居住建筑氣候適應性的提升及其內部熱環境的改善。同時,有研究指出,提升居住建筑結構的科技含量,可以實現建筑能耗的減少。經過實驗發現,建筑表面保溫結構所產生的能耗,約為居住建筑總能耗的45%左右。鑒于此,在進行保溫設計的時候,應選擇環保新能耗、高技術水平、經濟合理、隔熱性能好的材料,以在確保居住建筑保溫效果的基礎上,提高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效果。
3.2 ?功能空間的優化設計
以往的居住建筑空間設計,通常是以臥室為中心,所有功能均在臥室中得以實現,以當前角度來看,這顯然十分不合理。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將居住建筑的空間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包括:私屬行為空間,如主臥室、更衣室、單人次臥室以及雙人次臥室等;家務行為空間,如家務室、洗衣房、廚房等,公共生活行為空間,如起居室、門廳/玄關、客廳、餐廳以及工作室等;生理衛生行為空間,如盥洗室、衛生間等;此外,還包括其他空間,如儲藏室、室內樓梯、走道等,使得功能分區更加合理。臥室僅作為休息、睡眠兼存放衣物的空間,不再是多功能的。
但是,隨著功能空間的增多,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也出現了明顯的改變。白天人們外出工作、學習、活動,臥室多是空關著,因此其朝向、有無直接光照,對建筑節能的影響并不大。也就是說,在確保窗戶隔熱性能、氣密性以及滿足通風采光需求的前提下,臥室即使不向南,也不會對建筑節能產生明顯的影響。基于此,臥室已非爭取南向的唯一功能空間。就現階段來說,住戶各種起居活動的主要功能空間已經變成了“廳”,學生節假日主要活動空間在“廳”中,班族雙休日白天很多時間也呆在“廳”中,老人、嬰幼兒更多時間是呆在“廳”中,在居住建筑中,“廳”的面積往往非常大,且通常超過臥室。因此,應盡量滿足“廳”在白天的自然采光,以確保其節能性。這就要求,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應盡量使“廳”朝南,增加自然采光、自然通風。
4 ?居住建筑空間節能設計措施
4.1 ?自然采光通風
居住建筑空間節能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節能、環保的要求,盡量實現自然采光、自然通風,以減少照明系統、暖通空調系統的能源消耗。對于臥室、客廳等,應盡量南向開窗,以增強自然采光。建筑內部通風主要由外窗、戶門組成,實際設計時,應根據居住建筑的實際情況,對外窗、戶門的朝向、位置、大小等進行合理設計,以確保自然通風。特別是必須對窗戶打開方式進行合理設計。廚房、衛生間通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廚房是噪音最強、污染最重的一個功能空間,對廚房進行設計的時候,應對廚房的位置進行合理設計,并要高度重視通風設計,對排氣通道進行科學設置,加快煙氣的排除。廚房的材質,應優先選擇輕質材料,從而使廚房的空間分割更加靈活,可采取全開放式、半開放式的格局。衛生間應靠近臥室,遠離廚房,并要確保其通風條件良好、干濕分離,以確保安全性、舒適性。
4.2 ?應用環保材料
居住建筑空間節能設計中,應加大對環保型、可再生、可循環利用材料的使用,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在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有機融入節能、環保的元素。例如,為了更好的滿足住戶的電能需求,可用太陽能轉換電能。在實際使用環保材料的時候,應對材料的安全因素、經濟成本、可持續性、低碳環保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盡量減少建筑垃圾的形成,并要注重提高對環保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實現居住建筑空間節能設計的最優化。
5 ?結語
綜上所述,節能策略下,居住建筑空間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氣候條件,體現居住建筑的氣候適應性,并要根據當下人們的實際需求,對居住建筑的功能空間進行優化設計。此外,應盡量采取自然采光通風、積極應用環保材料,以提高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升臣.建筑使用空間的節能屬性設計探討[J].智能城市,2020,6(4):124~125.
[2] 鄒惠芬,許華萌,曹國平.基于熱舒適的嚴寒地區建筑入口空間節能設計策略概述[J].建筑與預算,2019(11):54~56.
[3] 許華萌,鄒惠芬,彭輝.基于圍護結構的建筑入口空間的節能設計策略初探[J].河南建材,2019(3):186~187.
[4] 賽楊,劉昕曄,畢超.建筑設計與綠色理念融合研究[J].綠色科技,2019(12):2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