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臨深
摘 ? ?要:為滿足大型城市的通行需求,打造一體化的交通空間,實現軌道交通服務能力的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城市,嘗試轉變交通體系的規劃思路,采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方案,在保障軌道交通通勤率的前提下,提升空間的使用效率,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矛盾。文章以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作為研究對象,制定相關綜合體建筑設計方案,實現設計經驗的梳理與總結,為后續相關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軌道交通 ?;交通樞紐 ;綜合體 ;建筑設計
1 ?前言
根據相關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截止2019年年底,我國城鎮居民人口數量84843萬人,同比增長1706萬人,城市人口數量的持續增加,在滿足勞動力使用需求的同時,也加重了城市化問題。為實現城市綠色健康發展,為居民提供更為便捷的生活方式,合理解決交通擁堵等社會熱點問題,文章以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作為研究切入點,通過科學的設計手段,實現軌道交通換乘效率的提升,實現空間功能的多元化。
2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概述
對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全面分析,幫助規劃設計人員從整體上,更加準確把握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基本特點,為后續建筑設計要點的提煉以及設計方法的梳理,提供了方向性引導。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出現與地鐵車站、火車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日益完善,管理難度持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為降低軌道交通管理的難度,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北京、上海等城市,在軌道交通日常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嘗試進行交通樞紐綜合體的打造,強化交通樞紐的城市服務功能。具體來看,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除了在為乘客提供車輛換乘便利的同時,其內部還設置必要的商業設施,補充區域內商業及服務資源開發不全面的問題,從過往經驗來看,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對于地下空間的利用率極高,形成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多種服務設施,這些設施的完善,使得乘客在換乘的間隙,可以享受到更為全面的服務,更好地滿足了乘客的換乘需求。
3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基本要求
考慮到整個軌道交通樞紐綜合建筑設計涵蓋面較廣,為避免設計環節出現漏洞,影響最終的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成效,有必要認真總結現階段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的訴求,為后續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方法的細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3.1 ?服務功能的多元化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為各類軌道線路的變化提供空間,實現車輛行駛線路的有效規劃,滿足乘客的便捷化換乘的基本要求。同時還應當為乘客提供更為多樣的服務,例如在乘車的間隙,乘客可以在綜合樞紐內,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就餐、購物、娛樂等多種活動。例如歐美等國家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設過程中,突出強調其服務功能,逐步打造成區域性商業、娛樂中心。出于我國經濟發展的考量,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規劃、設計過程中,也可以嘗試借鑒發達國家的設計理念,努力實現功能的多元化。
3.2 ?空間結構的立體化
在軌道交通樞紐總體建筑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采取從地下到地上的立體化開發機制,打造出立體化的空間結構,從而更好地滿足現階段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使用訴求。在充分滿足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交通運輸管理能力的同時,為各類商業、娛樂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間與平臺。為了保證空間結構設計立體化的實現,在整個設計環節,應當采用三維設計方案,通過這種手段,提升地上、地下空間的合理化使用,從而保證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3.3 ?乘車出行的安全化
換乘安全作為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保證軌道交通換乘質量,提升綜合體服務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實際的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環節,應當重視起安全要素的處理工作,例如進行必要的消防安全設施或者相關硬件的規劃,通過這種必要的設計,提升乘客乘車出行的安全性,有效應對火災等事故的發生,為軌道交通各類設施以及乘客營造出安全的環境。同時對于某些特殊人員,需要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相關位置設立無障礙設施,保證特殊人員安全出行的客觀要求。
4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主要方法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在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的框架下,準確把握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的要點,采取針對性的設計方法,實現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科學化、高效化設計。
4.1 ?全面分析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基本要求
在整個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設計活動開展之初,為保證設計活動的有效性,避免設計方案出現漏洞,影響后續的施工建設成效。規劃設計人員有必要從實際出發,細致、客觀地分析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施工區域的交通情況,以此為切入點,對設計方案作出相應的調整以及優化。例如在設計過程中,將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地下停車、外部交通以及軌道車輛線路分布情況進行系統性統籌,以保證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基礎設計的全面性,實現內部功能分區的有效聯動。同時考慮到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在乘客密度較大,在基礎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內部空間與外部交通網絡的銜接工作,確保乘客能夠快速分流,避免擁堵情況的發生。除了做好以上相關工作之外,為最大程度地減少乘客換乘等待時間,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設設計環節,有必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乘客換乘規律進行分析,通過這種方式,打造出最優化的換乘通道,為乘客換乘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4.2 ?合理優化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整體空間布局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過程中,為了保證整體空間布局的合理性,滿足多元化的功能需求,設計人員需要做好空間布局相關工作,實現綜合體內部空間的科學打造。從實際情況來看,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在內部結構劃分以及功能區域設計等方面均表現出一定的復雜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軌道交通站點、商業娛樂設施規劃的合理性,需要在空間布局方面作出必要的調整。例如做好不同功能分區的集中化處理,將功能相同的分區集中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某一區域,并且不同區域之間,有著相應數量的連接通道,便于乘客快速在不同功能分區內轉換,同時也提升了購物、娛樂的體驗。
4.3 ?科學設計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景觀環境
為提升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視覺效果,將其打造成為城市名片,在設計環節,可以立足于區域自然景觀,進行特色化的景觀環境的打造。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設計人員除了做好植被種類的選擇之外,對于建筑結構的形狀、顏色等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通過這種方式,來為乘客營造出良好的乘坐環境。
4.4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安全設施的設計
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消防系統設計環節,需要嚴格按照消防相關政策法規,進行專項的消防設計,通過這種方式,切實滿足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消防的相關要求,實現火災的快速識別、及時處理。最大程度的減少經濟財產損失,保證乘客的生命安全。
5 ?結語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軌道交通換乘的便捷度有著極大提升,有效解決了城市化過程中面臨的各類交通問題,是現階段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1] 朱永安.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建筑設計[J].建筑技術開發,2018(4):97~98.
[2] 舒適.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10):69~71.
[3] 王周揚.淺析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J].智能城市,2019(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