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成
【摘要】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模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不斷完善經營制度。公司法作為企業依法經營的根本,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金融的雙重影響下,也要秉承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保持先進性、合理性和成熟性。針對此,本文簡要介紹了公司法修改的目標與基本原則,提出切實可行的公司法修改意見,旨在為企業的穩定運營提供法律保障。
【關鍵詞】公司法;修改意見;法律保障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落實,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與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相比,現行公司法規定的內容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不僅削弱了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往來中的競爭優勢,也制約了企業的良好發展。企業是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重要載體,企業的經營狀況決定了整體市場經濟的發展態勢。公司法是約束和規范企業行為的重要法律,全面修改公司法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1、公司法修改的目標
從本質上來說,企業是極為特殊的社會組織。企業的經營發展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在完全理性、完全規則性、完全邏輯性的基礎上,追求利益最大化。這也是企業與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的顯著差異。
企業的經營發展進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而必須樹立自由意識,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實現利益最大化。加強公司法的修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企業的主動性,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的核心創造力價值。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的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存在著緊密聯系。市場經濟主要具備自由經濟和理性競爭兩方面特征。在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風險往往是可以提前預測的。而這也是自由經濟存在的前提條件。要想實現自由經濟,首要前提是將重心轉移到制度規劃方面,進一步凸顯營業的自由特點。
2、公司法修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1系統性與協調性相結合原則
現階段,我國國情趨于穩定,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法律體系也越來越健全。在社會前行中,社會結構與社會環境越來越復雜,為此,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約束和規范各社會主體的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對于公司法而言,不僅可以約束和規范社會主體的行為,還涉及諸多其他方面的管理內容。為此,在修訂公司法時,既要全面掌控社會結構的變化規律,又應注重公司法體系中不動性內容的合理性和協調性。
其次,在公司法修訂過程中,一方面,要從多層面、多角度審視修改目標,另一方面,注重公司法與其他法律體系的協調性,共同維護社會秩序。
最后,在對公司法的內容實行修改時,需以企業發展訴求為出發點,確保修改內容與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的統一協調性。
2.2國際化與本土化相融合原則
在公司法修訂時,應充分考慮國際化經濟要素,促進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相互融合。首先,從公司法修訂目標方面來說,秉承企業成立成本最低的基本理念完成修訂,為企業的外部戰略合作預留充足的自由空間。一方面,鼓勵新企業的成立,另一方面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凸顯公司法的人性化特征。
其次,以保護權益人合法權益為宗旨展開修訂。由于社會結構與社會環境復雜多變,再加上宏觀政策調整,會損害企業的利益,而公司法可以對企業的合法權益予以必要的保護。
2.3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統一原則
法律體系的推行是建立在長期實踐和遵守的基礎上的。如果法律的修訂存在盲從性和隨意性,不僅會改變廣大人民群眾的守法習慣,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法律的權威性。為此,提升公司法的權威性和認同度顯得尤為重要。
其一,注重公司法的靈活性與穩定性,順應市場經濟與社會環境變化趨勢進行修訂。其二,在全面掌握社會主體管理要求的基礎上,確定公司法的修訂方向。
3、公司法修訂的指導意見
在新時期背景下,公司法的修訂必須踐行如下幾方面路徑:樹立科學的公司法修訂理念;擴大企業的自治空間,增強企業的自控能力;對公司法中的資本管理條例予以完善。
3.1樹立科學合理的公司法修訂理念
首先,公司法的修訂要從企業實際的經營發展概況出發,在保留原有生產力優勢特征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確保公司法更加完善化和合理化;其次,在對公司法實需修訂的過程中,堅定不移的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立足于長遠發展視角,編制完整可行的公司法,尤為關鍵是,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再次,在對公司法內容實行完善時,積極協調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讓所修訂的公司法的各項內容落到實處;最后,注重跨國企業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相互融合,切勿盲從性、機械化的照搬國外先進經驗,以免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3.2擴大企業的自治空間,增強企業的自控能力
在市場經濟新常態形勢下,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自治權。基于此,公司法要幫助企業協調處理自治和國家管制之間的關系,在平衡雙方主體權利的前提條件下,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另外,政府要嚴格把控對企業治理的干預尺度。通常情況下,干預管理應當從如下兩方面著手:其一,對現有的企業設立的手續和流程加以優化,提高自動化審核水平;其二,對企業經營規模、經營范圍和經營類型予以適度地放寬,調動社會經濟主體參與經濟活動的積極性。
3.3完善公司法中的資本管理條例
為順應互聯網經濟發展趨勢,公司法還應對企業的資本制度實行適當的修改。具體修改內容如下所述:其一,經濟法中刪除了出資限額規定,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成立企業或投資企業的積極性。但是,這也為不法分子的經濟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為此,有必要加強公司法與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的聯系與協調。其二,對股東出資形式所占的比例加以適當調整。當前,股東出資形式主要包括貨幣、土地使用權、實物、非專利技術以及工業產權等。其中,非專利技術與工業產權所占的比例較低。然而在新時代背景下,技術的競爭逐步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根本,且企業的產權意識越來越強烈。為此,積極調整非專利技術和工業產權在股東出資形式中所占的比重顯得尤為重要。
結語:
綜上所述,公司法的觀念、制度邏輯和結構隨民法總則的調整而改變。在市場經濟新常態形勢下,公司法的修訂成為必然趨勢。同時,公司法的修訂也是對現行公司法的一次重要革命。不僅可以約束和規范各社會主體的行為,還能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發展秩序,因而值得業內人士的大力關注。
參考文獻:
[1]鄒海林.關于公司法修改的幾點思考[J].法律適用,2020(1).
[2]劉裕慧.《公司法》修改回購股票規定的幾點思考[J].今日財富,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