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瑤
摘要:在工業革命來臨之前,婦女主要活動于家庭,社會地位較男性低。工業革命發生后,洗衣機、電動家電以及其他家電代替了一大部分人力勞動,從而推動婦女走向社會,進入工廠、公司等職場,甚至是參政、參選國會議員。因此,工業革命促使婦女地位上升。
關鍵詞:工業革命;婦女地位;社會角色
一、工業革命前婦女地位
工業革命到來之前,世界各地的女性一樣,在國內無法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地位。但諸如“男人發號令、女人聽命令”這些話語表現出明顯的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問題。當然當時的女性也是習以為常,并不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直到工業時代的到來,事情開始出現了變化。工業革命之前男女地位十分不平等。工業帶來了無數的工廠與大量的就業機會,尤其是紡織技術的突破使得大量的紡織廠和服裝廠得以建立,這就為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她們離開了農村里的家園,結束了整天圍著丈夫兒女以及鍋臺轉的日子,開始邁向新天地。盡管此時的法律依舊沒有給予女性在政治上以真正的權利與地位,但出于女性在家庭里不可替代的地位,政府還是出臺了一些有利于女性權益的經濟法規,這對于女性權利的爭取來說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二、工業革命賦予婦女新的社會角色
工業革命賦予了婦女新的角色:工廠女工、公司職員、國會議員等。工業革命迫使婦女走出家庭經濟。前工業化時代婦女從事工作經常是對丈夫或父親輔助或準備工作,因此她們通常要同男人們一起長時間地工作。工業革命的發展,紡織工廠的女工工薪高,工作更穩定。因為工業革命下,資本大量向工廠聚集。
三、工業革命對婦女地位的影響
第一、政治地位:促使婦女政治地位顯著提高——女權運動的興起、參與資產階級革命、甚至競選國會議員等。女權運動當初的興起是有特殊的時代背景的,這個背景就是工業革命,女性進入工廠,工廠女工成了不可或缺的勞動力,她們也有了自己的經濟權——在此之前她們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有發言權,只能當家庭婦女相夫教子——慢慢地中產階級女性不再滿足于舊有傳統對女性的種種束縛,她們要求擁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于是女權運動就興起了。回顧歷史,女性幾乎在所有的革命中都扮演了積極且正面的角色,比如在法國大革命中,一些中產階級女性要求人人平等的革命綱領,她們向法國三級會議提出要求保證女性不受虐待,女性應該接受教育,女性有提出離婚的權利。有參與政事的選舉權等條件,她們作為革命不可或缺的力量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在大革命成功之后,政府作為感謝,同意了她們的要求。如撒切爾夫人、默克爾等,她們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領導者。
第二、經濟地位:工業革命后促使婦女經濟地位不斷上升。工業革命,使得婦女有了家庭之外的職業,并取得報酬,如職場女工的薪資一度超過男性報酬。當年人類還過著采集狩獵的日子的時候,家庭或者部落中的人們相對平等,男性和女性也是如此,據說在那個時期,女性通過采集獲得食物是男性狩獵而來獵物的兩倍,大家雖然都更喜歡吃肉,但是女性們帶回來的塊根、堅果、昆蟲類的食物才是最主要的食物來源。這種樸素的平等在農業時代到來之后被中止了,女性難以參加到農業時代的生活中,因為她們無法馴服牲口,沒有力氣去砍樹,也修不了水渠……農業時代破壞了女性的經濟獨立,讓她們只能被孤立在家里,做一些輕體力的活,比如紡織。由于男性需要保證自己的遺產能夠準確地傳到具有自己基因的后代中,所以他們要求女性務必忠貞,為了防止女性沖擊自己的父權和夫權,他們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束胸、纏足等。工業革命讓女性恢復了一些經濟權,科技也解放了一批家庭婦女,讓她們的“工作重心”從家務變成了做母親,看雜志,新思想的流行,中產階級女性的興起,讓女性不再滿足于從前的角色,她們想要突破。這是工業革命為女性帶來的經濟地位的提升。
第三、家庭地位:工業革命后,婦女家庭地位明顯提高。婦女不再是男性附庸,而是獨立的存在——成為家庭支柱之一。工業革命帶來了女權運動,而女權運動又帶來了性別研究,女性們認識到在過去長久的歷史中,由于男性占據了主導地位,所以無論男女都習慣于從男權的角度來描述世界,這是不對的,但是很多人卻將其視為天經地義。開始有論調:婦女能頂半邊天、婦女當家作主、女主人等等。一系列體現女性地位提高的家庭稱謂也隨之出現。
第四、文化教育地位:工業革命后,婦女開始大規模走向學堂,甚至走向高等教育院校。工業革命之前,只有少許的女子學校,女子學堂等。工業革命后,婦女融入社會,男女同校。婦女甚至可以考入高等教育院校,成為法學、工程學、力學等領域的專家。這些都體現了在工業革命下,婦女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地位顯著提高。
總之,三次工業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婦女從繁重的家庭勞動中釋放出來,洗衣機、電動產品以及其他家電代替了一大部分人力勞動,從而使婦女走向社會。對婦女地位的影響最為顯著的是:女權運動的興起,婦女參加資產階級革命、以及競選國會議員,政治地位顯著提高。但是至今婦女地位仍然沒有取得完全的平等,對婦女的性別歧視仍然充斥著政治、經濟、教育等各個領域。希望待第四次工業革命結束之時,婦女能在各領域取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趙曉蘭.美國婦女爭取選舉權運動的歷史回顧與特征[J].歷史教學問題,1965(6):23—28.
[2]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