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電力計量智能表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電力計量誤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誤差,計量中的誤差仍會影響電網的正常工作。因此,要認真檢查總計量表和分電表存在的計量誤差,找出其中的原因,設法排查存在計量誤差的各種原因,盡量排除誤差的各種因素,降低誤差的發生率,現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切實合理的工作策略,提高電力計量的精準度,讓用電客戶安心用電,放心交費。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功能特征;檢測方法
1智能電能表的基礎性功能特征
自愈功能是智能電能表集成化中最為強大的基礎性功能。它可以在電力故障發生后,憑借自愈功能實現自動重啟,在短時間內將程序恢復到初始狀態。智能電能表具備可拓展性資源管理功能,能實現模塊化管理。智能電能表由通信、計量及存儲等眾多功能模塊構成。通過智能電能表的拓展性資源管理功能,可以將其內部其他功能模塊的基礎功能進行有效拓展,以滿足電能計量的實際需要,提高智能電能表的實用性。資源管理的拓展功能可在電能表的后期升級與維修中實現資源管理拓展,降低電能表維修費用,提高智能電能表工作效率。在線管理與檢測功能,智能電能表可以實現實時的電價管理,及時向廣大用電客戶發布相關電價信息數據,實現在線收費。與此同時,可以實現對電表的實時檢測,減少竊電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通過智能電能表的在線管理與檢測功能,可以實現電表開關的智能化管理,當用戶欠費或超負荷運行時,可實現遠程跳閘斷電,確保用電安全。
2智能電能表的常見檢驗檢測方法
2.1計量性能檢測分析
智能電能表在實現電能數據信息計量的同時,會及時向客戶端口與電力企業的繳費系統傳輸信息。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受通信協議與計度器位數顯示的制約,在進行具體的數據信息傳輸時,會導致用戶端數據、計度器和電力繳費中心數據庫的信息不一致,直接引發用戶與電力企業的矛盾。因此,計量性能檢測必不可少,我國電力企業需要對所有用電計量設備制定統一的檢測標準,采用標準一致且可靠性高的檢測方法來實現繳費信息的統一。
2.2軟件檢測分析
軟件檢測是智能電能表最為關鍵的檢測環節。它能為附加功能提供有利的軟件支撐。所以智能電能表在利用軟件檢測時,要保證信息數據的一致性、安全性與準確性,重視軟件檢測系統的科學驗證,將智能電能表的功能作用發揮到最大。
3電力計量智能表檢驗檢測問題及原因
3.1智能表檢測問題
直觀檢測是智能電能表檢測的第一環節,如果這一環節中電能表出現破損,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事故。通電檢查,確定外觀檢測沒有問題后,要對液晶屏的顯示性能進行檢測,智能表在運行中,液晶屏的顯示故障占比較大,通電檢查可發現一些明顯的顯示障礙。超差檢測,其故障原因有計量精度差、日計時差、時段投切不合格及最大需量差等。具體故障原因有電表電容錯焊、虛焊及連焊,電能表運行環境惡劣導致電阻退化,電阻值偏移,引起誤差。另外,電能表在檢測中還會受外界因素影響,磁場干擾是常見的影響電能表檢測真實性的因素。如果智能表運行中電壓回路磁通不對稱,就會產生額外的扭矩,使智能表出現蠕動旋轉,影響其檢測數據的精準度。電流互感器也會影響智能表檢測的精準性。若電流互感器的變比倍率選擇不合理,會使計量產生誤差。電壓互感器對變壓器負載電流的敏感程度會直接影響計量的準確性。當導線通過接觸點連接電阻時,電壓降會影響負載電壓,造成次級繞組電壓與初級繞組電壓不相等,影響計量裝置性能。
3.2智能表故障原因分析
因為電力計量智能表中使用的是高精度電子元件,所以其抗電磁干擾能力較弱,智能表的工作元件是通過線圈產生的磁場進行計量,所以工作環境中不同程度的電磁干擾都會對電力計量智能表內部的電磁元件產生影響,導致計量產生誤差。電力計量智能表的靈敏度低,如果電能表中電壓回路磁通不對稱,必然會產生附加力矩,摩擦力增加會產生補償力矩。如果制造、裝配或維修過程中的磁路不對稱,也會產生補償力矩,此時會出現沒有電流流過但電能表也會自行轉動的情況,這種情況稱為潛動。電流互感器也會產生誤差,電流互感器沒有選擇合適的變比倍率,或工作電流過小,都會降低磁通密度,增加電力計量智能表的工作誤差。
4加強電力計量智能表檢測性能的策略
4.1建立科學的質量監控和監管體系
隨著智能電網的高速發展,智能電能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建立科學有效的電能表質量監控和監管體系刻不容緩。要做好智能電能表的檢測工作,首先要建立相關程序規范、改善網絡環境、建立質量監控體系以及提升檢測人員的素質水平和操作熟悉度,要營造良好的檢測環境便于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另外也要加強智能電能表內部檢驗力度,嚴格規范檢驗程序。可以采取抽樣的方法,對小批量電能表進行檢測,對檢驗數據及檢驗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建立高效的質量監控和監管體系。
4.2加強電能表的質量監管和監督工作力度
在智能電表室檢定后,實施全過程的電表質量監管,確保室內的磁場、濕度和溫度達到檢測的要求時,對電能表進行通電檢測,如果沒有出現顯示屏變淡及閃爍的情況,并不能證明該電能表就符合標準,把通電后合格的電能表還要實行定期的抽樣試驗,及時對不合格的電能表進行檢測和替換,確保電能表能夠安全、合格的運轉,從而更好的服務用戶群體。
4.3檢查系統配置的服務器是否正確
當密碼和身份驗證出現問題時,首先要檢測加密是否可靠,其次要檢查加密的網址與密碼是否正確,對遠程密碼不合格的部分要檢查端口配置是否正確,系統配置和所列的服務器是否一致,如果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電表內部鎖死情況,要立即停止檢測,過24小時后再看能否進行正常檢測,如果還是失敗,則要聯系廠家進行檢修。
4.4加強智能電能表的雙向通信功能檢測
智能電能表一方面通過遠程通訊功能實現電網運行數據的收集和發送,另一方面還接收智能變電站的調控信息。所以要對智能電能表通信外的性能進行檢測,確保智能電能表的性能可以高效發揮。
4.5繼電器故障檢查
電能表內繼電器故障通常是由高溫或機器的劇烈撞擊等導致控制回路內部松動引起的,部件位置發生變化,會導致繼電器分合閘不成功,長此以往導致控制回路的元件漏焊。因此要對表內控制回路及常見繼電器故障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
5結語
想要將總電力智能電表的誤差進行最大化的減小,就必須依靠 科技的進步,對智能電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進行不斷地優化。我國電力企業需要對智能電能表的檢驗檢測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完善智能電能表的檢驗檢測標準和步驟,使其更符合實際運行需求。在智能表檢測過程中,要重視質量監管,強化智能電能表雙向通信功能的測試,強化計算機軟件的管理等,確保智能電能表檢測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平,王芳,張族波.試論電力計量智能表檢驗檢測存在問題及策略[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
[2]覃尚化.電力計量智能表檢驗檢測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科研,2016.
[3]劉海東.基于電力計量智能表檢驗檢測存在問題及策略[J].中國科技投資,2017.
范文婧(1990.2.3—),女;青海互助人;漢族;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電力工程師;研究方向:電能計量技術監督及質量監控;單位: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營銷服務中心 ;郵編: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