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輝 史利山
摘要:作為水利泵站中的重要組成,機電設備安裝維護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泵站的運行穩定性與安全性。要想保障機電設備的穩定運行,延長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嚴控機電設備安裝效果,高質量開展設備檢修維護工作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針對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安裝及其檢修措施進行深入探析。
關鍵詞:機電設備;檢修措施;水利泵站;安裝
1水利泵站設備安裝要點
1.1 泵組同心。度部分設備在運行期間時常出現軸承升溫快、振動大、效率低下、噪音大等問題現象。分析上述問題成因,究其根本在于設備安裝期間其軸線度與同心度控制未達到標準要求,若安裝期間工作人員未有效處理與控制機組軸線度與同心度,極易導致泵組在運行期間發生惡性循環問題,嚴重影響到機電設備運行穩定性與安全性。而部分水利泵站建設過程中,針對機電設備不同部件的應用,受到價格、質量等因素影響導致部件的引進并非來自于同一廠家,雖然針對不同部件的檢測均符合相應技術指標[1],但是在具體安裝期間仍有部分部件表現出兼容性較差的現象,進而在運行期間產生同心度與軸線度不穩定現象。鑒于此,工作人員在設備安裝作業過程中必須做到對泵組同心度嚴格控制與調整。實際作業中,安裝人員需調整對水泵、電動機軸的偏移量與位移量,必須在安裝過程中進行兩半聯軸器外圓同心的調整以滿足標準要求。所以,工作人員需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百分表法測定、塞尺法測定、組合法測定等方法。
1.2 螺栓、螺母連接。機電設備安裝作業的開展,其中螺母、螺栓的連接效果影響到機電設備的整體質量。若在安裝期間過緊的連接螺栓與螺母,極易因電磁力與機械力的產生以及相互作用而導致金屬疲勞現象的發生,使得機電設備產生擰扣松動等問題;若在安裝期間過松的連接螺母、螺栓設備,則導致機電設備運行期間螺母與螺栓連接電阻的增大,使得接觸面因大量熱量的產生而出現被氧化的現象。若機電設備在此情形下長時間運行,設備自身極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威脅到水利泵站的運行安全[2]。所以安裝人員必須嚴控螺栓與螺母連接的松緊程度,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
1.3 超電流。作為常見機電設備安裝問題,超電流現象的產生主要因素在于泵組、安裝工藝應用以及機電設備運行問題等。若在具體運行期間出現轉子與設備機殼摩擦的現象,會導致軸承出現嚴重損耗,并且在長時間運行下,泵內會逐漸沉積灰塵與雜物,導致超電流現象的發生。若在機電設備安裝期間,其機電設備安裝未達到標準要求,極易導致電機組性能與標準規定的性能參數不相符,若運行功率過載,或者是電流負載過大,極易導致機電設備的運行出現電源缺相問題。若水泵流量相對較大,意味著機電設備運行期間承載的電流會不斷增大,其揚程會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3]。反之,若水泵流量相對較低,其揚程會呈現為不斷增大的態勢,而設備承載電流會就降低。鑒于此,必須在安裝期間科學控制水泵參數,實際參數設定禁止超出閥值的極限設定。此外,若在安裝期間發現設備內部存在零件缺損、磨損的問題,需及時進行零件的更換,進而為機電設備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2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安裝施工技術
2.1前期施工技術管理和組織管理在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安裝前,施工單位應當對施工技術管理及組織管理進行自檢調節,確保管理有效,利于安裝施工順利進行。因此,要對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嚴謹地評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度,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基礎施工方案,明確各項質量檢查流程和相關管理措施。在完善施工方案后,要結合實際工程要求對機電設備技術要求及施工工藝進行確認,確保合理有效的安裝施工工序。同時,還要嚴肅進行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安全交底工作,不斷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施工質量意識,檢查相關施工設備的性能和材料質量,全面保障施工安全和質量。
2.2施工過程質量管理為有效保障設備安裝質量,在施工期間必須要加強管理力度,在實際安裝中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安裝。安裝注水泵時要注意把控好基礎中心線及基準偏差度,同時提前加固地腳螺栓孔,確保水泵安全穩定。后期進行主電機的安裝工作時,要對主水泵的安裝情況及施工方案等多方面加以考慮,謹慎安裝。在安裝泵房車間進出水管道和閘門時,要確保連接正確,同時做好防腐處理,保障閘閥靈活,達到設計安裝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泵房車間頂部應當保留起吊設備,以便后期日常檢修。
2.3工程質量驗收在水泵安裝前要詳細檢查施工設備及材料,同時詳細檢查安裝圖紙、設備出廠合格證以及操作使用說明等文件,并反復測量圖紙比例與實際尺寸,確保各方面都符合安裝要求。一旦安裝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及監理單位進行反饋,便于調整施工方案。開始施工前,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控制基準點和預埋件再次進行復測,得到監理工程師的確認后正式施工。且在各項機電設備安裝施工完畢時,應當進行設備調試及試運行,確保運行正常后再進行下一工序。必要時,還可請專業人員進行驗收檢測,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3水利泵站機電設備檢修方法探討
3.1轉子高溫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運行中的承載負荷存在波動起伏特性,一旦長時間連續處于高負荷狀態,必然會導致轉子高溫,嚴重情況下造成機組崩潰。對于轉子高溫問題,應及時降低機電設備自身負荷。當前,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為機電設備自動化監測系統的實施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因此可積極引進機組運行自動監測系統,對機組運行狀態進行動態化監測,調整優化機組負荷,在監測到異常信號時,第一時間發出預警信號,以免造成更為嚴重的機組故障。
3.2電纜表面破裂電纜是連接各項機電設備的重要紐帶,若電纜表面出現破裂,則既有可能出現漏電問題,在造成機電設備系統短路的同時,危及管理人員人身安全。對于檢查發現的電纜表面破裂現象,應首先切斷電源供應,并對破損部分進行修復。若破損面積較大,則應更換整條電纜線;若破損面積較小,則僅需修補,并進行絕緣處理即可。在日常運維檢修中,應建立健全檢修管理制度,明確檢修職責,細化設備檢修目標責任,提高檢修工作的制度化與規范化水平。
3.3漏油漏油問題是水利泵站機電設備檢修工作的重點內容。漏油問題的出現與機電設備的排列形式具有直接關聯,造成漏油問題的直接原因為密封不嚴。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通常需要用到諸多密封件,若密封件未予專門密封處理,則內部油液將會沿著軸承端口流出,形成漏油。若漏油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則隨著時間的推移,機組內部油液越來越少,潤滑與降溫作用將趨于失效。因此,必須強化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可用銅墊來作軸承蓋,提高密封性,防止油液泄露。
3.4電動機維護受運行環境與結構形式等方面的制約,異步電動機在長時間運行后,會出現各類故障問題,必須進行及時檢修,排除潛在的故障隱患。由于電動機具有特殊性,應由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維護。所有維護過程均要形成維護記錄,填寫電動機維護記錄表,并予以整理歸檔,為后期相關工作提供參考。在電動機維護中,為持續優化維護效果,應積極引入現代信息化技術,精準掌握電動機的必要維護時間節點,提高實際維護效能。同時,維護人員應積極學習電動機維護的理論知識,探索維護實踐中的新方法與新技能。
參考文獻:
[1] 馬羅扣,申林.大型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安裝與檢修措施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8,35(22):51-53.
[2] 鄔明敏.淺析大型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安裝和檢修的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