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余、部分地區相對過剩。火電設備利用小時連年下降,電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部分省份電力用戶直接交易降價幅度較大且交易規模繼續擴大,發電成本難以及時有效向外疏導,煤電企業效益將進一步被壓縮。電力市場需求增長放緩、交易價格不斷下降、燃料成本大幅上漲、產能過剩風險加劇、節能減排改造任務繁重,多重矛盾交織疊加,企業經營面臨嚴峻壓力和困難。實時跟蹤研判煤電形勢,抓住市場脈搏,順勢而為成為火電企業壓降經營成本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寧夏區域進行煤電形勢探討。
關鍵詞:成本大幅上漲、抓住市場脈搏、壓降經營成本。
一、引言
近幾年,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煤炭產業去產能工作不斷深化,煤炭資源縮減嚴重,電煤供應持續緊張,電煤價格飆升,雖然2019年電煤價格回歸理性空間,但仍然持續高位運行。火電企業燃料保供控價工作壓力巨大,生產經營形勢十分困難,2017年全國煤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導致采購成本較2016年提高2000億元左右,2018年全國火電企業虧損面達到了一半。煤價持續高位運行,電價滯塞難以傳導成本,市場化電量交易增加導致電價下降,火電企業要想在當前內外部環境下扭轉生產經營不利形勢,必須時刻緊扣市場脈搏,壓降經營成本。
近幾年,寧夏區內煤炭價格、運輸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致使火電廠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火電廠如何生存下去并做到長期穩定發展,實時跟蹤研判煤電形勢,抓住市場脈搏,順勢而為成為火電企業壓降經營成本的重要手段,成為了關鍵。緊跟市場謀主動、靈活采購要效益、持續對標補短板、強化內控降風險。
二、寧夏區內煤電現狀分析:
(一)寧夏電煤市場形勢分析:
寧夏區內各電廠使用的動力煤來源主要有四個:一是寧夏區內寧東煤炭基地;二是寧夏石嘴山地區;三是內蒙烏海地區;四是內蒙鄂爾多斯上海廟區域。寧夏區內90%的煤炭資源由國能寧煤控制,剩余的煤炭資源由中鋁公司控制,市場煤資源匱乏。近幾年年寧夏區內煤礦產能基本沒有變化,寧夏周邊省份如內蒙烏海、鄂爾多斯,陜西榆林等地區受去產能影響產量萎縮嚴重,寧夏區內新建電廠不斷投運,火電企業對電煤需求量有增無減。隨著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煤制油、寧東-浙江特高壓直流外送電項目投產,寧夏區內年電煤缺口在2500萬噸左右。
(二)寧夏電量市場分析:
據中電聯電力工業統計快報統計,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近幾年連續下降,加之電力公司為了減少西北地區新能源棄電,西北電網通過壓縮火電開機規模,增加跨省實時電量短期交易調峰,因此會進一步對寧夏的火電發電量進行擠壓。同時,自2017年至2019年,寧夏新接入電網6000千瓦及以上的火電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約9000MW。
總裝機容量增加,分爭日愈縮減的電量,同時火電發電量為新能源“讓路”,將進一步壓縮火電的營業收入。
(三)寧夏電價分析
自2017年6月國家下發《關于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調整電價結構的通知》,取消、降低部分基金及附加,預計變相提高煤電標桿電價合計1.1分/度,在這之后,火電上網電價再未變過。同時,寧夏區域火電上網電價為全國最低。寧夏自治區經信委為全面貫徹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意見》(寧政發〔2017〕1號)特制定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政策如下:
1、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參與電力直接交易的企業用戶范圍從目前電壓等級110KV及以上的大型用戶逐步放寬,2019年底前全部放開。參與交易的發電企業范圍從公用火電企業和新能源企業逐步放寬至承擔社會責任的自備電廠。
2、加快推進售電公司準入制,支持具備條件的園區率先成立園區售電公司,開展電力直接交易。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發改經體〔2016〕2120號)規定,開展增量配電業務。
3、為了保持區內經濟增加,政府會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進一步加大直購電的規模。市場化交易電量的增加最終的結果將是電量微增、電價進一步降低,發電企業利潤進一步流向區內大用戶。
關于煤電聯動的政策相應機制的執行一直陷于停滯狀態,煤價上漲難以傳導到電價上。
(四)煤炭運輸情況分析:
自2016年9月1日起,全國開展汽車運輸超限治理,寧夏區內公路超載情況進行多輪治理,直接導致汽車運輸費用翻倍上漲,且持續走高,未來幾年也不會有太大改觀。
三、結論:
寧夏區內煤炭資源相對集中,煤炭產業牢牢控制話語權,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煤價將持續高位運行,運輸受治超影響,汽車運費也將持續高位運行,電價滯塞難以傳導成本,電量日愈縮減,為新能源“讓路”,內外部環境不利的形勢下,寧夏火電企業要想生存下去、扭虧為盈,需要實時研判區內及周邊省份煤電形勢,緊扣市場脈搏,根據不同形勢制定適時的保供控價工作策略,以降低經營成本;深挖潛力,為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而戰。
四、參考文獻
1.《發電企業燃料“保供控價”體系建設探索》
2.《寧夏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有關情況的報告》
3.《關于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調整電價結構的通知》
五、作者簡介:
段清云(1983.3--)男,曾任寧夏大唐國際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發電部脫硫運行技術主管、政工部部長助理兼團委書記,現任寧夏大唐國際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燃料管理部副主任,工程師,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雙學士學位,郵箱:53152238@qq.com,聯系方式:189953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