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偉雄
佛山市高明區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 廣東佛山 528000
裝載機電子秤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建筑工地、貨場等多個地方,如何才能保證其所提供的結果具有可靠性與穩定性,是當前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將會對自動衡器檢定裝置當中所涉及到的標準器量值管理方法入手,提出相關探討,希望能夠為日后工程施工提供幫助。
裝載機電子秤是由原來的相關地方與部門計量檢定規程逐漸提升為國家所通用的計量檢定規程,通過這種方式,也充分說明裝載機電子秤在使用過程中對于貿易活動與安全生產所帶來的必要性。比如在鐵路貨物市場當中,應用裝載機電子秤能夠有效的解決散裝貨物欠噸、超載等問題,并且配合好超偏載監測裝置、動態軌道衡等篩查各項數據信息,不僅能夠保證裝車的速度與效率,同時也能保證在運輸過程中具有可靠性、安全性。一是自動衡器的檢定裝置標準器是M2等級為500kg砝碼時,允許其中所呈現出的最大誤差控制在80g之內,因此有著極高的準確度。二是裝載機電子秤在檢定作業時有著十分復雜的過程。首先因為檢定現場環境差、路途遙遠,因此標準器在運輸過程中難以避免會遇到風雨侵蝕或者顛簸碰撞情況;其次在對一臺裝載機電子秤進行檢定過程中,因為裝載機當中承載器應當以不同的荷載、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保持舉降125次左右,因此標準器當中會經常性發生磕碰問題。再者標準器吊裝作業未能直接垂直起降,隨車吊鉤與標準器之間、地面與標準器之間因為受到長時間的摩擦與碰擊,會導致標準器量值可靠性不斷降低,最終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度。
在管理自動衡量器檢定裝置時,如果單純的是對標準器的周期做出檢定,那么就難以滿足標準考核與檢定作業對于裝載機電子秤在面對結果時所提出的質量要求。
一是利用更高級別的核查標準,根據相關流程對于標準器做好核查工作。二是使用到相同等級核查標準,并且將其與標準器做好對比。三是利用控制圖方法來對于計量標準裝置測量進程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
針對自動衡器檢定裝置來核查不同設備與測量結果,隨后對比相關數據對于計量標準實施控制情況、是否便于操作、經濟效益等多個方面能做出判斷,得出下列比較結果。
通過參照JJG-99《砝碼》,M1等級確定為500kg砝碼,允許其中出現的誤差控制在25g之內;M1級為20kg砝碼,允許其中所出現的最大誤差為1g之內。當選擇M1等級為500kg砝碼時,其核查標準與由25塊M1級的20kg砝碼組成的核查標準,需要優先選擇具備較小的擴展不確定性且相對鏈短的M1級500kg砝碼作為其中的核查標準。
從經濟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在工作中盡可能使用到檢定合格數字指示秤來開展期間檢查,其中最大的稱量確定為600kg,分度值則是50g,在確定準確度等級時應當保證準確度級。在測量過程中需要使用到閃變點發現消除其中的誤差,標稱值M是500kg時的砝碼,保證在秤臺上處于平穩狀態后,隨后可以獲得數值I0,隨后逐一的將小砝碼加入其中,小砝碼確定為5g,最終得到△m,等到該值增加到一個固定的分度值后,也就能找到其中的閃變點,計算出在化整之前示值為I=I0+0.5e-△m,保證化整之前誤差為E=I-m,秤化整之前示值變化控制在5g,因此可以滿足核查程序所提出的各項要求。
參照JJG-99《砝碼》相關檢定規程,通過使用連續替代法來確定出測定砝碼,隨后逐漸的計算出核查砝碼當中各種誤差,保證填寫標準器在送檢之后完全符合要求,當標準器在使用三個月之后,核查數據則需要如下表一所示,隨后分析出被檢查的標準器誤差值是否被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對于已經超出范圍的內容給進行警惕,隨后做好排查,以此可以排除掉計量標準發生不合格變化[1]。
在核查過程中,首先選擇一組由10個M2等級500kg砝碼作為例子,A代表著核查標準,B則代表核查砝碼,隨后按照A1,B1,B2,以此類推,獲得測得值為I11,I12等。根據主要公式△ I1=Ii1-(Ii1+Ii2)/2=-22.5g[2]。
表1 標準器在使用三個月之后的核查數據
對表1中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后筆者發現,兩次對于標準器測量誤差進行核查時,最終的數值都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同時該方法也能更好反映出不同個體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對于一些變化量較大的標準器與誤差值負值絕對值較大的標準器必須嚴格檢查,盡可能縮短在核查過程中的時間,最終保證所繪制出的核查標準器誤差能夠隨著時間展現出對應的考核曲線,隨后統計與分析是否會受到控制系統效應所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利用該方法存在易于操作、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并且計量標準實施控制得到良好效果[3]。
在核查過程中,首先選擇一組由10個M2級500kg砝碼作為例子,采用隨機方式將該核查砝碼分成兩個不同的小組,利用兩組中M2等級砝碼利用對比的方式,開展后續核查工作,分別的測量AB兩組M2等級500kg砝碼標準器,對比分析得到的數據結果。如果在A組中M2等級500kg砝碼標準擴展不確定值為U1,B組中M2等級500kg砝碼標準擴展不確定值為U2,隨后所得到的測量結果分別是m1與m2,其中包含的因子為k=2,需要滿足的公式就是(m1-m2)2≤U12-U22。使用該方法存在操作便利、經濟效益高,但是在計量標準實施過程中缺乏良好的控制效果。
該方法需要從現場檢定入手,期間也需要核查測量的進度,做好長期且不間斷的統計工作,隨后結合模型做出分析與推導,表示與研究測量過程與現象。在測量時如果發生持續失控的情況,那么可以推斷出檢查過程中存在必要因素,這些隱藏的必要因素會對測量結果進行干擾,并且導致檢定結果誤差不斷增大,所以應當找到其中原因,并且及時糾正。利用該方法存在操作難度大、經濟效益低等情況,因此更加適用于精準度較高的計量標準裝置當中。
綜上所述,利用M1等級500kg砝碼核查標準,根據程序內容做好期間檢查工作,以此可以保證裝載機電子秤檢定結果更加的可靠與準確,不斷提高計量標準裝置檢定狀態可信度,也能發現其中存在的不合格問題,采用及時糾正的方式,必須杜絕使用不合格的計量標準裝置來檢定裝載機電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