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英 田曄 胡建軍 李志會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160
很多企業打出這樣的標語:“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第一”,但是,部分管理者確認為質量管理是一項燒錢的管理項目,因為質量成本的支出不會直接創造出價值,卻讓人感覺似乎被憑空消耗掉。因此,他們放寬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大力壓縮設計、預防和檢驗成本,從而導致產品質量難以達到標準[1]。
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需要企業定制一套適用于自身的管理規范、指南和模板,生產過程中嚴格按規范實施,并不斷進行改進優化。本文結合對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系統分析,研究出一套產品質量保證過程方法[1]。
CMMI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其目的是幫助企業實施并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指導企業進行供應商選擇。
CMMI對質量保證過程的要求,過程與產品質量保證過程域在生產項目整個生命期,向工作人員與各層次的管理人員提供對過程與相關工作產品適當的可視性及反饋,由此支持高質量產品的交付。
依據CMMI對質量保證過程的要求,本人研發的產品質量保證過程方法如圖1所示。
從生產項目正式啟動開始,質量保證活動即開始。確定此次生產項目的QA負責人,通常QA是在項目的策劃階段,與產品經理通力協作,共同制定項目的生產計劃、配置管理計劃,以及裁剪生產過程所需的各類過程標準規范。QA在需要的時候應給予生產團隊必要的指導和幫助[2]。
QA負責人在策劃期間,就應著手制過程與產品質量保證計劃。在制定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計劃,將用戶需求、工作說明書、生產計劃和項目質量目標等緊密的結合起來。
(1)日常檢查。QA通過參加項目會議、項目組成員訪談等,對生產活動進行日常檢查,驗證其與計劃和標準的一致性。QA根據產品檢查單和過程活動檢查單,檢查工作產品和過程活動。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相關計劃的執行活動和結果、組織配置管理活動和結果、項目跟蹤監控的活動和結果、各PA的過程配置項是否納入組織過程資產庫。
(2)里程碑檢查。QA根據《過程與產品質量保證計劃》,對工作產品進行階段成果檢查,驗證其與計劃和標準的一致性;檢查各階段的工作產品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QA根據里程碑評審的結果和平時的過程評審結果,對過程評審和產品檢查活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類,整理、分析過程數據,總結值得借鑒的經驗和需要改進的過程活動;
(1)對于在過程和產品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問題,QA與生產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共同分析、討論,闡明問題,對如何解決不符合問題項達成一致的意見,取得一致的糾正措施。不符合問題項應首先盡量在部解決。
(2)QA將在項目內部不能解決的不符合問題、以及項目組承諾解決但QA尚未確認解決的不符合問題記錄在《PPQA周報》和《PPQA月報》的不符合問題列表中,并通報給生產負責人品經理和項目相關人員。
(3)QA對項目相關人員提出的過程問題進行解答,并將收集、整理的度量數據和問題記錄在《PPQA不符合問題報告》中,進行分析。QA將收集的度量數據和分析結果,通過《PPQA周報》、《PPQA月報》等方式通報給高層管理者,以利于組織積累經驗,進行過程改進。
(4)由被指定接收和負責處理不符合問題的高層管理者定期審查QA通報的度量數據、問題及分析結果。
(5)在問題解決前,QA要對該問題進行跟催,督促待解決問題負責人在預定時間內給出解決結果。使用PPQA周報、月報中不符合問題列表,記錄問題狀態,直到問題被解決為止。
QA在對項目進行評審的同時,還要管理好自身的工作。包括制定QA計劃、提供QA培訓、跟蹤和報告QA活動以及驗證QA的實施[3]。
真正卓越有效的質量管理,是研發一套適用于企業自身的產品質量保證過程,要求QA運用各種自己所能控制的方法來衡量生產過程和產品是否符合要求,清楚、客觀地向相關干系人報告質量檢查結果,指導并監督問題的處理,并領導企業全體成員持續改進質量的過程。上文中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的一套基于CMMI的產品質量保證過程方法,可以為質量管理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