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百變的茶具、花瓶,生動傳神的名人形象……從酒店廚師改行“從藝”的濟南陶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令濤,用靈巧的雙手和別出心裁的設計,創作出了不同類別和題材的手工陶塑作品。不僅如此,“半路出家”的他還在中國首創“孔門七十二賢”陶塑。
1994 年,16 歲的王令濤考進一所烹飪學校學習烹飪,兩年后進入高端酒店做雕花、盤飾等手藝。其間,因其雕刻的作品生動美觀,不少顧客想帶回家留作紀念觀賞。
“在酒店雕刻的作品一般都是用蘿卜、黃瓜等果蔬當原材料,儲存性很差,沒幾天就會爛掉,達不到長時間觀賞的效果?!惫瞎牟灰妆4孀屚趿顫伎?,到底哪種材料既能雕刻成品,又能長時間保存。在廣泛搜集資料后,兒時酷愛的泥巴引起他的注意,王令濤開始嘗試泥塑創作。
烹飪雕刻積累的創作基礎加上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王令濤的泥塑技藝愈發嫻熟。隨后,他辭去酒店的高薪工作,赴全國各地調研學習,并確定自己的擅長領域,專心鉆研泥塑陶藝技法。
2013 年,王令濤創辦泥塑陶藝工作室,在山東章丘擁有了獨立的研發基地、制作團隊和陶藝窯爐。但他不滿足于此,在現有傳統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繼承現代的釉色彩陶泥屬性,不斷研發創新,形成山東濟南地區特有的工藝技法和表現形式。2018 年,40 歲的王令濤成功申報區級非遺項目——濟南陶塑,成為濟南陶塑技藝傳承人。
成功轉行到陶塑行業后,王令濤不拘泥于傳統的陶塑意象,而是不斷嘗試融入山東元素。“我從小就喜歡傳統文化,嘗試將孔子跟陶塑結合后,收到了很多好評,更義無反顧地想把陶塑跟孔子結合的路走下去?!?/p>
從孔子雕像開始,王令濤逐漸將濟南陶塑的題材鎖定古代先賢。除孔子陶塑外,他首創國內第一套“孔門七十二賢”陶塑,創作改良“孔子圣跡圖”“孔門六藝”、論語人物等儒家場景系列作品,不僅在多個大型展覽上展出,還榮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等多個獎項。
“創作‘孔門七十二賢’陶塑時,我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人物形象設計。”王令濤介紹,在設計孔子女婿公冶長的形象時,就充分考慮他通鳥語的特點,通過在人物手上雕刻兩只小鳥的方式,生動展現出公冶長逗鳥的畫面,從而使人物更傳神。
讓陶塑作品貼合人物形象的細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王令濤創作出逼真的“孔門七十二賢”背后,是大量、廣泛地歷史資料搜集與研讀?!啊墩撜Z》中‘一簞食,一瓢飲’的記載表明,顏回安貧樂道,所以我在他的衣服上做了打補丁的設計;子貢在書中被描述得比較富裕,又是一位‘外交家’,所以他的衣服就與顏回大相徑庭?!蓖趿顫嬖V記者。
當前,許多傳統的非遺項目陷入無人傳承的尷尬境地,作為濟南陶塑的青年傳承人,王令濤積極尋求傳統與新潮的融合,希望將老技藝傳承下去,把濟南陶塑推廣出去。
在工藝技法方面,王令濤融合傳統的泥塑與陶塑,成功創作出“彩陶塑”?!八自捳f‘三分塑,七分彩’,傳統陶塑更多是把泥塑進行彩飾,而我做的是‘彩陶塑’,比如衣服采用黃泥,配飾就用紫砂泥來點綴人物,甚至鞋子會用黑泥,鞋底則用白瓷泥?!蓖趿顫榻B說,因為用泥類型不同,成型后的人物造型在燒制過程中會因為溫度變化而斷裂,所以經過無數次摸索,才能創作成功一件作品。
作品獲得年輕人的認可,與新時代特色融合是王令濤努力的方向之一?!霸诳鬃拥脑煨蜕希覀冞M行了萌態化創作,讓他表現出生動可愛的形象,年輕人會更容易接受?!蓖趿顫J為,如今旅游業的發展實際上給陶塑推廣帶來助力,通過“非遺項目進校園”等活動,也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和接受陶塑作品。此外,他還將陶塑與擺塵、鐘表等物品結合,進行文創產品開發,這同樣使傳承千百年的陶塑技藝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
目前,王令濤不僅是濟南陶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是山東儒學發展促進會理事、山東泰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和孔子基金會文創產業委員會委員,他的陶塑作品已獲第九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第十五屆山東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