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昌淼
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浙江分局
民用無人機近年發展迅速,產業呈現出新的發展模式。我國國家空管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部委不斷加強無人機管理、創新發展機制,推動了民用無人機新業態健康、高質量發展。本文基于我國2009~2020年出臺的民用無人機政策規章和標準的研究,統計和分析管理政策,并對我國民用無人機新業態發展提出建議,旨在促進無人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民用無人機在社會、政府部門推動下發展迅速,從起步階段發展到快速成長期,目前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截至2020年底,我國民用無人機注冊數量共52.36 萬架,2020年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159.4萬飛行小時,同比增長36.4%。無人機相關法規制度日益健全,相關部委已出臺一系列政策規章與標準,推動了民用無人機新業態的健康發展,穩步推進了低空空域改革。目前我國無人機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日趨完善,產業試點運營場景逐漸豐富。
按照行業分工及管理職責,國家空管委負責國家空域內民用無人機運行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民用無人機生產制造管理,中國民用航空局負責民用無人機適航審定、駕駛員資質、運行安全、運營管理。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等上位法規框架,國家空管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部委相繼發布一系列規劃指導類文件,從行業管理角度推進無人機政策規章制定和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無人機新業態發展。
尤其是2020年7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國務院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 明確將《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的制定納入立法工作計劃,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交通運輸部負責起草,期盼已久的無人機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來我國已發布一系列政策規章和標準,詳見表1、表2介紹。

表1 我國民用無人機政策規章統計表。

表2 民用無人機標準規范文件統計表。
從上述相關政策和標準文件不難看出,有關部委從嚴格監管逐步向適度扶持的趨勢轉變,而且自2017年以來,各部委管理力度越來越大,2019、2020年密集出臺多個政策和標準,尤其是2020年出臺政策的數量和速度持續加大、加快,有利于無人機產業健康發展,如圖1所示。

圖1 2009~2020年發布的政策規章、標準規范統計圖。
我國通過深化落實通航“放管服”改革,在政策驅動、行業推動和需求拉動下,民用無人機在研發、制造、運行管理、試驗、應用場景等領域取得突破,呈現出不錯的發展局面。但未來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目前無人機新業態管理體系尚存短板。管理政策存在如下兩方面問題。
第一是缺乏國家層面的總體規劃體系,頂層設計有待加強;
第二是缺乏針對性強的專門扶持政策和完整的標準體系,標準實施進度離《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7-2018年版)》的總體計劃仍有較大差距。面對我國民用無人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短板與問題,有待國家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共同推進,協同解決當前發展的瓶頸。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無人機新業態健康發展,相關行業還需積極推動無人機立法、總體規劃、政策及標準等工作,支持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分類監管和服務體系;加快無人機應用試點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攻克更多技術難點,提高安全運行水平;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構筑良好的無人機新業態,促進國際無人駕駛航空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