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艷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提出,“要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是每一所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初中學校應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和《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以持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充分借鑒省內外優秀學校的典型經驗,建立健全學校內部教學督導評價制度,以內部教學督導規范初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保障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提升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度。
組建督學隊伍,明確教學督導評價職能
學校根據國家和省教育督導相關文件精神,規范學校教學督導工作,成立教學督導評價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教學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為成員,教學督導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教學督導評價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督導領導小組下設教學督導評價辦公室,配合教務處的教學管理工作,具體負責教學督導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每學期定時間、定內容、定重點對全校教學工作進行督導評價,充分發揮教學督導對學校教學工作的監督、檢查、評價、指導等作用。一方面,每學期初要對全體任課教師的教學計劃進行督導評價,保證學期的教學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督導評價,通過過程督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偏,以保證教育教學過程質量;此外,學校在學期末定期對教學效果進行督導評價,檢驗學生的學業和非學業發展水平,作為本學期教師考核評價和下學期教學安排的重要依據。
為了保證督導隊伍的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促進督導工作專業化,學校要制訂《學校教學督導組人員選拔條例》,在全校教師中選拔政治思想堅定、業務能力過硬、職業道德良好、工作作風嚴謹的教師作為督導組成員(以下簡稱“督導員”)。督導組組長必須為學校教學督導評價領導小組成員;督導員必須為中級以上職稱、1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保證督導組成員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教學督導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扎實可靠的隊伍。
為了提升教學督導評價隊伍的業務素質和督導水平,學校要按照“四定”原則(即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每學期對教學督導員進行新課改理念、督導工作流程、聽評課技術方法等方面培訓,使督導員能夠明確職責、精通業務,勝任教學督導評價工作。一方面,選派優秀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取經;另一方面,請省、市、區專家來校培訓輔導,幫助教學督導員深入理解教育政策及理念,準確把握新課改要求,提升教學督導評價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水平。
實施督導評價,監控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
依據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環節,結合教師實際教學工作,將初中學校教學督導評價工作設定為教學計劃督導、教學過程督導、教學效果評價三大任務。
一、教學計劃督導
每學期初,督導辦要對教師提交課程教學計劃開展督導評價,側重于任課教師教育理念的樹立、教育政策方針的理解、貫徹新課標要求的執行、課程大綱的把握、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學習的需求等。
教育教學理念的評價。任課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對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著重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學目標的督導。教材分析。分析《課程標準》的要求;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準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每課教材內容與拓展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學情分析。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教學目標設定。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按照教學內容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差異性,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例如,年輕的歷史教師以前陳述教學目標是:學習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林則徐為維護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督導評價組與教師商酌后設定的教學目標是:能夠背寫出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了解戰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這樣設定教學目標既表述具體、可以測量,又可以反映學生學習結果的層次。
教學方式方法選擇。教與學的策略選擇上應注重實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法指導。如《認識三角形》一課,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的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情境和動手實踐活動,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構建數學知識。督導評價組建議授課教師用課件呈現籃球架圖片、讓學生找出已經認識的圖形,之后引入三角形,授課教師再帶領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讓學生在欣賞長江大橋、房屋的人字梁、自行車、房屋的人字梁、雪花等含有三角形的圖片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親自操作中去理解、內化知識。教學用具準備。評價教師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情況是否與本堂課切合。
教學過程預設的督導。教學過程預設的督導是教學計劃督導的主要任務,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督導評價:
課前預設。準備兩案:預習案、探究案。
導入預設。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
師生互動預設。督導評價組指導授課教師對課堂師生動態互動的預設,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駕馭課堂,有利于學生的思想和教學內容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產生新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引導對話交流主題方向促使預設生成,讓學生思維得到深度、廣度的延伸。
課堂總結。教師需設計好如何幫助學生總結本節課知識點內容,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吸收。
課后作業。教師要嚴格按照國家中小學生作業量要求布置作業,即初中作業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
督導評價組需提示授課教師教學過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并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設計師生互動方式;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科學、高效處理教材內容,發掘教材內容之間的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減少大段時間統一講解,增加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時間。
二、教學過程督導
課前準備檢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準備檢查是為有效的課堂觀察而準備的,避免了督導者將教師的想法和行為進行形式上的假設,雙方有機會去探討課程是怎樣實施操作的。
督導評價組要看教案準備是否精心設計。如:“能告訴我你為學生學習制訂了的目標和要上課的內容嗎?”“你能不能列舉一些學生提出問題的例子?”…… 通過這些交流,督導員可以了解教師的出發點,從而更好地指導課堂教學、觀察課堂教學。另外,教案設計好壞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教案設計必須做到熟練掌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選擇恰當教法,精心設計練習,參考資料完備、課件內容實效、課件制作精巧等,只有教案設計合格,才能進入課堂。
督導評價組要看學生課前預習是否充分。例如:教課前2分鐘到教室,整理講桌,擺放教案,調試教學儀器,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等。教師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既可起到表率作用,又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督促學生做課前準備。用事實來說服教育學生,班級里那些學習拔尖的學生往往是課前準備最充分的學生,他們認真對待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
督導評價組要看師生課前溝通是否充分。課前的開場白雖然只有短短數語,卻蘊涵著真誠、幽默、信任與溫暖,能折射出教師的智慧和教學藝術。因此,督導評價組在督導課前準備時對師生課前溝通的語言也是重點輔導的項目,目的是為了鼓勵教師設計的談話內容“貴在真,重在情”。教師只有通過了課前準備檢查,才能夠正式進入課堂。
課堂教學觀察。課堂教學督導評價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實地觀察課堂教學,才能獲得全面的、有效的信息,才能獲得對學校評價的發言權,進而獲得對學校發展的指導權。通過評價指標的導向及評價結果的反饋,為學校提供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決策依據,促使學校可持續發展;為教師提供改進教學的建議,做到“督要嚴格、導要得法、評要中肯、幫要誠懇”,使教師們心悅誠服地接受指導,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水平。
學校可主推兩種課堂教學觀察方法:(1)廣角鏡頭法:廣角鏡頭資料收集法能夠記錄完整的課堂畫面,觀察課堂“全景”。經過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對特定問題有大體的認識。(2)聚焦鏡頭法:這種方法為課堂交流提供了特定的焦點,如聚焦到“教師提問、學生答問之后的反饋、教師的語言描述”等,這樣能夠有針對的解決問題。
課后反思評價。課堂觀察后,督導組要幫助教師對本節課及本門學科教學進行總結評價,建議授課教師從學生知識獲得感、課堂情境滿意感、自我教學困惑反饋等幾個方面進行反思,授課教師可以自行設計或發揮,給予教師充分的自主創造的空間。
三、教學效果評價
學業測評。學校制定《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檢測辦法》《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獎懲辦法》,建立學業測評督導評價機制。每學期學校對各學段教學質量進行文件規定的考試次數,由教務處統一命題、統一監考、統一閱卷錄分,將各科成績制成柱狀統計圖反映各科教學效果。
非學業測評。建立《學校綜合學科期末抽測檢查辦法》,確定抽測時間為每學期期末對音、體、美、信息學科采用到班級現場抽測的辦法,教務處準備好被抽測班級的學生名冊,做好筆試與抽測的準備和組織工作。深入班級抽測檢查時,音樂學科:隨意挑選3-5名學生進行唱歌或者器樂吹奏;美術學科:進行5分鐘的現場繪畫檢測;體育學科:任意抽取1-3個班級的所有男生或所有女生或是全體學生,進行5-8分鐘的隊形隊列展示和廣播操展示;信息學科:抽測內容為學生問答或者上機演示;品社、科學、心理、綜合實踐、生命教育:采用統一命題的方式,進行小卷測試。測試結束后,學校會抽取任課教師所教班級中的任意一個班級的所有試卷,翻閱查看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掌握情況,以此來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監測教師的課堂教學。
基礎教育是人生繼續教育的基石,其質量影響人才培養的進程;教學督導作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的重要過程,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構建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內部主體性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建立立體式的管理網絡。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教學所蘊含著的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以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教學才有真正的生活。”建立以課堂為基礎的教育督導評價體系能有效地落實教育督導對學校辦學的“監督、檢查、評價、指導”四大職能,達到促進學校整體發展的目標。
編輯/王? ?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