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須創新黨的教育機制,系統批判反馬克思主義思潮;要正視黨員干部的自我需要,激發黨員自身的內在動力;要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加強黨員管理與組織的約束力;要創新黨的意識形態傳播方式,提高黨的意識形態保障力。
關鍵詞:黨員干部 ;理想信念;初心與使命
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要全面落實思想建黨的內在要求。具體而言,首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系統剖析幾種困擾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重點批駁幾種直接沖擊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謬論。要正確認識和對待黨員干部的自我需要,創造有利于黨員自我需要實現的條件,激發黨員自身的內在動力。要將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加強黨員管理與組織的約束力。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提高黨的意識形態保障力。
一、強化理論教育學習
(一)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必須具體化到黨員干部個體思想與行為層面上,唯有每一個黨員個體在思想層面上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武裝自己,才能為理想信念的堅守建立了一個防止迷失的精神家園、煉就一套應對迷惑的看家本領,才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進程中認清前進的方向。
(二)著力強化黨性教育
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須持之以恒地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在推進社會經濟建設進程中,黨員的隊伍迅速壯大,相當一部分黨員對于自身的要求開始放松,逐漸脫離群眾、工作作風不實,沒有真正做到用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針對新時代黨員干部狀況,黨中央從“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以及當前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活動,就是要逐步解決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工作作風、理想信念等問題。要求黨員干部要學習黨章黨規,嚴于律己、深入群眾,嚴格按照黨章黨規的標準要求自己。 因此,當前要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要深入推進“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要嚴格黨內生活,執行黨章黨紀的要求,努力實現黨性教育常態化。
(三)系統剖析幾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
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增加和社會多元化進程的加深,國內諸多非馬克思主義思潮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傳播。其中部分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是必須進行警惕和批判的。只有從理論根源上對這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的性質、主張和特點、內容以及危害進行徹底剖析,才能擺脫它們對黨員干部的困擾。其中,以新儒學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打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旗號,認為所謂“國學”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為中國現代化提供精神支柱,根本上而言,這并不符合社會發展潮流與方向。西方傳入的新自由主義思潮,打著改革旗號,在我國鼓吹人性自私的經濟人假設和市場經濟萬能論,嚴重沖擊了廣大人民對社會主義信仰。而發端于歐洲的民主社會主義等思潮,放棄了對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堅持,將更多的措施放在對民主制度的完善上,試圖通過民主、議會等途徑實現向共產主義的過渡,這同樣不符合中國發展的歷史與現實。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則以偏概全的方法,從否定“文革”發展到詆毀社會主義的歷史成就和現行制度,從批評黨的缺點錯誤發展到否定黨的領導,并以“反思歷史”以及“還原真相”來否定中國社會主義制度。這些錯誤思潮全方位沖擊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須通過深刻的理論剖析,使廣大黨員干部頭腦清醒、不為所惑、堅決抵制,讓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從錯誤思潮的重重迷霧中解放出來,走上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正道。
二、激發黨員自身的內在動力
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黨員干部的自我需要,創造有利于黨員自我需要實現的條件,從而激發黨員自身為理想奮斗的內在動力。
(一)正確認識和對待黨員的自我需要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的需求不僅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其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升。黨員干部也不例外,在現實生活中,其自我需要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其一,精神層面的需求與自我價值實現方面的需求占據的權重更大。黨員干部大都是人民群眾中的優秀群體,不僅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而且在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一般都要高于普通群眾。因此,他們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正如在實踐調研中多位受訪干部直言不諱地指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干部都是想做點事兒的,都是想把工作干好的。這一群體對于精神層面需求的滿足,以及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需求的滿足的要求就更加突出。其二,黨員自我需要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不同群體黨員的需要是不同的,即使同一需要在不同群體的黨員身上也呈現出不同的形式。這種多元的價值追求,不僅是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現,同時又是其內在的動力。鄧小平同志就曾經指出:“一個共產黨員,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進分子。”[1] 因此,要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黨員干部的自我需要。
(二)創造有利于黨員自我需要實現的條件
在正確認識和對待黨員干部自我需要的基礎上,必須創造有利于自我需要實現的條件,讓廣大黨員干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人才選拔和任用機制。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黨中央提出要建立黨員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也說明了完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科學性是極其重要的。因此,要堅持培養與選拔相結合,建立和完善后備干部隊伍制度,進一步完善人才流動機制,消除相關障礙,改革落后的制度限制,促進人才充分合理流動,從而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
(三)尊重和保護黨員正當個人利益需求
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2]。”這一論述闡明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就是對利益的需求在人們的行為動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共產黨員而言,雖然堅持個人利益服從組織利益與人民利益,但是個體利益是不能隨便被犧牲與忽視的。在一定時期內,可以要求犧牲個體利益,維護大局,在少數人中能夠做到犧牲自我,但是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而言,在長時期內而言,我們必須重視個人正當利益,不能一直犧牲個體利益,這種思維與行為都是不可持續的。鄧小平同志就曾經指出:“革命精神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3] 因此,必須正視廣大黨員干部正當的個人利益。
三、加強黨員管理、強化黨的組織約束力
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必須強化組織約束力,強化對黨員的管理。要對入黨人員進行嚴格把關,并定期清理不合格的黨員,保持黨的活力。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與獎懲制度,落實黨要管黨的主體責任,強化黨組織的約束力。
(一)嚴把黨員“入口”關,注重暢通“出口”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黨員數量超過9000萬,如此龐大的隊伍難免魚龍混雜,保證黨員隊伍的質量具有很大難度。要保持黨員的先進性,需要組織具備新陳代謝的暢通性,能夠及時清除不符合組織要求的人員,保持組織的活力。當前,在黨員數量不斷增加,黨組織不斷膨脹的同時,處理不合格黨員的出口的暢通性依然不足,這就影響了組織的戰斗力。因此,必須要嚴把入口關,暢通出口關,讓黨員流動起來,保持黨組織吐故納新的機制。
(二)認真貫徹落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三會一課”制度逐漸得到落實,大部分領導干部都能堅持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但是部分干部參加組織生活往往“擺不正位置”,總是以領導的身份作講話、提要求,根本做不到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來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因此,必須堅持和健全組織生活會、讓黨員干部能夠充分實現及時溝通思想、相互啟發教育,這既需要黨員干部的自覺,更需要嚴格的監督。中央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等四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文件。這四個文件是新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指導性文件,要貫徹落實好,必須制定配套的相關制度,否則很容易流于形式。諸如當前,在很多地方黨員把《活動證》放在口袋里成了“口袋證”。這既有黨員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缺乏體制機制的保障。
(三)要嚴格黨的獎懲機制
長期以來,我們黨在紀律執行方面更多是一種抓大放下小的做法,特別是對違反思想道德的一些所謂“小事小節”,雖然也有相應的懲處規定,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從愛護干部的良好愿望出發,在黨紀的懲處上失之以寬。實踐證明這并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很多情況下反而助長了干部違紀違規的僥幸心理。必須嚴格按照黨中央最近出臺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規定,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對于黨員干部的行為從小抓起,從日常抓起,創造良好的風氣與氛圍。
四、提高黨的意識形態保障力
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還要求我們必須提高黨的意識形態保障力,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創新黨的意識形態傳播方式。
(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要讓廣大黨員不僅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且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具體化與實踐化。如此,才能夠真正讓廣大黨員干部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活力。進而,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任何一種理論如果不能夠在個體層面上與實踐相結合,就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必須讓馬克思主義在個體實踐層面上能夠充分展現出其理論的生命力,讓黨員干部在工作層面上能夠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自覺運用到位。
(二)創新黨的意識形態傳播方式
只有將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準確、無誤地傳播給其全體成員,才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而意識形態采用的傳播方式直接影響著傳播效果。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網絡黨建”的開展已經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這也為創新黨的意識形態傳播方式提供了重要物質技術基礎。創新意識形態傳播的形式,要積極利用好新媒體,不斷創新意識形態傳播的途徑與方式,真正建立起一個覆蓋范圍廣、影響力強大、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輿論陣地。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8.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
[3]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作者簡介:王中旗(1980- ),男,河南魯山人,博士,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國有企業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