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坤

【摘 要】目的: 回顧探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與產科高危因素的關聯(lián)性以及相應的預防方法。方法: 回顧探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產科接收的180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為研究對象。結果: 高危妊娠分娩與正常產婦分娩相比,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以及宮內窘迫的幾率較高,而此癥狀與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并無明顯關聯(lián),而產檢患者的發(fā)病率比無產檢低,陰道手術生產的發(fā)病率顯著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結論: 為有效降低新生兒在產程中出現(xiàn)缺氧缺血性腦病,可提升產科在圍產期對產婦的保健程度以及監(jiān)護能力。
【關鍵詞】新生兒;高危妊振;缺氧缺血性腦病;產科
【中圖分類號】R722【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08-01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跟產婦在圍產期內因長期缺氧缺血因素相關,嚴重者還會造成胎兒死亡或產后新生兒出現(xiàn)后遺癥等。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經相關研究表明,其與新生兒窒息、臍帶因素、妊娠貧血、羊水過少、重度妊娠高血壓、其它產科因素等有關。因此加強產婦在圍產期內保健意識,預防產科內極易發(fā)生的高危因素,及時發(fā)現(xiàn)胎兒宮內窘迫,可降低新生兒發(fā)生窒息的發(fā)生率,為此本院針對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間接收診治的180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探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婦產科接收的180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患兒有115例,女患兒有65例,產婦孕期有48例低于37周,135例在37~42周左右,8例超過42周。80例產婦順產,100例產婦剖宮產;新生兒出生時體重有10例低于2.5kg,164例在2.5~4.0kg,6例高于4.0kg;分娩前經診斷得出,有28例產婦患有妊娠高血壓,7例產婦患妊娠合并糖尿病且血糖異常,32例屬于前置胎盤,18例產婦出現(xiàn)胎盤早剝現(xiàn)象。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診斷依據主要由《第四屆全國新生兒學術會議》為判定標準,而顱腦損傷或出血則需采用腦部CT掃面為診斷結果,并根據患兒臨床特征輔助
診斷。
1.2Apgar評分
一般認為,1分鐘Apgar評分結果:重度窒息患兒低于3分有39例,輕度窒息4~7分有89例,無窒息8~10分有52例屬于正常。5分鐘Apgar評分結果:低于3分有16例,4~7分有62例,8~10分有102例。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結合患者的基本資料及數據利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比較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單因素分析行x2檢驗,P<0.05時,表示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產前、產時合并證
所有產婦在產科中合并癥占總例數的90.55%(163)例;而無產科合并癥人數占總例數的9.44%(17)例,通過對比兩組數據顯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數據表明新生兒缺血性腦病跟無產科合并癥有很大關系。產婦患妊高癥的新生兒,出現(xiàn)宮內窘迫的發(fā)生率為15%(28)例,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為38%(68)例,80%(144)例,通過多元回歸分析來看,造成圍產期胎兒出現(xiàn)缺氧癥狀的因素主要跟產科合并癥如妊高癥、胎兒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所導致的,對比數據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2.69,P<0.05)。
2.2腦損傷與孕母及新生兒因素
通過CT掃描結果能直接反映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程度。根據CT掃描結果顯示,母親妊高癥、前置胎盤、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早產兒及低體重兒、中重度腦損傷在所有新生兒中發(fā)生的幾率較大,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出現(xiàn)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跟產婦在圍產期內缺氧缺血所造成的腦部缺血性損傷[3]。主要原因是因為胎兒出現(xiàn)宮內窘迫,進而引發(fā)新生兒窒息,并出現(xiàn)細胞損傷,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胎兒出現(xiàn)宮內窘迫狀態(tài)時,應及時準備好新生兒窒息的搶救工作,利用正規(guī)有效手段將腦缺氧狀況迅速得到改善,進而還可降低對腦部造成的損傷。結合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產婦選擇剖宮產并不能減少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fā)生[4]。雖然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會對胎兒形成一個缺氧過程,但由于新生兒的腦代謝耗氧量較低,心腦血管等功能的耐受力高于成人,因此陰道分娩并不會對新生兒造成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fā)生[5]。通常因為妊娠期胎兒在宮內發(fā)生缺氧,因此會在分娩過程中胎兒的耐受力較差,根據以上情況,可為產婦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將產程時間縮短,可有效降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fā)生[6]。
經相關研究表明,引發(fā)新生兒缺氧缺血型腦病的主要因素跟新生兒窒息、臍帶因素、妊娠貧血、羊水過少、重度妊娠高血壓、其它產科因素等有關。其中妊娠高血壓是導致胎兒發(fā)生慢性缺氧的主要因素,阻礙了腦部供血,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子宮供血能力降低,胎盤絨毛含量也隨之降低,最終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和發(fā)育;妊娠貧血是導致胎兒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的主要因素,其胎兒的器官發(fā)育嚴重受阻;羊水過少可導致胎兒在宮內發(fā)生缺氧,另外大腦等器官也因營養(yǎng)不均而影響正常發(fā)育;臍帶異常會對胎兒的血運及血氧供應受到阻礙;因此對以上幾個因素進行合理控制并對產婦及胎兒做重點評估,可顯著降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fā)生,臨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媛.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圍生期相關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探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9):81.
[2] 劉聰慧,高偉,夏鳳艷,李淑真,白華.國內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產科危險因素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09):2169-2173.
[3] 于子芮,劉春陽,方心,張瑋琳,孟祥祎,張偉,徐輝.宮內窘迫新生兒發(fā)生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9,29(14):69-72.
[4] 林丹,陳劍,鄭琬麗,王麗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浙江醫(yī)學教育,2019,18(01):54-57.
[5] 吳寧寧.產科危險因素與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8,21(23):2612-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