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連合
【摘 要】目的:探索外科手術處理大腸癌致腸梗阻的方法。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大腸癌致腸梗阻患者60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診斷確診,對患者基本病理資料、術后臨床癥狀、術后并發癥、圍術期死亡率及手術治療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60例患者中,手術成功患者59例,圍術期死亡患者1例,患者基本病理資料差別不大,術中平均出血量(168.00±13.00)ml,平均手術時間為(151.00±23.00)min,并發癥發生率3.33%,圍術期死亡率1.67%。結論:外科手術治療大腸癌致腸梗阻患者時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圍術期死亡率,提高手術的治療效率。
【關鍵詞】大腸癌;腸梗阻;外科手術;處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4.2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12-01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大腸癌已成為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1]。該病癥具有發病緩慢,容易被患者忽視的特點,病癥一經發現多會發展到腸梗阻階段,該階段病癥會導致腸道壓力增大,誘發細菌感染和腸道壞死,臨床治療大多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選用合適的外科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現將我院采用的手術方法及成效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從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大腸癌致腸梗阻患者60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診斷確診,患者均身體功能健全可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在60~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32±2.81)歲,患者均表現出大腸癌臨床病理癥狀如:嘔吐、腹部壓痛、腹脹和長時間無排便、排氣等癥狀,病程多為1~3周,其中左半結腸癌患者47例,直腸癌患者13例,部分患者伴隨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1.2方法
大腸癌致腸梗阻的患者入院后,先以治療腸梗阻的方式采取1~7天的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的患者,需進行術前檢查和術前溝通,并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和腸胃減壓治療以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盡快安排進行手術治療。左半結腸癌47例患者中,進行腫瘤Ⅰ期切除吻合術患者32例,腫瘤切除和結腸造口術患者15例,腫瘤Ⅱ期切除吻合術和結腸造口術患者2例;直腸癌13例患者中,腫瘤Ⅰ期切除吻合術患者9例,腫瘤切除和結腸造口術患者4例。
1.3觀察指標
觀察大腸癌致腸梗阻患者的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圍術期死亡率等統計學資料進行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將SPSS21.0作為統計軟件,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予以卡方檢驗和t檢驗,采用(%)表示、(x±s)表示。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60例大腸癌致腸梗阻患者中,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68.00±13.00)ml,平均手術時間為(151.00±23.00)min,腫瘤Ⅰ期切除吻合術患者中有2例出現切口感染,經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后痊愈,并發癥發生率3.33%,腫瘤Ⅱ期切除吻合術和結腸造口術患者中有1例因心血管類疾病造成死亡,圍術期死亡率1.67%。
3 討論
大腸癌由于在大腸內生長部位的不同,右側腸腔較大引起腸梗阻的臨床癥狀較左側大腸癌晚,左側腸腔較窄易引起早期腸梗阻,所引起腸梗阻的臨床表現癥狀也不相同[2]。腸梗阻臨床癥狀具有發病急、死亡率較高的特點,主要誘因是由于腸道內出現腫瘤,阻礙腸道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停止排便、排氣、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該病癥發病過程緩慢且不易發現。大腸癌引起的腸梗阻臨床表現主要分為:(1)右半結腸癌腫,腹部右下側疼痛并能摸到腫塊,伴隨有便血、發熱、貧血等癥狀;(2)左半結腸癌腫,腹部左下側疼痛并能摸到較硬的索狀腫塊,伴隨有腹痛、腹脹、便秘或便血等癥狀;(3)直腸癌腫瘤,患者每日大便次數明顯變多并出現排便量少,肛門墜脹、便血等癥狀。 在以上大腸癌患者中,大部分左側結腸癌患者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腸梗阻并伴隨有急性腸梗阻癥狀出現,慢性腸梗阻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持續性腹痛、腹脹、便秘等。
大腸癌致腸梗阻癥狀臨床采用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術前需對患者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腸胃減壓治療和消毒準備工作,同時應對不同位置和病癥的大腸癌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案進行治療,如:對于早期大腸癌患者應進行局部切除手術治療,進展期大腸癌患者應進行徹底切除手術治療,對晚期大腸癌患者進行姑息性手術治療[3]。為保證手術治療的效果,術前應進行全面檢查確定腫瘤的準確位置盡量避免醫源性擴散現象的發生,手術過程中要確保整塊切除并徹底清掃淋巴結。臨床一般對機械性腸梗阻和完全性腸梗阻采取急診手術治療,對不完全性腸梗阻需先進行保守治療,可先要求患者禁食、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靜脈注射并同時對胃腸進行減壓處理,使用胃管灌注液態石蠟100ml并觀察24h內是否經肛門排除體外,持續觀察3~4天患者無明顯好轉則進行手術治療[4]。同時需注意部分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會出現假性腸梗阻的癥狀,患者一般會在術后2周內自行恢復,也可采取保守治療的方式幫助患者進行恢復。
總上所述,大腸癌所導致的腸梗阻是會危及到患者性命的臨床癥狀,為降低該病的發病率,人們應從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方面進行改變,多食用新鮮蔬菜、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預防該病癥的發生,同時應定期進行體檢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大腸癌致腸梗阻患者在確診需進行手術治療時,應根據患者大腸癌的發病部位、腸梗阻的臨床表現癥狀及發病時間,選取合適的手術方案進行治療,從而達到降低并發癥的發病率,并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包慧杰.大腸癌致腸梗阻的外科手術治療回顧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61(61):55.
[2] 劉培合.左半結腸癌致腸梗阻外科手術治療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9,17(17):101-102.
[3] 李萬臣.大腸癌致腸梗阻的外科手術處理方法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8,30(30):185-186.
[4] 李五生,謝飛,馬亮.大腸癌合并腸梗阻的外科手術探討——附96例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8,15(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