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英

【摘 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自然分娩產婦應用自由體位分娩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產科在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自然分娩產婦總計88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應用自然體位分娩,對照組仍為常規(guī)體位。比較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總出血量。結果: 研究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總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自然分娩產婦應用自由體位分娩能夠縮短產程,緩解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改善分娩結局,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自然分娩;自由體位;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3【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00-02
自然分娩是產婦首選的分娩方式,只有在產婦有剖宮產指征時,才會選擇進行剖宮產。剖宮產相較于自然分娩來說對于產婦和胎兒來說受到的風險都較大,術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較高。不少產婦堅持進行剖宮產的原因多是自然順產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劇烈的疼痛,且疼痛持續(xù)時間長,產婦較為抗拒[1]。因此,如何緩解產婦對自然分娩的恐懼,減少自然分娩過程中產生的疼痛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相關研究表明,改變傳統(tǒng)的體位,采取自由體位分娩,能夠減少產婦的疼痛,提高舒適度,幫助產婦順利分娩。特此,筆者選取8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產科在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自然分娩產婦總計88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年齡為21~41歲,平均年齡(29.2±5.4)歲,初產婦31例,經產婦13例。研究組年齡為20~42歲,平均年齡(29.9±6.1)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15例。納入研究的產婦均無陰道分娩禁忌癥,胎兒情況良好,無妊娠并發(fā)癥,符合自然分娩的指征。產婦均知情同意,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guī)分娩體位,分娩前對常規(guī)體位進行指導。產婦取仰臥截石位,雙腳踩于腳墊,大腿分開,安排一對一助產士以及一名產科醫(yī)師,指導產婦正確屏氣用力,如何正確利用腹壓,生產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胎心、羊水、抬頭拔露情況等,注意保護會陰,視情況進行會陰切開術。研究組采取自然體位,分娩前為患者進行自然體位的詳細介紹[2]。產婦宮口全開后,可以根據舒適度在預先向患者指導的站立前傾位、蹲位、趴位、手膝位等體位進行適當轉動,指導產婦自主用力,可以采用分娩球、軟枕等輔助工具,嚴密觀察宮縮、胎心,宮縮時屏氣用力。當抬頭拔露3cm*4cm時,幫助患者仰臥于產床上,常規(guī)鋪巾消毒,墊高床頭位置30°-60°,助產士控制抬頭下降速度,指導產婦正確屏氣,慢慢娩出抬頭,帶下一陣宮縮自然復位及外旋后娩出胎肩,過程中注意保護會陰。[3]。
1.3觀察指標
記錄和比較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的時間、總的出血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統(tǒng)計應用SPSS18.0,計數(shù)計量資料應用X2(%)以及t檢測(x±s),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總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自然分娩有助于胎兒以及產婦的恢復,對產婦本人的傷害最小。剖宮產產后恢復時間長,對產婦的創(chuàng)傷大,胎兒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較自然分娩高,在無特殊情況下,均采取自然分娩。但是,仍有不少產婦要求進行剖宮產,主要是因為自然分娩過程中需要承受較大的疼痛,且持續(xù)時間長,產婦對于疼痛有恐懼心理。因此,減少自然分娩過程中的疼痛,能夠提高自然分娩率。自由體位是產婦可以選擇最舒適的體位,自由地改變體位。可以幫助肌肉群的收縮,利用重力的作用,對子宮頸產生壓力,幫助子宮頸擴張,推進產程的進展,同時產婦的舒適度也較好,疼痛感降低。自由體位還能減少產婦體力消耗過度致后期生產無力,防止會陰水腫。
綜上所述,自然分娩產婦應用自由體位能縮短產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嬰的損傷,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昌秋英.試析分娩期應用自由體位對促進自然分娩的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4):2249-2250.
[2]尹悅,李艷梅,董莎娜.導樂陪伴、自由體位、腰-硬聯(lián)合麻醉分娩鎮(zhèn)痛聯(lián)合應用對促進自然分娩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20):10-12.
[3]塔吉古麗·伊敏尼亞孜.人文關懷和自由體位分娩聯(lián)合應用對自然分娩的促進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2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