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雄娜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療中風后遺癥采用經穴推拿配合康復鍛煉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擇54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由于中風到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對照組27例患者采用康復訓練,實驗組27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經穴推拿,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機體運動功能FMA及生活質量QOL。結果:根據數據顯示采用實驗組患者各項能力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中風后遺癥采用經穴推拿配合康復鍛煉,有利于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經穴推拿;康復鍛煉;中風后遺癥
【中圖分類號】R246【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02-01
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其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均較高。缺血性中風患者發病時臨床癥狀為頭暈,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口舌歪斜、言語含糊不清或不理解他人講話等。出血性中風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急驟發病,可出現頭痛、嘔吐、眩暈等,嚴重時可引起意識逐漸模糊,甚至昏迷。中風的后遺癥基本上類似,主要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以及偏盲等功能障礙、言語障礙、吞咽困難等【1】。經穴推拿,是以中醫的氣血、經絡、臟腑學說為理論基礎,應用手法技巧直接作用于人體經絡穴位上,以達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防治疾病等目的。本文治療中風后遺癥采用經穴推拿配合康復鍛煉,效果顯著,現將實驗過程和實驗目的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54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由于中風到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27例采用康復訓練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19例和8例,年齡45-89歲,患者的平均年齡區間為(72.3±7.5)歲,27例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經穴推拿的實驗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17例和10例,年齡46-88歲,患者的平均年齡區間為(71.8±7.6)歲。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差異。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被告知實驗目的和過程,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2]。
1.2方法
給予27例對照組患者常規的康復治療,主要進行運動、平衡、肢體擺位以及關節活動度、語言等方面訓練。
27例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經穴推拿,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左右。主要采用捏、揉、按、壓、點、拿等手法。上肢對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合谷、手太陰肺經上的天府、手少陽三焦經上的外關、手闕陰心包經上的內關等穴位用手指拿捏、揉按,下肢對足少陽膽經上的陽陵泉、足陽明胃經上的足三里、足太陰脾經上的三陰交、足闕陰肝經上的太沖等穴位進行按壓,按壓后相應關節進行活動,按摩的力度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進行調節【3】。
1.3觀察指標
采用相應的問卷進行調查,統計實驗組和對照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機體運動功能FMA及生活質量QOL改善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0軟件處理本次治療中風后遺癥采用經穴推拿配合康復鍛煉的相關數據,將0.05作為檢驗臨界值,若是檢驗值低于臨界值表示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前后ADL、FMA及QOL評分如下表1所示,根據數據顯示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機體運動功能FMA及生活質量QOL評分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實驗組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機體運動功能FMA及生活質量QOL評分上均優于對照組患者,且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中風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也逐漸增加,中風患者極易出現后遺癥并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經過以上所述的臨床研究,采用經穴推拿配合康復鍛煉對患者的ADL、FMA及QOL評分有明顯的改善,且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綜上所述,治療中風后遺癥采用經穴推拿配合康復鍛煉,有利于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值得在治療中風后遺癥中推廣。
參考文獻
[1]鄧芳平,黃招連.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5):19-20
[2]鄒苗.經穴推拿對中風偏癱患者康復效果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4):55,62.
[3]李國輝,潘康健.中醫治療中風后偏癱的研究進展[J].中華針灸電子雜志,2019,8(3):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