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山

【摘 要】目的:分析在急危重癥治療中應用呼吸階梯性療法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接收的80例急危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療法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兩組,每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實施傳統呼吸治療方法,治療組實施呼吸階梯性療法,比較兩組的呼吸支持方式及搶救效果。結果:治療組應用復蘇體位人數高于對照組且應用氣管切開治療的人數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搶救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危重癥治療中開展呼吸階梯型療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搶救效果,提高了呼吸復蘇的概率,可在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呼吸階梯性療法;急危重癥;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43-02
急危重癥患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在不同時段、年齡的人群均有可能發病,常見的急危重癥有休克、腦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在急危重癥發病時需要加強搶救,否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主要展開呼吸階梯性療法的應用效果研究,現總結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開展急危重癥治療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滿足急危重癥相關疾病診斷標準;存在昏迷、休克、呼吸困難、抽搐、序貫性臟器功能衰竭、大出血等,排除了精神疾病患者;其他嚴重疾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40)和治療組(n=40),其中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為22-75歲,年齡均值為(48.5±3.49)歲;治療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為25-75歲,年齡均值為(50±3.69)歲,共有創傷性23例、非創傷性17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呼吸治療方法:建立通暢的呼吸通道,根據患者急危重癥類型選取相應的復蘇體位,開展機械通氣。將氣道中的異物進行清理后,開展較長時間的氣管插管進行通氣,也可選用氣管切開方法進行搶救。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由主治醫師判斷和制定最佳治療方法。
治療組實施呼吸階梯性療法:①人工方法,協助患者調整至復蘇相應體位,開展心肺復蘇操作,在實施搶救中保持患者位于仰臥體位,維持頭部與軀干的相同軸面,手臂自然放置身體兩側,維持氣道的開放性保持呼吸通暢,及時清除氣道中及口腔雜物。②氧療支持,對一般患者實施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干預,關注給氧時的氧氣流量,保持充足的氧氣供給。對于無法實施面罩給氧或者存在自主呼吸功能障礙的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給氧;如果伴有呼吸道損傷患者可實施有創通氣給氧方法[2]。③創傷氣道氧氣支持,存在急性喉阻塞患者,在有聲門區阻塞時,采用氣管穿刺干預,切開切管保持氣道的暢通性;存在呼吸系統原發性損傷患者,切開氣管期間應加強對出血量的嚴格控制,并輔助抗感染治療,減輕手術損傷[3]。④呼吸機氧氣支持,為患者成功建立氣腹后,結合患者的急危重癥疾病合理調整呼吸機參數,以此提供良好的呼吸機氧氣支持[4]。
1.3 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的呼吸支持方式及搶救效果。呼吸支持方式有復蘇體位、面罩吸氧、鼻導管吸氧、氣管切開、呼吸機吸氧;搶救效果有呼吸復蘇率及呼吸恢復穩定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取SPSS20.0軟件行兩組數據的處理分析,呼吸恢復穩定時間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進行檢驗。呼吸支持方式、呼吸復蘇率用率表示,以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呼吸支持方式對比
護理組的的復蘇體位應用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的氣管切開治療方法運用率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顯著的差異,詳見表1。
2.2兩組搶救效果對比
對照組呼吸復蘇30例、復蘇率為76.9%,呼吸恢復穩定時間(61.3±8.4)min;護理組呼吸復蘇39例、復蘇率為97.5%,呼吸恢復穩定時間(38.6±5.3)min,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急危重癥作為緊急、瀕危病癥,極易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需要開展及時的醫學處理。應選取合適的呼吸支持方法,并借助臨床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進行判斷,避免盲目性選取呼吸支持對患者帶來的更大的傷害[5]。研究中,護理組的復蘇體位應用率、氣管切開運用率、呼吸復蘇率及呼吸恢復穩定時間優于對照組(P<0.05),表示呼吸階梯性療法應用效果顯著。呼吸階梯性療法是一項由簡單到復雜、徒手到機械的過程,非常適用于急危重癥患者,在建立對呼吸管理系統的全面認知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取對應的呼吸治療方法,結合主治醫生的臨床經驗進行判斷,極大的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具有較高的復蘇率且呼吸穩定恢復時間較短[6]。
綜上,在急危重癥患者治療中開展呼吸階梯性療法,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呼吸復蘇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祁汨.急診呼吸階梯性療法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呼吸復蘇治療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9):47-48.
[2]秦宏勇.呼吸階梯性療法在急危重癥治療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7):75.
[3]袁治康,向美潔.呼吸階梯性療法在急危重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8):68+70.
[4]何金彪.呼吸階梯性療法在急危重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3):57-58.
[5]歐陽莉.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研究[J].科學咨詢, 2019, 20(16):42-43.
[6]張鵬.呼吸階梯性治療急診急危重癥患者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29):4116-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