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丁婷

【摘 要】目的:討論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對減少門診輸液室護理糾紛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8年3月起,在門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實施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將實施后期間(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7例輸液治療患者當作研究組;將實施前期間(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83例輸液治療患者當作對照組,比較兩組干預結局。結果:研究組護患糾紛率(2.30%)低于對照組(10.84%),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40%)高于對照組(80.72%),P<0.05。結論:護患溝通技巧培訓能夠降低護患糾紛率,提高醫療服務滿意度,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詞】護患溝通技巧培訓;護患糾紛;門診輸液室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13-02
輸液是臨床常見醫治方式,由于門診輸液室患者有留院時間短且用藥品種繁瑣等特征,解釋或咨詢服務不到位,易引起護患糾紛,不利于醫院形象樹立。為提高患者依從性與配合度,應當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培訓,要求其掌握藝術溝通技巧,積極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有效調節醫療糾紛,確保護理工作有序展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門診輸液室實施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后期間(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7例輸液治療患者當作研究組;年齡平均41.3±4.2歲;男性40例,女性47例。將實施前期間(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83例輸液治療患者當作對照組;年齡平均41.5±4.6歲;女性43例,男性40例。患者及家屬自愿參與研究,排除精神意識障礙與臟器功能障礙者。一般資料比對差異不明顯,P>0.05。本次研究已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與用藥指導等。研究組在其基礎上加強溝通技巧培訓,方法如下;
1.2.1加強思想教育
定期舉辦思想教育講座,請專家或教授介入指導,講授溝通技巧方面的內容,推進影視片段或臨床案例組織護士觀看,樹立正確三觀,強化護士敬崗愛業的精神,使其始終維持高漲的工作熱情。
1.2.2注重儀容儀表
要求護士工作服整潔,言行舉止規范且親切,護理操作熟練自如,給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工作崗位都應當衣帽整齊且面帶微笑。
1.2.3素質培養
門診輸液室涉及多個科室,要求護士學會多學科知識,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指導,全面回答患者問題。強化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與業務水平,通過互動交流豐富護理經驗。做好帶教工作,傳授寶貴護理經驗,提高技術專業水平,減少護理差錯與失誤情況。
1.2.4語言溝通技巧
根據患者年齡與文化程度等個體差異,注意語氣語調,老年患者要求語速放慢聲調提高,說話內容言簡意賅。高學歷患者多從專業術語入手,但要求注重通俗易懂。兒童患者以活潑語言為主,吸引兒童注意力。對于內向患者或護理不滿的患者,應當以保護性語言或開放性交談為主,讓患者感受到友好與尊重,不能在患者面前討論病情,減少對患者身心狀態的刺激。合理運用肢體語言,通過熱敷與攙扶、叩背等細節性服務,彌補語言溝通的不足,以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
1.2.5學會換位思考
貫徹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根據患者反饋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能把責任與情緒推到患者身上。站在患者角度思考與解決問題,對患者狀況感同身受,給予更多同情與關心。
1.2.6注重內部團結
營造團結的工作氛圍,及時化解內部矛盾,學會相互關心與體諒,團隊之間及時溝通,不能把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上來,以防止出現醫療糾紛。
1.3觀察指標
向患者發放自擬滿意度調查,采取百分計,非常滿意為90-100分,滿意為60-89分,不滿意為0-59分,分數越高表示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越高。比較兩組糾紛率。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用spss21.0軟件,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的計量數據,行秩和檢驗;以百分數表示的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差異性;組間統計學差異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糾紛率
研究組護患糾紛率為2.30%(2/87);對照組為10.84%(9/83),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x2=5.124,P=0.024)。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40%)高于對照組(80.72%),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門診輸液室患者流量大,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與工作強度較大,無法為每位患者都提供全程護理服務,加上患者認知片面,不能避免的會出現糾紛情況。影響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低的因素較多,從護士方面的因素入手,護士服務態度不端正,直接影響患者情緒與配合度,甚至會引起患者不滿與投訴情況。尤其是面對患者疑惑表情或問題時,不能及時有效的回答,也會影響服務質量與治療進度。究其原因在于護患溝通不足,未及時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對此,科室應當加強護患溝通技巧培訓考核,促使護理人員用端正的服務態度,用藝術溝通技巧,以及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水平,預防與環節護患矛盾。患者需求不同,溝通方向也話題等也存在差異,還需采取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全面提升護士責任意識與綜合素養水平,以此強化服務質量,實現人性化與安全性護理措施高效落實。護士之間的有效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相互評價學習與問題原因分析等,實現實踐經驗有效總結,推動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有效溝通也非常重要,使其給予患者更多家庭力量支持,確保護理工作有序順利展開[1-3]。
綜上所述,護患溝通技巧培訓能夠降低護患糾紛率,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浦靜怡.門診輸液室護理的糾紛與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及應對策略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4):181.
[2]顧海燕.門診輸液室護理的糾紛與不安全因素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7):215-216.
[3]張華楠,趙海霞.非語言溝通結合巡視服務對降低門診輸液室護理糾紛的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