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體菊
【摘 要】目的:探討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腦血栓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55例與對照組55例,對照組針對腦血栓患者應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對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康復后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運動功能能力、日創生活能力),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94.54%),高于對照組(81.81%),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腦血栓患者早期康復實施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提高臨床效果,同時,增加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00-01
在臨床上,腦血栓的發生,大多數患者大腦功能受到影響,主要是由于供應腦部的顱內外動脈血管發生病變后,導致血液成分發生改變,血液流速過快或過慢及血粘稠度較高,造成血管的封閉,容易形成血栓。此病起病較急,且發病機制復雜,治療的難度較高【1】。因此,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0例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患者早期實施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腦血栓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實驗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55例患者,男22例,女23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5.25±9.65)歲,對照組55例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齡51-81歲,平均年齡(65.88±9.45)歲。兩組患者均符合腦血栓的臨床診斷,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結果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隨時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瞳孔及意識等情況。同時,加強宣傳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與心理指導,使其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消除負面情緒【2】。觀察組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主要內容為,(1)體位護理:腦血栓患者體位不當容易引起體內血液循環不暢,在護理過程中適當的進行護理干預,協助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2)飲食護理:由于腦血栓個別患者出現吞咽困難等癥狀,應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主要以流食為主,避免出現嗆咳等癥狀,食物以低脂高維生素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還應控制食鹽的攝入等。(3)認知與語言的護理:腦血栓患者大多會出現語言障礙,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語言鍛煉,練習伸縮舌與張口,鍛煉患者的面部肌肉與口控肌肉,指導患者正確發音等【3】。(4)肢體功能護理:患者先保持臥床休息,指導健肢進行關節活動,根據情況患肢在進行鍛煉,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出院后,隨時與患者進行隨訪工作,叮囑患者堅持康復訓練,在精神上鼓勵患者,使其促進恢復。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早期康復后的臨床效果(運動功能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結果顯示,分數越高證明臨床效果越好,分數越低臨床效果越差。比較兩組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n×100%,結果顯示。護理滿意度越高證明臨床效果越好,反之,分數護理滿意度越臨床效果越差。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數型指標通過例(n\%)進行表示、再通過x2進行檢驗,計量型的指標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P<0.05表示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結果存在明顯差異性。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
經觀察比較,對照組患者運動能力評分為(60.5±4.35)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39.86±5.11)分,實驗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應能力評分為(90.33±3.59)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59.56±3.68)分,結果顯示(t=39.2237,p=0.0000與t=23.2007,p=0.0000),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對比兩組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54%,其中,非常滿意42例,較滿意10例,不滿意3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1.81%,其中非常滿意30例,較滿意10例,不滿意10例。結果顯示x2=4.2744,p=0.386<0.05,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結論
臨床上,腦血栓是一種較常見的疾病,大多數為老年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腦血栓越來越年輕化,具有發病率高,致殘與致死率高等特點【4】。大多數患者都會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病癥,而且多數患者都會有吸煙喝酒的習慣,都有可能造成患者靜脈血液出現淤積,嚴重導致腦卒中并發肺栓塞病癥【5】。所以在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中,對患者實施有效地護理干預尤為重要,在護理過程中,從體位護理、飲食護理、認知與語言護理及肢體護理等多方面進行護理干預。經本文分析研究得出,腦血栓患者早期康復護理應用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同時,提升護理滿意度,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血栓患者在早期康復中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地提升臨床效果,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同時,還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
價值。
參考文獻
[1]陳云,賀桂梅.急性腦血栓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2):154.
[2]史建華.急性腦血栓患者護理干預對早期康復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7):268-269.
[3]熊琦.護理干預對促進急性腦血栓患者早期康復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1):97,101.
[4]江而榮.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9):5,18.
[5]陳麗娜.急性腦血栓形成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1):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