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香 宋蘭芳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為腹膜透析患者實施PDCA循環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將我院154例腹膜透析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的77例,為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針對研究組實施PDCA循環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指標,以及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腎功能指標。結果: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的總體健康評分指標、生理功能評分指標、生理職能評分指標、軀體疼痛評分指標、活力評分指標、社會功能評分指標、情感職能評分指標,以及精神健康評分指標高于參照組(P<0.05)。護理前,研究組的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血肌酐指標,以及尿素氮指標均與參照組大致相當(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血肌酐指標,以及尿素氮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為腹膜透析患者實施PDCA循環護理干預,能獲取較好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腹膜透析患者;PDCA循環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干預;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68-02
伴隨著我國民眾基本物質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以及人口結構老齡化發展趨勢的持續深入,終末期腎臟疾病的發病率正在呈現出逐漸提升的變化趨勢,規范開展腹膜透析治療,能支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改善[1-3]。文章以我院部分腹膜透析患者為調查對象,為其開展了PDCA循環護理干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將我院154例腹膜透析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的77例。研究組男性46例,女性31例,年齡介于34-69歲,平均(52.62±4.70)歲。參照組男性43例,女性34例,年齡介于33-68歲,平均(52.64±4.73)歲。研究組與參照組在性別,以及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無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為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針對研究組實施PDCA循環護理干預,要指派具備豐富經驗的臨床醫生,嚴格遵照臨床規程,為患者開展護理干預。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指標(總體健康評分指標、生理功能評分指標、生理職能評分指標、軀體疼痛評分指標、活力評分指標、社會功能評分指標、情感職能評分指標,以及精神健康評分指標),以及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腎功能指標(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血肌酐指標,以及尿素氮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對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行t檢驗,在P<0.05條件下,判定組間數據存在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96.10%(74/77)高于參照組80.52%(62/77),組間有差異(卡方=9.059,P<0.05)。
2.2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總體健康評分指標、生理功能評分指標、生理職能評分指標、軀體疼痛評分指標、活力評分指標、社會功能評分指標、情感職能評分指標,以及精神健康評分指標高于參照組(P<0.05)。詳情參見表1:
2.3 兩組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腎功能指標比較
護理前,研究組的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血肌酐指標,以及尿素氮指標均與參照組大致相當(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血肌酐指標,以及尿素氮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詳情參見表2:
3 討論
通過針對現有的臨床醫學調查研究文獻展開回顧性梳理分析,不難理解,在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療過程中,擇取適當方法為患者開展護理干預,能支持患者獲取良好臨床結果[4-5]。
本項調查中獲取的結果顯示,針對腹膜透析患者實施PDCA循環護理干預,能獲取較好效果,值得引起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廣泛關注,并加以推廣普及運用。
結 語
在腎臟內科臨床中,針對腹膜透析患者開展PDCA循環護理干預,相較為其開展常規護理干預,能有效優化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改善患者的腎臟器官功能和生活質量,適宜普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蜜蜜,伍金燦.觀察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腎衰竭行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營養狀況、生活質量及腎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2):67+80.
[2] 王賽.護理干預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治療效果及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影響觀察[J].當代臨床醫刊,2019,32(06):568+553.
[3] 曾林.對接受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的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對其腎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22):251.
[4] 梁小華,馮潔霞,許葉含,等.激勵式延續性護理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負性情緒與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53-55.
[5] 賴愛軍,鄧朝蓬,黃少平.基于奧馬哈系統的護理干預對持續非臥床腹膜透析患者營養水平和透析充分性的改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