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偉
摘 要:丁山區塊位于重慶、貴州和四川三省市交界,構造上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川東南拗褶區,礁石壩的西南。作為頁巖氣勘探的重要組成部分,丁山區塊如有突破,可在礁石壩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甩開勘探目標,打造可觀的頁巖氣新產區。
關鍵詞:霧化鉆井;大尺寸;提速
丁頁5井位于貴州省習水縣寨壩鎮合心村灣頭組,其對應的構造位置為川東南地區林灘場--丁山北東向構造帶丁山構造北西翼,設計井深3700m。
1 上部大尺寸井眼提速技術難點分析
上部須家河以上陸相地層井眼尺寸大(444.5mm),常規泥漿工藝鉆進機械鉆速極低,空氣鉆可有效提高機械鉆速,但易出水,井壁坍塌掉塊現象多,鉆進井段少,轉漿風險大,本井空氣鉆井計劃鉆進至井深1274m(須家河組底界),但鉆進至井深77.3m時因地層出水轉為霧化鉆井,鉆進至井深870m時井下掉塊嚴重,接單根困難,時效較低,通過優化霧化鉆進參數,堅持鉆進至井深1036m時轉為泥漿鉆進,轉漿過程劃眼困難,并有很大的卡鉆風險,對泥漿處理也帶來很大困難。
2 提速技術措施
基于施工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在實際施工中,結合地層特點,加強問題分析,制定了合理的技術措施,優選高耐磨性PDC鉆頭配合扭沖工具,合理優化鉆井參數,提速效果明顯,開發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1 首次成功實施大井眼霧化鉆井技術,有效延伸了空氣鉆井井段
丁頁5導管2(Ф609.6mm)空氣鉆進至井深77.3m因地層出水轉為霧化鉆井,通過優化霧化參數,順利鉆達預定井深530m,而鄰井丁頁4井空氣鉆僅鉆進至223m;一開(Ф444.5mm)直接采用霧化鉆進至井深1036m,平均鉆速8.58m/h,創出霧化鉆井在該區施工最深最快施工紀錄,而鄰井丁頁4井僅鉆進至876m,大尺寸井眼霧化鉆井技術有效提高了整體機械鉆速。
2.1.1 第一趟鉆(42m~77.3m)
12月2日8:00鉆進至井深74.6m,撈砂口取不到砂樣。增大注氣量至267.5m3/min烘干井壁,烘干過程中一直未見有水返出,試鉆進至井深77.3m,排沙口沒有砂子返出,12:30起鉆倒霧化鉆流程。起出鉆挺與鉆頭光滑無泥。
鉆具結構:φ609.6mm牙輪+回壓閥+φ279.4mmDC3根+φ229減震器+φ127mm鉆桿。
鉆進層位:上沙溪廟組。
本趟鉆空氣鉆進井段為:42m~77.3m,純鉆進時間29.5h,平均機械鉆速1.20m/h。
2.1.2 第二趟鉆(77.3m~192m)
12月2日17:30于井深77.3m開始霧化鉆進,注氣量182.5m3/min,注液量14L/min。
鉆具組合:φ609.6mm牙輪+回壓閥+φ279.4mmDC3根+φ229雙向減震器+φ228.6mmDC6根+φ127mm鉆桿。
12月5日19:30鉆進至井深192m,因進尺緩慢起鉆。0:00起出鉆頭,鉆頭損傷較輕斷齒3顆。
層位:下沙溪廟組。
本趟鉆霧化鉆進井段77.3m~192m,純鉆時間67.5h,平均機械鉆速1.70m/h。
2.1.3 第三趟鉆(192m~282.9m)
12月6日2:00下鉆到底,開始霧化鉆進。鉆進2m后鉆時開始加快。17:00為了緩解憋跳鉆嚴重的問題,替入9根8寸鉆鋌。
鉆具結構:略。
層位:下沙溪廟組。
12月8日19:00鉆進至井深282.9m,起鉆更換鉆頭。
本趟鉆霧化鉆進井段192m~282.9m,純鉆時間59.5h,平均機械鉆速1.53m/h。
2.1.4 第四趟鉆(282.9m~530m)
12月9日12:00下鉆至井深200m遇阻,現場判斷井眼因泥巖吸水膨脹縮徑,使用霧化鉆正常排量劃眼解除復雜。
鉆進至井深389m,接單根摩阻變大,井底有沉沙,增大注氣量至235m3/min,增加注液量至42L/min,立壓上升至2.2MPa,情況改善不明顯。
井深428m后,返出開始出現段塞,立壓上漲0.4MPa并且有所波動,現場初步判斷井底有新的出水層,出水量在20m3/h左右。
12月13日4:30鉆進至井深530m,導眼二完鉆。
鉆具結構:同上。
層位:下沙溪廟組,自流井組。
本趟鉆霧化鉆進井段282.9m~530m,純鉆時間67.5h,平均機械鉆速3.66m/h。
2.2 一開霧化鉆施工
2.2.1 第一趟鉆(530m~947.3m)
12月20日9:00開始一開霧化鉆進,注氣量235m3/min,注液量14L/min,立壓2.8MPa,返砂量很少;9:30增加注液量至28L/min,立壓2.8MPa沒有變化,返砂量仍很少,無明顯變化。
至11:00共計鉆進8m,開始注入發泡劑,注液量28L/min,返出大量砂子與泥團,排沙口沖擊力大。判斷純空氣鉆進的巖屑遇水后全部吸附在井壁和鉆具上,地層出水量不大,但新鉆巖屑也不能把水全部干燥。如繼續空氣鉆進,巖屑一直不返出勢必造成井下安全事故。
泡沫循環正常后開始正常霧化鉆進,返砂量一直偏少。
12月21日18:00,鉆進至井深813m,由于霧化鉆進過程中巖屑返出一直不正常,決定采用泡沫鉆進。注氣量降為182.5m3/min,注液量增加至3L/S,泡沫循環均勻后開始泡沫鉆進,巖屑返出正常。
鉆具結構:φ444.5mm牙輪+回壓閥+φ279.4mmDC3根+φ229雙向減震器+φ228.6DC6根+φ203mmDC8根+φ127mm鉆桿。
參數:鉆壓160-280kN,注氣量182.5~267.5m3/min,轉速30~50rpm,立壓2.8~3.7MPa,霧化注液量28~
42L/min,泡沫注液量3L/S。
層位:自流井組。
12月22日12:00,鉆進至井深933m,鉆進進尺緩慢并且憋跳鉆嚴重,增加注氣量至225m3/min。至17:00鉆進至井深947.3m,情況沒有明顯改善,開始循環準備起鉆檢查鉆頭。循環至17:30停氣,起立柱時上提遇阻,重新開始泡沫循環。18:30停氣起出一柱正常后起鉆。
本趟鉆鉆進井段530m~947.3m,純鉆時間44h,平均機械鉆速9.48m/h。
2.2.2 第二趟鉆(947.3m~1036m)
12月23日4:00,更換鉆頭后下鉆至井深891m遇阻,7:00劃眼到底開始正常泡沫鉆進。
鉆具結構:同上。
參數:鉆壓200-280kN,注氣量225m3/min,轉速30~50rpm,立壓3.4~3.6MPa,注液量3~4L/S。
層位:須家河組。
鉆進過程中經常出現蹩壓上提下放困難情況,接完立柱后上提遇阻,但注氣后恢復正常。12月23日9:40鉆進至井深958m,接完單根后送氣,注氣壓力迅速上升到6MPa,頂驅憋停。循環正常后開始劃眼,下劃眼過程中在井深940m左右扭矩較大,下部井眼順暢,初步判斷卡鉆原因為上部井眼坍塌。
12月24日7:30,鉆進至井深1036m,劃眼期間扭矩大,多次蹩停頂驅,接單根后注氣壓力上漲快,循環正常后壓力能有所下降。1倒劃眼起出一柱后立壓恢復正常,倒劃眼起出兩柱后開始正常起鉆。本井空氣鉆結束。
本趟鉆鉆進井段947.3m~1036m,純鉆時間15h,平均機械鉆速5.91m/h。
3 平均機械鉆速與鄰井對比
導管1平均機械鉆速,丁頁5井0.91m/h,丁頁4井0.61m/h,提速效果49.18%;導管2平均機械鉆速,丁頁5井2.18m/h,丁頁4井1.93m/h,提速效果12.95%。
4 結束語
霧化鉆井技術在丁頁5井的使用,達到很理想的結果,機械鉆速最高達到9.48m/h,其優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該項技術在近年來,隨著油氣田的加快鉆探開發步伐,而不斷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展現了其在空氣鉆井中的優越性,同時也加快了油氣田的勘探開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