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廠鍋爐四管泄露,指的是鍋爐的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再熱器在運行時,出現爆炸泄露事故。經研究,主要是因為鍋爐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磨損、氧化、腐蝕,以及高熱量和疲勞破壞作用下,而產生泄露的隱患,嚴重時可能導致爆炸。究其原因,本文將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四管泄露的癥結點,并針對性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關鍵詞:電廠;鍋爐;四管泄露
1 電廠鍋爐四管泄露的原因分析
電廠鍋爐四管泄露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單個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多種原因綜合共同作用導致。這些原因的總結,需要考慮鍋爐的受熱條件,以及鍋爐的內部工作和運行狀態等。具體如下:
1.1 焊接質量
在焊接過程中,過熱器與再熱器的焊縫沒有完全焊接好,或者有咬邊、夾渣和氣孔等焊接問題,這些問題對泄露事故的誘發是直接的。另外在焊接之后,由于存在殘余的應力,再加上鍋爐在使用過程中,零配件會附帶各種大小的應力,使得鍋爐出現冷熱不均現象,這些問題都是焊接質量的后遺癥,進而導致焊接位置的泄露。
1.2 溫度超標
在短時間內溫度急劇上升,并且該溫度升至鍋爐鋼板臨界點溫度之上,大幅度削弱鋼板的強度水平,加上鍋爐工作時介質必然產生負壓,使得汽水沒有辦法良性循環,短時間內鍋爐鋼板無法承受鍋爐里面的熱負荷,此時出現泄露爆炸的概率極高。另外一種情況是長時間的鍋爐運作,爐內溫度緩慢上升,并逐漸超過鋼板的溫度臨界點,管壁材料出現碳化物球化,久而久之,當鍋爐的管壁強度無法承受爐內熱負荷,就會產生泄露爆炸。
1.3 磨損
鍋爐在燃煤過程中,尤其是燃燒劣勢煤時,產生的飛灰中會夾帶質地堅硬的顆粒,并直接沖擊管子的表面,我們將其稱之為飛灰磨損。而且飛灰里面往往帶有腐蝕性的成分,在磨損的過程中,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腐蝕。據分析,飛灰顆粒流速的3次方,與管子的磨損率成正比,隨著流速的加快,局部會出現堵灰現象,加大鍋爐的泄露爆炸隱患。
1.4 腐蝕
鍋爐腐蝕的類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氧腐蝕,這種腐蝕與鍋爐里面的水溶液有關,屬于正常的電化學腐蝕現象;第二種是應力腐蝕,主要是高溫環境中,鍋爐內大量氯離子聚集,逐漸形成靜態的拉應力,在鍋爐靜止之后,剩余的應力還是能夠作用于管子,這種應力腐蝕很容易導致鍋爐管子破裂;第三種是高溫腐蝕,在高溫環境中,催生各種腐蝕物質,潛移默化對鍋爐產生腐蝕影響。這三種腐蝕現象,與鍋爐日常的保養程度有關。如果日常保養不到位,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導致鍋爐泄露爆炸。
2 電廠鍋爐四管泄露的應對措施
針對電廠鍋爐四管泄露的危害性,以及導致四管泄露的原因,下面將從鍋爐運行、鍋爐檢修兩個方面入手,研討如何應對電廠四管泄露的措施:
2.1 運行方面的應對措施
鍋爐運行,防范于未然是應對鍋爐爆漏的關鍵前提,其應對措施分為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1 參數把關
鍋爐運行狀態,通過參數表現出來,對于參數的把關,相當于是提前預知和判斷是否有爆炸泄露的隱患。在此,我們需要引入先進監控設備,尤其是鍋爐管壁的溫度變化情況,以及鍋爐內的壓力狀態和水量狀態等,通過這些參數進行事故預判。鍋爐啟動和停止時,也應該嚴格遵循啟停曲線控制參數,譬如在冷卻狀態啟動鍋爐,觀察溫度上升的速度,進而分析是否有冷熱不均的問題,如有,則要密切關注熱應力對焊口穩定性的影響。
2.1.2 磨損控制
首先是引風機布設于鍋爐兩側,通常都是兩臺同時運作,并且引風量需處于平衡狀態,在運行時,要保持這種平衡狀態,目的是保證煙道煙氣流速的正常,以免流速太大而引起飛灰磨損,或者流速太低引起飛灰滯留;其次是嚴格控制爐膛的負壓和過剩氧量,將其控制于合理范圍內,目的是控制煙氣流速,可減緩受熱區域的磨損程度;再次是盡量控制剩余的氧氣量,可通過配風量的控制,牽制住煙氣的流動速度,同時不定時檢查各個部位的漏風狀態,如果發現泄漏,要在第一時間停機處理。
2.1.3 吹灰管理
鍋爐運行時,吹灰管理是最為關鍵的環節,也是最難控制的環境,需要綜合考慮吹灰的程序和周期,一方面檢查操作方式是否妥當,以及設備是否存在故障隱患,提高吹灰器的運行效果。另一方面是在運行過程中,檢查吹灰器疏水的順暢程度,一旦發現故障卡澀的問題,要即刻關閉氣閥門。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定期檢查吹灰器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譬如槍桿的垂直度,以及定期清除鍋爐結渣等。
2.1.4 合理使用減溫水
鍋爐正常運行時,水位處于正常狀態,這與減溫水的合理使用息息相關。我們在運行鍋爐時,通常借助給水泵進行水位的調節,并在水泵出口管位置上,駁接減溫水管。在啟動、停止鍋爐運行,甚至是處理有關事故時,首先需要觀察水位的波動情況,對溫度是否超標進行判斷,然后合理使用減溫水,降低鍋爐的負荷,確保不會在溫度失常的狀態下運行。
2.2 檢修方面的應對措施
定時和不定時檢修,也是防范四管爆炸泄露的必要方法,對于檢修的方法,主要針對導致爆炸泄露的原因,規劃出檢修的重點:
2.2.1 受熱面檢修
根據《鍋爐檢修規程》的技術標準,對鍋爐的全面普查,需重點檢查吹灰、夾管、管排、迎火面管段等。一方面借助超聲測厚儀,對“四管”的壁厚進行不定時檢查,如果發現壁厚變薄,說明鍋爐鋼板已經受到吹灰和腐蝕等影響,有爆炸隱患,需要停機進行安全檢查,排除隱患后才能夠重新使用;另一方面是使用游標卡尺,檢查受熱面管段的彎頭橢圓度,最大允許圓度跟彎曲半徑有關,當彎曲半徑為1.4D0 2.2.2 水冷壁檢修 該部位導致爆炸泄露的原因主要與磨損、應力拉傷和腐蝕有關,對水冷壁的檢修,重點檢查熱負荷最為集中的焊口位置,排除高溫腐蝕隱患,同時檢查爐膛人孔門管道、燃燒器旁邊水冷壁沖刷狀態、噴燃器三次風口、爐壁四角等,確保不存在腐蝕損壞、沖刷破壞、受力拉彎拉裂、腐蝕脹粗等問題。譬如爐膛開孔旁邊水冷壁磨損情況,通過對外觀目測檢查、超聲波測厚等,檢查是否有磨損、表面裂紋或者鼓包等問題。再如水冷壁管結渣檢修,通過外觀目測檢查,找出是否存在無垢條件下腐蝕、脹粗、磨損等超出標準條件的隱患。 2.2.3 過熱器檢修 對過熱器的檢修,也主要針對過熱和磨損等問題,檢修部位可重點抽查:管排磨損情況,以外觀目測檢查和游標卡尺測量的方法,檢查管排磨損率是否超過壁厚的30%;用外觀目測和手摸的方法,檢查管的外壁是否有變形、氧化和機械損傷跡象;用超聲波測吹灰器有無機械損傷磨損和膨脹不暢的問題。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廠鍋爐四管泄露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較常見且危害性質最大的有焊接質量問題、溫度超標、磨損、腐蝕等,文章通過研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從運行和檢修角度的應對措施,正面要求強化電廠鍋爐的全過程質量管理水平,要求在質量標準和工藝要求等方面,都要以縝密細致的態度對待,將質量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本文研究的成果,可作為電廠鍋爐運行管理工作的參考借鑒,但必須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免有失偏頗。 參考文獻: [1]杜榮勝.超超臨界直流鍋爐“四管”爆漏原因分析及對策[J].機電信息,2019(18):69-70. [2]毛橋橋,李越.如何加強火電廠鍋爐“四管泄漏”研究[J].時代農機,2017(10):75. [3]郝建江.淺析預防電廠鍋爐四管泄漏的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5(22):151-152. [4]陳曉林.電廠鍋爐“四管”泄漏的主要原因及應對措施[J].今日科苑,2015(04):56-58. 作者簡介: 王飛,男,漢族,籍貫: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2012年畢業于山西大學工程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研究方向:熱能與動力工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