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利波

摘 要:在礦井作業過程中,礦井中的氣體和巷道內的灰塵嚴重威脅著礦井工人的生命和健康,礦井局部通風的作用是有效減少巷道內的瓦斯和粉塵含量,但是,在實際開發中,通風系統也存在著一定的隱患,本文以某礦區的上部回風巷為例,分析局部礦井通風的主要隱患,并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局部通風;穩定運行
0 前言
當前,礦井的深度正在逐漸增加,通風系統的鏈條也在加長,并且地下的溫度增加不僅增加了對地下空氣量的需求,而且使氣體管理變得更加的復雜,給相關企業的通風系統造成了重大的威脅。
1 為回風頂8126引入局部通風
礦山地面約1550m,地下路面570m,相對地面約980m。上回氣道的車道8126的打開角度是15度,并且該車道斜向上延伸,在隧穿過程中會釋放出氣體。如圖1所示,上部回風管道8126中的通風方法是使用風機強制將空氣供應到局部區域,空氣供應距離為330m,上部返回區域8126具有用于自然風的強制循環的通道。
2 當地通風系統的問題
由于增加的開采深度,原來風機的氣流將無法滿足實際當中的需求。原風機的功率輸出過低,無法保持風機的風速,效率低下,無法滿足礦山當前的需求。通風距離的電流增加也導致通風阻力的增加,這需要更高的風機性能,因此,需要更新并使用功能更強大的風機,但是,原始的風機電源系統無法持續提供給更新后的風機,這容易導致停機并降低了通風系統的可靠性。最初本地風機中使用的風道材料是膠體材料,但對于大功率風機,當向其提供空氣時,該材料會破壞膠體空氣分配器,將長距離的空氣供應到原始的常規膠體導管時,空氣供應的質量和使用壽命無法滿足需求,在長距離供氣過程中,還可以使風筒中使用的雙反壓邊延接技術出現關機的現象。
3 優化局部通風系統
3.1 完善崗位制度,嚴格進行現場檢查監督
有關局部通風管理的困惑主要與崗位的責任制有關,需要定義職責與分工,停電,風擾,能量傳輸和空氣供應的規范與制度。局扇需要專職司機,只能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打開和關閉風機,應該制定出相關的制度來管理風機,在保修制度方面,機電設備應定期進行修理,需要報告臨時維修的記錄,必須建立核查獎懲制度和預警制度,定期檢查通風,并安全管理機電部門。
3.2 通風設備維修
高排放礦井中最明顯的現象是較高的礦井的壓力,這會導致巷道的變形或膨脹,另外,豎井壁上的門壁會有破裂并剝落,導致嚴重的空氣泄漏。風門的墻體結構的壁結構由磚,灰和沙組成,厚度約80mm,風門的壁塊厚50mm。空氣門的部分中的隧道支撐通道是錨固和噴射混凝土支撐,當巷道在壓力下變形時,氣門的壁會受到壓縮和破裂,從而無法關閉氣門和泄漏出空氣,改造后的風門墻的厚度已經達到1m,門的鋼板厚度也從原來的5mm增加到了8mm。為了防止氣門的變形,在氣門的整個門框上加工了風管鋼,并且以相同的特性以50mm的角度使用了鐵加固裝置,與墻相鄰的門框內置在墻中,同時,防空設備通過風門壁,水槽,滑塊和調節窗中的壁開口安裝在管道中。
3.3 加強局部通風的日常管理
在局部通風的日常管理中,管理工作分為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工作系統的監管,一旦系統就位,就需要有效實施以實現所需的效果。因此,日常管理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以確保安全、正常的生產過程,接下來,需要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在回風管路8126的現有設備中,通風管中存在空氣泄漏,并且根據彎曲而產生氣體渦流和灰塵渦流。因此,在日常操作中,我們應該積極檢查通風管道的完整性,并及時維修損壞的零件,在可能會產生渦流的位置,改善管道方向并增加角度以避免渦流。另外,需要加強對某些測試設備的控制以及對測試設備的準確性和效率的控制。
3.4 供電的升級
該公司的地下工作區,使用專用線和雙回路電源線為通風系統持續供電,此電源模式的缺點是,如果電源過載,它將無法提供可能出現的有用電源和電壓,不穩定會導致斷電和關機,我們無法有效保證,為通風系統提供電氣支持和安全的能源供應,鑒于此,對開采工作面的電源線需要進行改進和優化,分配了局部通風系統的單個風機電源線和備用風機電源線,并為從中央變電站中選擇的電路使用了兩個雙回路電源,優化和升級的電源線是可靠的,并且可以有效解決電源安全方面的問題。
3.5 繼續加強質量標準化
在礦山標準化和通風控制過程中,實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可以有效減少安全隱患。礦山生產控制過程中采用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在實際的安全生產中,消除了機械中存在的安全威脅,并相應地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不當操作。但是,由于工作量通常比較大,深部礦山和舊路安全生產的標準化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修改,因此礦山通風管理應建立質量標準化,通過不斷加強,我們可以有效地為生產過程的安全做出貢獻。
3.6 更新安全管理系統
傳統上的檢測,主要通過打開和關閉風機,打開和關閉風機來監測局部的通風,并且通風系統中的風量和風速很慢,因為它們是手動控制的,效率低下,周期長,不能實時接收通風系統數據,也不能實時準確地了解通風系統的狀態。因此,在原來的基礎上,在局扇專用開關上安裝了風機開停傳感器,在風量分風口安裝了風向傳感器,在風筒末端最后一節風筒上安裝了風量開停傳感器,在回風流風流變化大的地方安裝了風向、風速傳感器,各傳感器同檢測監控分站相連,該檢測分站可以實時監測通風系統中的實時氣流數據,上傳至地面監控中心,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監測效率并及時確定通風狀態。監測系統中使用的電纜也被帶屏蔽電纜的橡膠電纜代替,這不僅延長了監控電纜的使用的壽命,而且還防止了監控數據的失真,有效地提高了監控數據的可靠性。
4 結束語
在生產礦井中,適當的局部通風系統是優化礦井通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合理的局部通風為操作人員提供了合適的工作環境,消除了粉塵,有毒有害氣體,并加強了管理的質量以提高標準和要求,加強了生產礦井的抗災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爍,杜純鐵,魏然杰.礦用局扇變頻器在煤礦局部通風系統的應用[J].變頻器世界,2018(09):119-121.
[2]佟錫振.礦井局部通風主要隱患問題淺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8(08):288-289.
[3]岳廣英.工作面局部通風系統優化及堵漏風技術[J].山東煤炭科技,2018(04):103-105.
[4]陳偉.熱環境對局部通風系統影響研究[J].山西煤炭, 2017,37(05):53-55+76.
[5]郭強.故障樹在煤礦局部通風系統故障分析中的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7(04):74-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