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又元

巍巍兩狼山,茫茫金沙灘。塞上這片神奇的大地上曾經是鐵馬金戈、英雄輩出,創造了無數傳奇佳話。走進新時代,這塊蘊含著烏金寶藏的土地再次乘勢而起,拉開了綠色礦山建設的大幕,奏響了小峪復興之路的盛世華章。
小峪煤業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小峪煤礦,位于大同煤田的東南邊緣,地處朔州懷仁市境內。系全資國有企業,1979年乘改革開放的東風進行了礦井一期改擴建,設計能力120萬噸/年。2003年按照山西省政府建設塞北能源大集團的戰略構想,參組同煤集團,產量效益穩步增加。所產原煤生成于石炭二疊紀,煤質優良,含硫量小于0.36%,發熱量為4400~4900大卡/千克,是特低硫環保型優質動力煤,主要銷往京、津、唐、滬和江、浙等地區。
小峪煤業公司是一個具有66年開采歷史的老礦,又是一個科學改造不斷發展的大礦,目前該礦采掘均實現了機械化、部分達到了自動化標準,該礦擁有綜合機械化采掘隊組6個,綜采一隊8202工作面裝備了三一重工的電牽引采煤機。該公司秉承依法依規辦礦原則,做到了合法經營、證照齊全、遵紀守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該公司堅持依法辦礦,以規治企,先后建立并完善了系統科學的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生態重建、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實現了礦山管理規范化。
小峪煤業公司堅持井下精采細采,地面應洗盡洗的方針,做到資源利用集約化。目前,該公司綜合資源回收率達78%。
該公司主動作為,調研煤市行情,洗煤廠技術改造洗選市場熱銷煤種,煤矸石深加工轉化為建材產品,降低成本的同時,促進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精煤洗出率達到77.08%。
礦井水處理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建成投入使用,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地表三類標準,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供熱系統全部接入市政供熱管網,并進行二次管網改造,燃煤鍋爐全部停止使用,每年節約供熱用煤三萬一千噸,運煤費用25萬元,配件維修維護費用近一千余萬元。
為了改善礦區人居環境,投資進行矸石山治理,往日“黑山”變“綠地”;新建的職工澡堂設施完備,集合了礦燈、自救器領用功能,實現了出入井“一站式”服務;儲煤廠全密閉工程的藍色穹頂,與長空交相輝映,描繪出小峪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畫卷。
在集團公司和朔州煤電公司的大力扶持下,2019年以來公司技改力度逐年加大,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礦山全流程環保化生產。
新建35KV變電站設備先進,采用無人值守遠程監控技術對供電系統的及時參數進行監控,利用計算機對工作場地進行分站監控,提高了變電站運行的時效性和安全性。
王坪、小峪煤電一體化廠用電項目的建成竣工,聯營企業用電不經國家電網,直接和電廠購買,大幅度降低用電成本,實現聯營電廠和企業雙贏局面。
堅持科技創新、技術研發創效益,2017年至今共研發申報技術革新項目241項,其中55項獲得山西省、朔州市、同煤集團表彰。“雙創工作室”的建成,給立志創新創業的青年人提供了施展才干的空間;2015年實施的小峪科技進步獎,更是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動力,形成了技術創新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小峪煤業公司一如既往地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積極打造“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礦井,曾先后獲得“中國100家最大煤礦采選企業”“中國煤炭工業二級企業”“中國行業一百強”、全國煤炭工業“現場管理最佳企業”、山西省“省部級雙高”礦井,連續六屆被省國資委評為“精神文明單位標兵”,連續四屆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小峪煤業公司堅持把“為員工謀福祉,打造員工幸福生活”作為公司最高價值追求。先后建成礦史展覽館、職工書屋、籃球場等硬件設施,豐富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棚戶區改造實現工作區和生活區完美分離,同仁家園環境優美、附屬設施完善、管理有序,是懷仁市最大的宜居社區,員工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小峪煤業公司正以嶄新的姿態追逐綠色發展的潮頭,奮力譜寫“創新、和諧、富強、民主”的新時代同煤之小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