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霞 韓旭 杜麗霞 劉凌云 陳瓊 黃麗潔 蘆良花
(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3)
急診科是醫院急危重癥患者就醫的第一站,患者和家屬在就醫時心情復雜而緊張, 醫護人員的工作緊急而繁重, 因此急診科極容易發生醫療糾紛和各種職場暴力事件,是醫院職場暴力的高危場所。 各種壓力源、 應對能力不平衡等原因均會導致急診護士職業認同感低下,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緊張、身心疲憊、工作熱情下降甚至產生離職意愿[1-4]。 相關研究表明壓力、職業獲益感對職業認同感有顯著預測作用[5-6],然而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中, 職業獲益感作為中介作用的實證研究相對缺乏。 本次研究基于職業獲益感中介作用的角度, 探討急診科護士職業認同感情況,對于提升急診科護士的職業認同感,促進護理隊伍的穩定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 于 2018 年6至8 月從河南省鄭州市抽取4 所三級甲等醫院急診科護士,納入標準:①取得護士資格證書;②在急診工作年限≥1 年;③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次調查。排除因病假、事假、產假、外出學習進修等原因目前不在醫院上班的急診科護士。 共發放問卷320 份,刪除缺失值大于20% 的問卷,有效回收314 份,有效回收率為98.1%。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調查者自行設計, 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稱、工作年限與聘用方式。
1.2.2 覺知壓力量表 該量表由楊廷忠漢化翻譯[7],共有2 個維度:失控感與緊張感 ,14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 1~5 分( 從不、偶爾、有時、時常、總是) ,7 個反向計分條目,總分14~70 分,得分越高表明覺知壓力越大。 本次研究中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5。
1.2.3 職業獲益感量表 該量表由鄭杏等[8]結合國內臨床護士現狀研制,共14 個條目,1 個維度,每個條目賦值1~5 分(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完全同意),總分14~70 分,得分越高,職業獲益感越強。 本研究中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92。
1.2.4 職業認同感量表 該量表由劉玲[9]研制而成,量表共5 個維度30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1~5 分(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有時符合、符合、非常符合),分數越高表示護士的職業認同感越強。量表總分30~150分,其中 30~60 分為低分組,61~90 分為偏低組,91~120 分為中等組,121~150 分為高分組。 本研究中該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13。
1.3 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和考核,采用一對一、無記名形式調查,調查前確保被調查對象的知情同意,量表當場收回。 嚴密保護調查對象的隱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錄入、整理和分析采用SPSS 21. 0 軟件,AMOS 22. 0 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 計量資料以表示;Pearson 相關分析各變量間相關性。線性回歸分析與Bootstrap 法[8]驗證職業獲益感在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之間的中介作用, 檢驗水準為 α=0.05。
2.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314 名急診科護士年齡22~55 歲,平均(34.55±7.56)歲,學歷:中專 70(22.3%)名,大專 79(25.2%)名,本科及以上 165(52.5%)名。 職稱:護士 81(25.8%)名,護師 185(58.9%)名,主管護師及以上 48(15.3%)名。工作年限<5 年 82(26.1%)名,5~10年 131(41.7%)名,>10 年 101(32.2%)名。 有編制 24(7.6%)名,無編制 290(92.4%)名。
2.2 職業認同感、職業獲益感、覺知壓力量表現狀及相關性分析 314 名急診科護士職業認同感得分93~124 分,平均(104.80±9.13)分,覺知壓力量表得分 14~49 分,平均(38.89±11.17)分,職業獲益感量量表得分 45~69 分,平均(52.37±9.15)分。 覺知壓力得分與職業獲益感、 職業認同感得分均呈負相關(r=-0.512 ,P<0.001;r=-0.604,P<0.001),職業獲益感得分與職業認同感得分呈正相關(r=0.658 ,P<0.001)。
2.3 中介效應的檢驗 相關研究[6,10]表明,護士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稱、工作年限與聘用方式等均會對其職業認同感造成影響,因此將其作為控制變量,構建3 個回歸方程檢驗職業獲益感在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之間的中介作用。 方程1:以覺知壓力為自變量,職業認同感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二者之間有線性回歸關系(β=-0.410,t=-10.316,P<0.001)。 方程 2:以覺知壓力為自變量,職業獲益感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 二者之間有線性回歸關系(β=-0.324,t=-6.095,P<0.001)。 方程3:以覺知壓力與職業獲益感為自變量,職業認同感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覺知壓力、職業獲益感與職業認同感均有線性回歸關系(覺知壓力 β=-0.329,t=-8.046,P<0.001; 職業獲益感 β=0.249,t=5.375,P<0. 001)。 且方程 3 在方程 1 的基礎上,調整R2由0.615 增加至0.647, 對方程多解釋了3.2%,說明職業獲益感在急診護士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之間存在著部分中介作用。 見表1。
運用AMOS 22. 0 建立覺知壓力、 職業獲益感與職業認同感關系間的結構方程模型, 采用Bootstrap法對中介效應進行驗證。 所得方程結果顯示:χ2/df=2.975,擬合優度指數=0.956,比較擬合指數=0.967 ,相對擬合指數=0.924 ,非規范擬合指數=0.948,近似誤差均方根=0.079(圖 1)。Bootstrap 法檢驗結果顯示,覺知壓力到職業認同感的直接與間接效應95% CI 均未包含0,說明職業獲益感的中介效應模型成立,且占中介效應的 31.2%(-0.243/-0.780)。 見表 2。
3.1 急診科護士職業認同感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職業認同感得分為(104.80±9.13)分,處于中等水平,稍低于哈爾濱市三級甲等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水平[11]。說明急診科護士的職業認同感仍有值得提升的空間,可能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急診工作環境復雜,患者病情危急、復雜多變;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患者病情危急, 家屬心理激動, 同時對醫療服務要求逐漸增高,急診科護士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職業獲益感及認同感。

表1 職業獲益感在急診護士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圖1 職業獲益感中介效應的中介效應模型

表2 職業獲益感在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的中介效應驗證
3.2 急診科護士覺知壓力、職業獲益感、職業認同感三者存在相關關系 本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覺知壓力與職業獲益感、職業認同感均呈負相關,職業獲益感與職業認同感呈正相關, 為本次研究中介效應的檢驗奠定了基礎。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有線性關系, 能夠負向預測職業認同感,即感受到的壓力越大,職業認同感越低,這與劉玲[6]、Sun 等[12]的研究結論相一致。 此研究結果說明,當護士感知到的工作壓力水平較低時,易從職業中充分感知到實惠和益處, 認為所司職業的回報合理甚至超過預期, 就會以積極的角度重新評價其不利處境,如職業壓力、倦怠等,對職業產生的積極情感,從而提高職業認同水平。
3.3 職業獲益感可能在覺知壓力和職業認同感之間發揮中介作用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覺知壓力、職業獲益感與職業認同感均有線性回歸關系, 且方程3 在方程1 的基礎上因變量加入職業獲益感后,對方程多解釋了3.2%, 表明職業獲益感可能在覺知壓力和職業認同感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 運用AMOS22.0 構建結構方程, 模型各參數擬合均較好,提示模型擬合良好。 采用 Bootstrap 法進一步證明了中介效應的存在,且該中介為部分中介,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31.2% 。驗證了本次研究的假設,職業獲益感能夠減緩覺知壓力對職業認同感產生的影響。 分析原因可能是急診護士在臨床一線工作中面臨較大壓力時, 當感知到職業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與實惠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愉快的感受[5],致使其對外界壓力源的感知降低,從而減少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 提示在壓力較大的急診臨床工作中, 護理管理者可以從職業獲益的角度對護士進行積極引導, 提高職業獲益感來改善護理職業中產生的不穩定因素, 從而激發工作熱情,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調節工作壓力,減緩壓力對身心的影響,進而增強護士的職業認同,產生促使積極投入工作的內在動力, 在工作中自發投入更多熱情和精力,進而改善護理質量,增加護理隊伍的穩定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覺知壓力得分與職業獲益感得分、職業認同感得分均呈負相關,職業獲益感得分與職業認同感得分呈正相關; 職業獲益感是護士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的中介變量, 覺知壓力主要通過職業獲益感間接作用于職業認同感, 且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31.2%。這一研究結果對于提升急診科護士的職業認同感, 促進護理隊伍的穩定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但本研究僅調查了河南省4 所醫院的急診科護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本次調查為橫斷面研究,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來還需做隊列研究對本次結果進一步驗證。 該研究中顯示,職業獲益感在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未來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其他變量在二者之間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