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娥
摘要:海稍水庫位于賓川縣南部喬甸壩北端,處于金沙江二級支流鐵城河中游、距縣城27km。海稍水庫擴建可有效解決當地干旱缺水及水資源短缺問題,支撐高效農業發展,同時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增加了當地居民種植農作物的信心,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水庫擴建為當地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奠定堅實基礎。本文主要針對水庫擴建為賓川人民帶來的優勢進行研究,促進海稍水庫合理發展同時提高賓川人民的經濟利益。
關鍵詞:海稍水庫;淺談;效益
現狀海稍水庫是賓川灌區的主要骨干水源工程,工程任務以灌溉為主,兼有養殖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控制灌溉面積14.0萬畝,水產養殖9000畝。水庫擴建工程建設任務為擴建水庫和骨干引輸水工程,提高規劃區當地水和外調水的調配能力,滿足灌區農業用水要求。水庫擴建工程開發任務為以農業灌溉供水為主,兼顧養殖、旅游等綜合利用。水庫擴建為保護洱海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一、海稍水庫擴建可有效解決當地干旱缺水及水資源短缺問題,支撐高效農業發展。
賓川主要依靠洱海水進行農業生產灌溉,近年來隨著洱海保護壓力增加,以及搶救性保護模式的開啟,需要優先考慮洱海生態環境的要求,可引水過程主要集中豐水年份和汛期,引水與需水矛盾突出,需水時無法引水。滇中引水工程考慮長距離輸水,輸水過程盡量均勻,而農業用水季節性比較強,需要對農業用水進行反調節,在滇中引水工程水資源配置中,已經安排海稍水庫作為滇中引水工程的調蓄水庫。海稍水庫擴建可以充分調蓄外調水量發揮調水工程效益,提高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
桑園河流域為金沙江右岸一級支流,處于金沙江干熱河谷區,多年平均降雨量僅563mm,年水面蒸發量高達1326mm,干旱指數高達2.4,為典型的干旱區。2016年賓川全縣農業年產值達到61.67億元,其中葡萄產值30.58億元、其他水果產值13.10億元,蔬菜9.0億元。由于受到水資源條件限制,高效農業因缺水無法進一步發展。根據賓川縣農業發展規劃、賓川縣深化農田水利改革發展規劃,賓川全縣將發展30萬畝高效農業,農業產值達到84億元,核心在于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永勝縣片角鄉位于賓川縣桑園河下游,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帶,光熱資源更為豐富,但是由于水低田高,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嚴重,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了當地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影響賓川、永勝片角經濟社會發展。海稍水庫擴建可以增加有效供水量,改善區域水資源條件,解決干旱缺水問題,促進高效農業的發展和農業高效節水減排示范。
二、海稍水庫擴建工程的簡介
2.1? 工程簡介
海稍水庫擴建后正常蓄水位1635.5m,總庫容12323萬m3,擴建后主要任務以農業灌溉為主。在水庫擴建中需要對輸水隧洞和泄洪隧洞進行修改,保證輸水隧洞的鋼筋和混凝土材料符合規定和標準,對輸水隧洞進出口的底板高度進行計算,設置好閥門和閥室,保證輸水管道合理運行。泄洪管道修改也需要按照相同方法進行。同時輸水線路和引水線路也需要進行調整和擴建,保證水線穩定運行,促進干流水量之間的運行。水庫擴建還需要對地質結構和水庫周圍建筑物以及防洪建設進行規劃,保證水庫運行不會對周圍建筑物造成損害,避免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促進水資源科學合理分配,提高水資源應用效率。從根本上滿足洱海運水能力,在能夠保障洱海生態流量的前提之下,對洱海余水量進行調節和應用,緩解洱海供水和調水壓力,促進洱海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同時還能夠對滇中引水工程供水量進行調節,降低滇中引水工程對周圍水源區的影響。
2.2? 規模介紹
海稍水庫擴建工程控制總灌溉面積20.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6.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4.0萬畝,其中賓川縣15.6萬畝(新增1.6萬畝,改善4.0萬畝),永勝縣4.6萬畝(全部新增)。在海稍水庫擴建工程完成后,灌溉面積較之前相比有增加了不少。
三、為賓川人民帶來的效益
3.1? 社會效益
賓川素有“天然溫室”和“熱區寶地”之稱,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穩步發展,先后獲得“中國水果之鄉”、“中國柑橘之鄉”、“中國葡萄之鄉”等榮譽稱號,被命名為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賓川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長期并存,由于受水資源條件限制,高效農業因缺水無法進一步持續快速發展。海稍水庫擴建可充分調蓄外調水量發揮調水工程效益,提高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同時,在滇中引水工程供水前,海稍水庫擴建可充分調節引洱入濱工程近期引水量,有效緩減干旱缺水問題。
3.2? 經濟效益
沒有水庫灌溉時,規劃區主要以種植玉米、小麥、薯雜和低產林果,新增灌溉面積部分平均畝產值僅為0.5萬元,改善灌溉面積部分平均畝產值僅為0.8萬元;有水庫灌溉后,可以種植葡萄、柑橘、蔬菜等高效作物,畝產值可達到1.7萬元,按灌區人均2畝耕地計算,新增灌溉面積部分可增加農民收入2.4萬元,改善灌溉面積部分可增加農民收入1.8萬元。海稍水庫灌片內貧困人口3014人,占賓川縣貧困人口的25%。永勝縣海稍水庫灌片內貧困人口2291人,占永勝縣片角鄉貧困人口的80%。海稍水庫擴建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總收入25億元,對當地脫貧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3.3? 生態效益
海稍水庫工程是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區充蓄水庫,其擴建是發揮滇中引水工程緩解洱海供水壓力、保護洱海生態環境、解決區域缺水的重要配套工程,工程實施后是長久解決賓川灌區資源性缺水問題,以及洱海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之一。
3.4? 提高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
桑園河流量已經建成及開工建設的調水工程,包括現狀已經建成引洱入賓工程及已經開工建設的滇中引水工程。
引洱入賓工程實際引水量受到洱海水量及水位限制,年際變化一直較大,以往主要依靠洱海調蓄供水,近年來隨著洱海保護壓力增加,以及搶救性保護模式的開啟,需要優先考慮洱海生態環境的要求,可引水過程主要集中豐水年份和汛期,引水與需水矛盾突出,需水時無法引水。
在建的滇中引水工程將該區域納入受水區,滇中引水工程總供水量為34.2億m3,桑園河流域供水量為1.50億m3,占滇中引水工程總供水量的4.4%,農業灌溉水量為1.34億m3,超過滇中引水工程農業總供水量5.00億m3的1/4,是農業供水最為集中的區域。
海稍水庫在現狀規模情況下,兩個外流域調水工程可利用水量僅為1.5???? 億m3,有近0.5億m3的水量由于供水過程與需水過程不匹配,無法有效供水,供水效益無法充分發揮。海稍水庫擴建后,可以調蓄滇中引水工程及引洱入賓工程與需水不匹配的水量。有效緩減近期干旱缺水問題。
綜上所述,海稍水庫擴建可有效解決當地干旱缺水及水資源短缺問題,支撐高效農業發展。在遠期滿足滇中引水工程配套調蓄規模的基礎上,能夠實現近、遠期結合,近期可利用其調節庫容,通過引洱入賓工程調節洱海豐水期水量,增加有效供水量,達到工程控制供水規模,緩解滇中引水工程通水前缺水形勢,較好地銜接兩個調水工程,適應調水工程近遠期水資源配置要求,充分發揮調水工程效益,提高了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工程效益顯著,可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同時,也是水資源優化配置和保護洱海的有效措施。海稍水庫擴建已經列入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參考文獻:
[1]?? 王建藝.賓川縣海稍水庫樸村島泵站工程設計[J].鄉村科技,2016(33):64-65.
[2]?? 應文,戴俊明.大理海稍水庫立體濕地模式營建研究[J].室內設計,2013,28(02):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