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生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習近平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研究”(16SKGH134);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我國研究生教育文化發展與創新研究”(yjg20163088)。
意識形態,屬于哲學范疇。馬克思主義普遍認為意識形態是在一定時期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又與政治權勢相關聯且代表一定階級、階層的觀點、觀念和概念的總和。意識形態作為思想領域的靈魂結晶相應地又指導這一階級、階層的行為活動。而網絡意識形態則是在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虛擬網絡空間中所存在并傳播的意識形態。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在當今世界上已經可以與實際領地安全的重要性相比擬。如今,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方面遇到了不少挑戰,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歸納所面臨的挑戰并研究出解決路徑,從而牢牢掌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我國網絡空間的主導權!
網絡就是一把雙刃劍,自從進入互聯網信息時代以來,一方面給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建設帶來了發展時機;另一方面,也給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帶來了如下幾點挑戰。
(一)網絡技術發展滯后帶來安全隱患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憑借自己先發制人的技術優勢已然占據了網絡安全技術的最前沿。目前,美國占據了支撐全球互聯網運行 13 個服務器中的10 個服務器,CPU(中央處理器)的產量占全世界的 92%, 系統軟件產量占 86%,擁有的大型數據庫占世界總量 70%,[1]我國一直遭受信息霸權強國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攻擊和壓榨,乃至西方網絡技術陰影一直充斥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2]西方敵對勢力憑借強大網絡科技手段,蓄意破壞我國信息網絡安全系統,肆意宣揚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思想,可以詆毀與丑化我國黨和政府形象,從而給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方面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互聯網管理缺乏預見性與系統性
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對于我國來說更是一個鉆研程度相對較淺,可控程度相對較低的新興技術。在這一背景下,面對西方敵對勢力通過互聯網的途徑針對于我國進行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瘋狂輸入,我國互聯網管理部門不能及時發現并予以防御與阻止,表現出了我國互聯網管理部門極度缺乏預見性。
近些年來,我國無論是從經濟基礎的發展與鞏固還是上層建筑繁榮與騰飛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對于網絡輿情監測與網絡言論控管等方面的工作還存在著不少漏洞。盡管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領域的管理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套管理機制,但還職責劃分不明確,功能調度不協調等問題。基層意識形態宣傳陣地小且能夠調動和整合的社會資源有限,管理人員缺乏充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積淀,導致管理缺乏系統性,從而給所有敵對勢力鉆空子的機會。
(三)網絡自媒體的發展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沖擊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催生出了一批又一批新生的軟件應用,諸如QQ、微信、微博已經各種網絡自媒體平臺。隨著這些新媒體特別是自媒體技術的應用,在這些平臺上出現了匯集眾多“粉絲”,集聚了眾多支持者的所謂明星、“大V”“網絡紅人”等意見領袖,他們之中有的利用網民盲目從眾和缺乏理性思維的心理特征博取眼球,對一些社會熱點和敏感事件通過發表自己非客觀理性以及因知識水平有限未經過深刻思考的觀點,造成了廣大追隨者的無腦支持,有意無意地成為了西方敵對勢力有效的傳聲工具,抹黑和詆毀我國黨和政府的形象,使不明真相的網民參與到意識形態的論爭中,導致網絡輿論場變得更加復雜。
(四)社會思潮的多樣化使主流意識形態的核心地位受到威脅
首先,互聯網聚集著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信息,在互聯網中不僅僅有西方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還存在著不同類型的社會思潮。諸如自由主義、極端愛國主義等的社會思潮會對人們的思想方式以及認知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阻礙人們正確認識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其次,在互聯網空間還存在著像暴力、色情、邪教、迷信等腐朽、污穢的文化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很容易滲透到人們的思想觀念里,從而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形成一定的挑戰。另外,以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為主的社會思潮暗藏在我國眾多網站中,對我國網民大肆地進行西方價值觀念的傳播和滲透,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工作形成不小的阻礙。西方敵對勢力還會通過收買培養“代理人”與“精英骨干”的方式,私下組織一些危害我國經濟政治社會安全的反共反社會的活動,擾亂人們思緒,混淆人民視聽,影響我國健康發展。
面臨上述挑戰,我國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者應從以下幾點展開工作,站在國家安全的戰略角度從容應對,才能有效維護好我國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
(一)重視并提高網絡安全技術水平
由于網絡信息技術傳到我國已經錯過了第一批大發展的時期,外加西方敵對勢力對互聯網技術的限制和封鎖,我國的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相對于發展早的西方國家并沒有明顯優勢,且與西方信息霸權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要提高我國網絡安全技術的能力一是國家應重視對計算機網絡核心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由國家投入專項研究資金,深入開拓發展互聯網安全技術的研究深度與廣度。努力掌握網絡信息戰的主動權。二是積極研發攻克“西方網絡侵略”技術,以防境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方面的破壞性攻擊的發生,為我國網絡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二)加快完善互聯網安全管理體系
互聯網是提供給廣大網民自由表達意見的公眾平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縱容任何可能危害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的言論的傳播甚至存在。針對我國互聯網管理缺乏預見性與系統性的問題,首先加強管理者思想政治領悟,不斷提高互聯網安全管理者的學習力,自覺學習黨的最新先進思想。其次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黨管媒體的態度不動搖,著力提高政治站位。中國故事要講好、中國聲音要傳播好。最后要加強制度建設,優化管理流程。從互聯網信息發布到危險信息的捕捉監控,再到其被控制處理的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操作都要做到精細。各個階段的管理工作人員都應認真負責不可相互推諉,自覺維護互聯網安全管理機制,切實提高管理能力并取得不俗的成果。
(三)時刻牢固掌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把好網絡意識形態的宣傳通道
當今網絡自媒體發展表面一片繁榮的背后實則在意識形態安全方面是一片亂象,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一是完善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網絡空間絕對不是法外之地,但是由于目前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致使網民對于互聯網意識形態安全方面的禁忌行為并不了解或者給了蓄意破壞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敵對分子鉆空子的機會。所以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勢在必行。二是為紅色言論提供廣大的舞臺。我們要在筑固好傳統媒體宣傳陣地的基礎上,全力開啟新的互聯網傳播陣地,擅于運用新興科技技術傳播紅色言論,積極線上線下舉辦正確意識形態導向的活動,提供主流意識形態網絡產品并形成特定的意識形態宣傳文化。三是要強化正面引導主流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3]。尤其是在突發性公共事件發生時,各大主流媒體要在第一時間積極發聲,及時掌握最新的輿論實情,把正面報道做到最全面,積極建立網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4]
(四)夯實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網絡理論陣地
首先要使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始終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而不是封閉僵化、停滯不前的。面對不斷發展前進的主流意識形態,我們要加強研讀理論內容,做到突破與創新。要把對主流意識形態經典著作的深入研究作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要把握好現實狀況的發展趨勢和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具備全球戰略視野,使主流意識形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其次要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理論對網絡輿論熱點問題的解決能力,人們的情緒和行為易受到來自網絡輿論的影響。如此看來,提升其解決能力是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重點之一。再次要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理論的戰斗力,要運用我們先進意識形態理論來奪回本就屬于我們的網絡輿論陣地,防止錯誤思潮的擴散和蔓延,喚醒廣大網民的理性思維,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最后要推進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理論的大眾化,無論多么正確多么偉大的思想理論,如果不能大眾所了解與理解,那么就無法發揮其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5]推進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并不是使其庸俗化,而是使其通俗易懂,易于運用;并不是使其降低科學性,而是使其增強可接受性。做到以上幾點才更有可能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理論的宣傳效力,夯實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網絡理論陣地。
總而言之,要解除與化解我國網絡意識形態改安全建設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加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工作,就要求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工作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導向,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切實落實好各項措施才能維護好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才能促使我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行穩致遠。
[1] 劉剛,顏玫琳,王春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隱患及其防御[J].思想教育研究,2016(6):78-82.
[2] 王永貴.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邢云文,肖揚.以習近平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18(3):114-117.
[5] 黨的十九大報告[EB/OL].http://www.xjtzb.gov.cn/2017-10/23/c_11218421 81.htm,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