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雙雙 李莉
[摘要]對土地利用績效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土地利用的結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可持續性4個子系統,建立了安順市土地利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安順市2007-2016年土地利用綜合績效動態變化。結果表明:2007-2016年安順市土地利用績效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呈現“快速增長-略有下降-穩定增長”的變化態勢。四個準則層的土地利用績效全部有所提升,但是它們各自的變化情況和績效水平不同,經濟績效一直上升,可持續性績效呈波動式上升,但是結構和社會績效緩慢上升,后期呈現下降的趨勢。安順市在提高土地利用經濟績效的情況下,應注重土地利用結構-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的協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強土地利用結構績效、社會績效的提升。
[關鍵詞]土地利用績效;變異系數法;安順市
[中圖分類號]F293.2
[文獻標識碼]A
土地是一切生物的根基。對土地利用績效評價可以反映土地利用情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學者基于各自的角度對土地利用績效進行了研究。雷勛平等把安徽省作為研究對象,在安徽省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的基礎上,對土地利用績效進行了詳細評價。陳彥等以嘉峪關市為例,分析了該省“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間的土地利用績效的動態變化情況。王楠通過構建結構、效率、效益、生態可持續性的評價指標,以貴陽市土地利用變化為前提,對土地利用績效動態變化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對土地利用績效的研究已經處于較成熟的階段,能為今后有關土地利用績效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幫助。縱觀已有學者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尚未從土地利用結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可持續性四個方面來衡量土地利用績效,有學者只是評價其中的一個或兩個方面。目前對土地利用績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東部經濟發達的城市,對貴州省的研究只有一篇,而且是對貴陽市的研究,文章以安順市為例。
1研究區概況
安順位于貴州省中南部,是貴州省離貴陽市最近的地級市,所以出行很方便。地理位置屬于喀斯特地貌和亞熱帶氣候,雨量在全國算是比較豐富的,氣候適中,是全國著名的避暑勝地。黃果樹瀑布和龍官是安順重要的旅游地,旅游業也是安順重要的產業。安順是一個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但是漢族的人還是最多,近些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不斷加快發展,安順的經濟發展在不斷的提高,第二、三產業發展更加迅速,比第一產業發展快很多。安順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生態的保護和恢復,其中推進退耕還林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石漠化,建山體公園等。
2研究方法
2.1指標體系的構建
評價土地利用績效是通過量化來表征土地的利用方式,而這一過程就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土地利用績效評價的基礎和前提,影響著土地利用績效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有關土地績效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經濟性指標分析的較多,考慮社會效益和可持續性的指標較少。文章立足已有研究,根據科學性、整體性、層次性、可操作性、前瞻性等指標構建原則和安順市實際土地利用情況,主要從土地利用結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可持續性方面構建安順市土地利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土地利用結構績效直接反映研究區域的土地利用情況。經濟效益績效主要指通過土地促進經濟增長的程度。社會效益績效主要考慮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土地對人民生活的保障能力。可持續性績效主要是指既能養活與滿足當代人,又不會對后代人的生活和滿足構成危害的土地利用形式。
2.2變異系數法
土地利用績效的評價方法有許多,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例如有加權函數法、模糊綜合評價法、TOPSIS模型、變異系數法、灰色關聯方法、專家打分法、層次分析法等。主觀賦權法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會影響評價的結果,文章運用變異系數法對指標權重進行計算。變異系數法是通過以數據為基礎,運用計算公式計算出指標權重的客觀賦權法,它可以避免主觀賦權法主觀性太強帶來的影響。
3結果與分析
2007-2016年安順市土地利用績效整體表現出不斷升高的情況,從這10年績效計算結果來看,安順市土地利用績效表現出“快速增長-略有下降-穩定增長”的變化特點。依據2007-2016年安順市土地利用績效特點,可以將其劃分為3個不同的發展時段。
第一時段(2007-2010年),土地利用績效整體處于快速增長的情況,從2007年的0.037提高到2010年的0.093。這一階段正好是“十一五”完成的時期,結構、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績效都是在不斷上升的。究其原因,在這一時期,安順市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第二、三產業不斷壯大,第一產業在縮小。國家級的民用航空產業在安順發展,進一步增加了安順市的收入。城市規劃體系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斷的完善并且通過批準。公用設施用地加大建設規模并且投入使用。在這四年間,安順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二時段(2010-2011年),土地利用績效整體處于略有下降的趨勢,從2010年的0.093提高到2011年的0.092。經濟、社會績效在上升,但是結構、可持續性績效在下降。究其原因,2011年,安順市經濟社會表現出加快發展的趨勢。安順在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協調落實好的情況下,人口在不斷的下降。隨著近些年來經濟作物的不斷發展,對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瓜果蔬菜、茶葉、藥材、烤煙等經濟作物種植的面積在不斷加大,同時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造成2010-2011年糧食產量下降。但由于安順市在這一時段正在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布局進行調整中,對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存在落后的現象,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比上年有所下降。
第三時段(2011-2016年),土地利用績效整體處于緩慢增長的趨勢,經濟、可持續性績效不斷上升,但是結構、社會績效在下降。究其原因,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瓜果蔬菜、茶葉、藥材、烤煙、生態畜牧業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糧食的產量比經濟作物的產量下降了許多。2016年,安順市的計劃生育還在進行中,但人口呈現出上升的態勢。安順市建成了多個山體公園,強化生態保護、推進環境凈化工作的進行,例如加強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處理,固體廢物和秸稈的綜合利用等。
安順市土地利用綜合績效整體呈現上升態勢,說明頒布的有關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完善,生態方面的建設不斷加大,土地利用的結構、經濟、社會、生態不斷地完展,土地利用績效得到了提高,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情況。四個準則層的土地利用績效全部都有所提升,但是它們各自的變化情況和績效水平存在不同,經濟績效處于一直上升,可持續性績效呈波動式上升,但是結構和社會績效緩慢上升,后期呈現下降的趨勢。由此可見,四個準則層的發展不均衡,但結構、社會績效的績效指數具有廣闊的提升空間。未來應該注重四個準則層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
4對策建議
4.1提高對土地的認知能力,緩解人口與土地的關系
首先安順市的人口從2015年開始在不斷上升,所以未來對人口的增加應該控制在一定的規模內,確保人口沒有大量的增加,威脅人口與土地的關系進一步加劇。其次未來應該加強對土地資源有關知識的宣傳,相比城市人,農村人缺乏對土地的認知能力,而土地特別是耕地一般都是集中在農村,所以應該在農村開展對土地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對土地的認知能力,意識到保護土地的重要性,促進人地關系的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
4.2完善總體規劃體系
通過對安順市近些年的土地利用績效評價結果來看,可以反映出安順市的糧食產量在不斷的減少,經濟作物的產量、建設用地的規模和人口在不斷增加。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礎,不管處于什么情況下,人類都離不開糧食。所以需要完善總體規劃體系,平衡好糧食產量、經濟作物產量、建設用地的規模、人口的增加,確保地區的糧食安全,緩解人口與土地的關系,進而提高土地利用績效。
4.3強化土地利用績效全面協調發展
首先,一味追求經濟發展,忽視土地利用的結構,會對土地造成一定的破壞,影響土地的肥力和產出;忽視社會的效益,就不能滿足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忽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就會對生態造成一定的破壞,影響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同時也對后代人的生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次,應該定期對土地利用績效進行相應的評價,這樣可以隨時監測土地利用績效的變化情況,也能反映土地利用相關政策的應用情況,并及時調整。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考慮公平效益,更要考慮可持續性,確保結構、經濟、社會、可持續性四者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雷勛平,RobinQiu,劉勇,基于熵權TOPSIS模型的區域土地利用績效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13):243-253.
[2]陳彥,陳英,謝保鵬,等.嘉峪關市土地利用績效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5):226-233.
[3]王楠.貴陽市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績效動態評價研究[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18.
[收稿日期]2020-06-11
[作者簡介]呂雙雙(1995-),女,貴州安順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資源規劃與管理。
[通訊作者]李莉(1965-),女,土家族,重慶人,研究員,學士,研究方向:土地資源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