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娜 黃靖欣

[摘要]湖北省成寧市崇陽縣教育扶貧為解決貧困縣貧困群眾特別是需要解決的教育問題、難點問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貧困地區教育扶貧的發展背景入手,結合中國當前各項扶貧政策,對湖北省崇陽縣教育扶貧成效進行綜述。
[關鍵詞]貧困地區;教育扶貧;義務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B
1教育扶貧概述
1.1中國教育扶貧措施清單
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措施,其實就是國家在教育扶貧上的宏觀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中國在宏觀政策調控方面已經在各個學齡階段采取了不同方法、不同途徑解決教育貧困的問題,力圖確保所有的因貧輟學的學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中國教育扶貧宏觀政策措施見表1。
1.2教育扶貧的作用
1.2.1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通過教育扶貧改變貧困地區的經濟落后面貌,補齊中國經濟在貧困地區的短板,不僅提高了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從長期看來也有利于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1.2.2有利于社會穩定。教育扶貧這項工作的開展,幫助了該受教育的學生享受到教育的權利,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至少目前同學齡段的學生可以坐在同一個教室里學習。而長期來看,讓學生受到更多的教育,就意味著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找到工作,減少失業率,對于整個社會來講,還可以縮小人們的貧富差距,從而有利于社會穩定。
1.2.3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扶貧最重要的意義還在于教育本身,在于培養人才,在于人格的完善。教育讓人們有更高的素養,更豐富的知識,更全面的認知能力去感受世界,享受生活。
2湖北省崇陽縣義務教育扶貧發展成果
2.1湖北省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扶貧的規模不斷擴大
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扶貧覆蓋率較高。針對建檔立卡戶(以2013年建檔立卡的196540戶貧困戶為標準)的住宿生,小學階段給予每人1000元補助,中學階段給予每人1250元補助;針對“教育扶貧”項目的學生,實現讀書0元費用,包括食堂生活就餐,教輔資料全免;針對特別貧困的山區學生,有扶貧干部下鄉送米、送油,保障家庭生活需要物資。據調研顯示,湖北省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需要教育扶貧的入主要分布在農村鄉鎮,包括因病殘致貧人口、低保戶,多子女上學戶,孤兒,因學致貧人口,其中90%為建檔立卡戶。
2.2湖北省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扶貧成果
2.2.1完善了教育扶貧體系。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扶貧工作的開展,從國家層面來講有助于中國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對于崇陽縣而言,完善當地教育制度,縮小當地教育與發達地區教育的差距;對于崇陽縣享受教育扶貧的人群而言,減少了當地輟學情況,使貧困學生家庭負擔減輕,讓他們有更加公平的機會接受教育。同時,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扶貧工作完善了中國各項政策,其中包括201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中的“到2020年,貧困地區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2013年國家《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見》中提到的教育扶貧主要地方是十四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5年《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強調的“教育經費向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傾斜,實施教育結對幫扶行動計劃”;2016年《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2017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具體提出“教育扶貧目標,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2018年《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中“教育資助全面落實,推廣普通話,嚴格考核監督機制”。
2.2.2推動教育扶貧工程項目發展。近年來,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工程,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包括校舍建設和設施購置兩類。表2為崇陽縣教育扶貧工程項目發展情況。
2.2.3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1)實施全面覆蓋建檔立卡戶寄宿生補貼政策崇陽縣已經建立健全了建檔立卡戶貧困家庭學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資助制度。自2016年開始實施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家庭保障和資助。確保不讓一個家庭的學生因貧困輟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建檔立卡戶貧困家庭學生,在原本的義務教育學雜費、書本費全免之外,按照小學生人均1000元,初中生人均1250元的標準給予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據調查走訪發現,崇陽縣大集中學給予每個得到1250元補助的住宿生發放補助的形式是以連心卡的方式,學校將補助分為兩次打到學生的連心卡上,且規定獲得補助學生一天可用補貼的最高額度,防止獲得補助的學生亂消費。
(2)對貧困學生給予營養補助。崇陽縣按照國家教育部標準,為確保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身體健康,給貧困學生發放營養餐補助,落實國家“奶蛋工程”。
(3)針對教育扶貧對象對點資助。為進一步鞏固崇陽縣脫貧攻堅的成果,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崇陽縣教育扶貧工作專班深入開展“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全面開啟控輟保學“送教模式”,確保崇陽學生在上好學的路上,一個也不少,一個也不掉隊。據調查,截至2019年9月,崇陽縣共21名學生輟學,17名學生因殘因病失學,4名學生因學習困難厭學不愿上學。縣教育局摸清底數后,進一步鎖定輟學學生范圍,將每一位學生定點到學校、班級。老師全面開展走訪、送教等活動,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對學生進行營銷號管理,實行對點資助,全面落實“一個不能少”的要求。
(4)發揮社會第三方力量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不斷有社會第三方力量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2018年12月,崇陽縣實驗小學在實驗樓報告廳舉行了“愛心助學筑夢前行”的捐款儀式。武漢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向崇陽縣實驗小學100名貧困生捐款10萬元;2019年12月24日上午在青山鎮西沖小學舉行了“香城泉都巾幗公益行”活動,咸寧市女企業家一行愛心人士給青山鎮西沖、江田、回頭3所小學的學生送來了關愛,送來了溫暖。
2.2.4加強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全面部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計劃》強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實施主體,要制訂實施辦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督導檢查,切實將計劃落到實處。崇陽縣深入貫徹落實這一政策,積極改變貧困鄉村教師不足的現狀,在義務教育階段,新人編制的教師必須在農村服務五年,通過遴選才可以有機會進入城區工作;全面提高了鄉村教師待遇,對于在鄉村任教的教師,適當給予相關政策補貼;評職稱向鄉村學校傾斜,對鄉村教師職稱評定不做外語成績、發表論文的剛性要求;做好鄉村教師培訓工作,按照鄉村教師要求給予培訓機會。
3結論
目前,教育扶貧越來越成為中國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近些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教育扶貧政策,各地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教育扶貧,讓更多的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縮小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參考文獻]
[1]夏茂林.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差距的制度述源及變革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2]周鵬程.湖北省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政策與實踐范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3]賴秀龍.區域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武漢:華東師范大學,2011.
[收稿日期]2020-05-11
[基金項目] 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貧困地區教育扶貧問題研究-以湖北省崇陽縣義務教育階段為例。項目編號:201910927012。
[作者簡介]許娜(1998-):女,湖北咸寧人,在讀本科生。
[通訊作者]黃靖欣(1982-),女,土家族,湖北咸豐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公共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