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臻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開創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新局面,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六種力量”。在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下,如何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優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淺談一些看法。
一、當前制約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若干問題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等文件為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供了遵循。《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的意見》《廣東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廣東省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等更是明確了省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點要求。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企業黨組織進一步重視黨建工作,強化主業意識,不斷健全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加強黨務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黨建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結合日趨緊密、效果日趨明顯,不斷開拓黨建工作新局面,但依然存在下屬企業黨建工作發展不均衡、個別下屬企業黨建工作跟不上步伐等問題。
(一)黨建工作未被真正重視和狠抓起來,“散、弱、邊”組織仍然存在。少數企業仍存在“重經營、輕黨建”現象,領導干部未樹牢“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意識,更多地關注“生意”而淡化了“使命”,未能從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企的高度來認識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領導班子對黨建工作滿足于部署了、布置了、把責任壓實了,到企業調研時注重生產經營多、關注重點項目進展多,過問黨建工作落實情況少、查擺黨建存在問題少,缺乏持續督導的意識和行動,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數量輕質量“低效黨建”“無效黨建”等現象并不鮮見,在既敢于領導又善于領導、既政治過硬又本領高強、把“黨建第一責任”與“發展第一要務”有機統一起來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二)黨建工作內容和方式方法較為單一,工作效能有待提升。一些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還沒有完全跟上企業黨建質量提升的要求,無論是傳達黨的方針政策,還是組織黨內生活、開展政治學習及推進主題活動,個別企業在工作內容和范圍上把握不夠到位,存在思維定勢及路徑依賴,方式方法較為單一,缺乏務實創新的開拓精神,習慣于完成上級的規定動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員工隊伍思想實際結合不夠緊密,導致部分黨員職工對黨建工作認識不深,黨組織的領導能力、管控能力和帶動能力較為薄弱,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不強。少數企業出于人力成本等考慮,未設立黨務工作部門、未配備專職黨務人員,部分黨務人員年齡偏大、綜合素質不高,經歷“風吹浪打”、捧“燙手山芋”、當“熱鍋上的螞蟻”的機會不多,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有待提高,黨建工作效能還有提升空間。
(三)缺乏有效管用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基層黨組織建有較為健全的黨建制度,但在貫徹執行時沒有全部真正做到位,比較典型的是黨內政治生活難以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有的組織生活質量不高,少數企業流于形式,效果不夠理想,遇到問題繞道走、碰到矛盾就縮手、到了考核就“補課”“求情”。考核機制不夠健全、指標不夠細化、難以量化,對領導責任是否到位、工作責任是否落地、工作機制是否健全、工作成效是否扎實的考核過于表面,導致以考核推進落實的作用打折扣,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等問題未得到真正解決,跟不上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新形勢,也跟不上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需求。
(四)以黨建促發展成效不夠顯著“,兩張皮”問題依然存在。強調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以高質量黨建工作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但實踐上做得還不夠多、成效上不夠顯著。例如,根據新時代新要求把企業改革發展的命題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進行深度思考,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立場、找方向、找辦法、找答案,把學習成果運用到改革的破局上,把黨建成效體現到改革探索創新上,還存在“兩張皮”,思路不夠開闊、步子不夠大,解決問題、創新發展的能力不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人才優勢未有效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實力,一些制約企業改革發展的痛點、難點和堵點仍然存在。
二、國有企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幾個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必須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嚴起。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注重問題導向,有的放矢地開展和改進相關工作。
(一)壓實黨建工作責任。國有企業要以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一企一策,從嚴治黨、思想建黨、制度建黨,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聚精會神抓好黨建工作。要建立健全一套操作性強、接地氣的黨建工作考核制度,完善企業黨建工作考核指標和實操辦法,黨員干部是否做到思想觀念與初心相契合、與使命相符合、與時代相融合,黨建工作有沒有用心謀劃、扎實推進,有沒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通過科學的考核區分出來,充分發揮基層黨課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
(二)落實“四個同步”“四個對接”。要把深度融合作為提高黨的建設工作質量的主線,堅持企業基層黨組織和經營班子同步建立,推進黨的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對接,確保黨組織的領導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堅持黨務干部與業務干部同步配備,推進黨的建設和經營管理對接,確保黨建工作“一崗雙責”有效落實;堅持黨建工作制度和業務管理制度同步制定,推動黨的建設融入業務中心工作,確保黨建和企業改革發展互促共進;堅持黨建與生產經營同步考核,推進黨建和生產經營同步開展,確保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經營業績成果。
(三)建強基層戰斗堡壘。要堅持聚焦基層抓黨建、抓好黨建強基層、建強基層促發展,以“組織力提升”為主題持續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三基建設”。引導黨員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黨員結合崗位職責和工作實際,深入查找在黨員意識、擔當作為、遵守紀律、作用發揮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并抓好檢視整改。聚焦“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發展思路好、制度機制好、工作(經營)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目標,推進基層黨建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推動基層黨建從“點狀創新”走向“集成創新”,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從“點上融合”走向“全面融合”。要執行《黨章》及《準則》《條例》等黨內基本制度,確保黨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成為每個組織、每名黨員的“硬約束”。同時,要促進企業文化的落地和融合,加強對群團工作關心指導,凝聚合力,不斷提升企業“軟實力”。
(四)加強黨務管理機構設置和黨務工作隊伍建設。具備條件的各級企業,要逐步完善黨務工作機構和部門,實現“應建盡建”,配備有工作經驗、有工作熱情、有工作能力、有工作創新精神的“四有”黨務專職或兼職干部從事黨務工作,參照落實“兩個責任”對紀檢監察機構人員的配置方式給出具體要求,明確和保證其責、權、利對等,逐步建立起國企黨務工作者培養和評價體系,讓黨務工作者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用新的思想觀念研究黨建工作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突破,確保各項任務落得下、落得實、落得好。
(五)加強黨務、人事、紀檢監察工作融合,形成“大黨建”工作格局。堅持把黨管干部原則與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相結合,把組織考察推薦與市場化選聘相結合。國有企業黨務工作部門要加強與人事、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分工合作,協同作戰,建立健全緊密協調、有效聯動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抓好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班子隊伍的選、育、管、用,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國企選人用人工作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斷提高黨務工作的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做實就是生產力、做強就是戰斗力、做細就是凝聚力,必須準確把握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在“貼近”上想辦法,在“服務”上下功夫,在“考核”上見真章,切實把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生產經營工作相結合,把黨建工作有機地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充分發揮領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