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青

面對改革形勢和新型管理區建設持續深化推進,為充分發揮制度內在的價值導向、激勵約束作用,激發管理發展潛力,構架簡單、可行、高效的績效考核體系,搭建提升平臺,勢在必行。
一、背景
2017年以前管理區一直采用系數劃塊、人均獎勵的大鍋飯分配機制,雖簡單易行,但抑制了單位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內部喪失經營活力。2018年,結合新的形勢和政策,管理區重新建立起以效益為導向經營考核機制,不再按人頭和系數核算,而是按照創效總額人多就少分、人少就多分。2019年管理區業務流重新梳理,新型管理區體制到位,產量創效及人力資源創效與現有專業化班站已不存在直接對應關系,無法有效考核至班站,原“一體兩翼一保障”考核已明顯不適用。
二、配套績效考核辦法
經過深入研究、多方討論、不斷探索,管理區堅持“以效益為中心,以創效者為本”的價值觀,按照“完成基本目標保基本薪酬,多創效益掙績效工資”的理念,突出“價值創造、貢獻匹配”,構建了與新型采油管理區相匹配的“經營績效+ 管理績效”考核體系。
月度績效由專業技術崗績效、技能操作崗績效、項目部績效三部分構成。
(一)專業技術崗位考核
績效考核= 經營績效+ 管理績效
經營績效= 管區創效考核系數×對標創效考核系數×崗位創效考核倍數
管理績效= 風險管控責任考核+其它管理考核
1、管區創效考核:依據月度利潤指標完成情況考核,完成基本目標得基本績效,完不成目標績效下浮10%。
2、對標創效考核:對標同單元創效水平,排名前兩名績效分別上浮20%和10%,后兩名分別下浮10%和20%。
3、崗位創效考核:根據績效水平高低、崗位責任大小、管理業務難易、工作完成數量質量等實行四層十二級倍數差異化考核。
崗位創效考核倍數對應表
管理區月度人均
各業務系統經營績效差異化考核:制定各業務系統KPI指標,月度根據指標完成情況細化崗位創效考核,進一步調動全員創效積極性。
(1)?? 技術業務流考核增產利潤創效:與時間進度對比,按照增產利潤超欠產生績效的1%獎扣。
(2)?? 注采業務流考核采油時率創效:考核采油時率先進性和進步性,按照時率影響績效的2%獎扣。
(3)?? 生產業務流考核采油時率創效:考核采油時率先進性和進步性,按照時率影響績效的2%獎扣。
(4)?? 經營業務流考核盈虧平衡值管控創效:當月累計盈虧平衡值與計劃指標對比,每降低1個數值獎勵10000元,每增漲1個數值扣罰10000元,月度按照時間進度獎扣,年底通算。
(5)?? 集輸業務流考核交油創效:月度實際交油與計劃指標對比,按照超欠影響績效0.5%獎扣。
(6)?? 監督業務流考核管理提升創效:按照月度檢查考核產生管理提升創效額度3%獎勵,管理區領導、采油廠或上級部門查出問題監督業務流未通報的按照產生單項考核。
(7)?? 綜合業務流考核黨建質量提升創效:按照黨建思想文化整體工作開展情況及黨建引領帶動提升創效考核。
各業務系統執行各業務系統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實施差異化考核。
4、風險管控責任考核:主要考核基礎管理風險管控責任、經營管理風險管控責任、生產過程風險管控責任、黨風廉潔風險管控責任。
(二)技能操作崗位考核1、經營績效考核
依托油田《采油管理區勞動定額》確立勞動工時向價值評價轉化的考核模式。根據各班站業務流、區域范圍核定標準工作量,計算匹配價值總量,核定創效總額占比,依據占比劃分至各專業化班站,班站內部自主分配考核,人多少分、人少多分。
標準工作量工時以外的重點工程或突發性工作量,由“三室一中心”具體業務人員出具單項考核申請,500元以下由分管領導簽字認可,500元以上由主要領導簽字審核。
2、管理績效考核
重點考核生產過程中風險管控責任,包括HSE管理、質量管理、節能管理、生產運行、三基工作、油水井管控、注采檢查、綜治穩定等業務風險管控,具體按照管理區相應考核辦法及細則執行單項考核。
三、新的績效考核辦法初顯成效
新的績效考核辦法明確各層級定位,通過價值正確評價和差異化考核激發員工創造更多價值,做出更大貢獻。
專業技術崗圍繞各自主體責任,科學制定KPI指標,明確分工,獎罰分明,追責考核最大程度地激勵干部員工作熱情,同時將有效考核貫穿在經營管理全過程中,確保各項工作循序漸進,管理水平日趨提高。
技能操作崗工時向價值轉化評價機制,充分體現經營績效“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快干慢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貢獻大小不一樣”,進一步促進崗位責任制執行落地。專業化班站對標核定的標準工作量,通過提高工作質量,消除重復工作量,達到人員優化、成本降低、時率提高、效益增長的效果。徹底實現最少的人干最高效的活,得最高的績效!
管理區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壓實價值創造和風險管控責任,確保油藏經營的效益觀念、價值引領觀念、市場觀念、資源優化觀念全方位覆蓋、全層級穿透,管理區在效益穩產的基礎上,抓住成本挖潛、資源優化、基礎管理等關鍵環節,不斷地完善工作思路,細化管理措施,創新管理機制,在精細管理中促進各項工作及整體效益提升,確保管理區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