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
摘要:小流域綜合治理主要通過制定符合當地生態環境的策略入手,通過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業措施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時,提升治理區域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不同維度對小流域治理的區域進行環境效益評價,可以有效的衡量出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成效,為以后的小流域治理提供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分析探究
引文: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于當年內陸GDP總量的3.5%,水土流失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非常多的負面影響,甚至是不可逆的。一個區域水土流失嚴重意味著當地的生態環境惡化和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只是一個表象性因素,反映出的問題值得深思。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非常多,例如造成淤積堵塞河道,加劇洪澇災害的影響;水土流失使得該區域的耕地減少,對于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所以流域治理成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個關鍵,1980年我國水利部提出“小流域治理”概念,隨著不斷的經驗總結和科學技術的進步[1],小流域綜合治理已經將發展與環境和諧統一起來,將農業、工程開展與生態環境結合起來,把小流域作為一個整體,提升整體的環境治理效果。
一、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一)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內容
所謂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流域治理”的最小單元,是面積一般在10-30平方千米的自然水域。小流域綜合治理發展了很多年,最初治理水土流失時只是單純治理這一個問題,并沒有意識到水土流失和區域生態環境惡化的關系,所以沒有將小流域區域作為獨立的生態環境系統進行研究,所以最初效果并不理想。隨著觀念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逐漸意識到水土流失的根本問題是區域的生態系統破壞造成的,所以開始嘗試以區域的生態系統作為前提,最大限度協調生物、工程和農業三方面,確保小流域水土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方法很多,但是其核心觀點就是“因地制宜”,所謂因地制宜首先就要對小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的把握,在對小流域的土地資源進行規劃和利用的時候必須符合這里的生態環境,確保工程項目和環境生態是同步的,才能真正有效的發揮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效果[2]。
二、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一)生物措施
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生物措施計劃是運用植物根部的抓土力,從而達到固定土壤的目的,這種自然的方法可以有效增強土壤的抵抗力,并且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采用生物措施需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例如,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方一般土壤沙漠化也非常嚴重,同時整個小流域的生態系統也十分脆弱,在這樣的環境下,種植的植物必須是抗旱能力強的,并且整個計劃需要循序漸進,先從草本植物開始,再到木本植物種植,只有一步步增加區域植物的豐富性,才能提升生態結構對于環境變化的抵御能力,從而才能有效解決水土流失的問題[3]。并且重要的一點是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區域種植植被需要選取經濟收益較高的植物,因為這樣的地區,往往屬于較貧困區域,選取經濟收益較高的植物,可以幫助區域人民提高經濟效益。
(二)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工程施工改善土流失問題。無論采用生物措施還是農業措施受到限制的地方是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長過程,所以采用生物措施和農業措施想要達到目的看到成效的周期都比較長一些,但是工程措施有效的彌補了兩者的缺點,在短期內就能收獲成效,并且工程措施還能保護生物措施和農業措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常見的小流域治理工程措施有很多,例如常見的山坡防護工程,這就是容易發生泥石流或是山體滑坡的部位建立防護工程,還有山洪疏導工程和小型的水利工程等,這些都是采用建筑工程的方法快速改善水土流失的情況。所以一般情況下工程措施都是伴隨著生物措施和農業措施一起出現的。
(三)農業措施
小流域綜合治理是要有效提升區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所以采用農業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小流域區域的經濟效益。所謂的農業措施主要對小流域區域的土地進行土壤改善,提升其抵抗能力,降低水域對其的沖刷量,同時在進行土質改善的時候還能進一步擴大可耕地面積,提升農民的實際收入。
三、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分析
(一)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分析概述
要對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環境效益進行評價,其評價指標必須涵蓋區域環境的各個維度,并且需要測量的數據可以方便的測出,且測得的數據真實可靠,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的反映出小流域綜合治理對于區域內環境改善的情況,為相應的分析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4]。
(二)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評價指標
環境效益的評價需要涵蓋各個維度,所以評價指標分為三類,即可反應植物覆蓋情況大氣環境、直觀反應水土流失情況的水環境和土壤環境,除此之外還有生態環境等評價指標,但是最常見的三類已經將小流域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三項作為代表,其數據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小流域的環境效益。
1.??? 大氣環境評價指標
大氣評價指標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例如空氣濕度、溫度、氮氧化物濃度等,大氣指標其實是小流域植被覆蓋率最直觀的表示,小流域治理會采取生物措施,這些生物措施有效的提升了小流域的植被覆蓋率和生物多樣性,植被覆蓋率越高,由于光合作用,區域空氣的溫度會下降,濕度會增加,風力也會下降。同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會大幅下降,這就代表治理的區域空氣質量比之前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2.??? 水環境評價指標
小流域因含有自然水資源,所以水環境的評價指標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多的,但是治理水土流失最直觀的一個評價指標就是水體的含沙量,在一定的范圍內,水體的含沙量越小則說明治理效果取得較好成果。除此之外水環境的評價指標包含最常見的酸堿度的高低,還有一些化學物質的含量和化學污染物的含量等,同時也包含基本的水體溫度、色度等物理指標。
3.??? 土壤環境評價指標
土壤關系到動植物的生存,在對土壤進行評價時包含的內容主要是土壤被侵蝕的面積、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礦物質微生物的含量等。這些是直觀反映綜合治理效果的數據。例如植物的覆蓋率增加,土壤含有的有機質等也會增多,土壤的環境得到改善,意味著有更多的植物可以存活,可用來耕種的耕地變多,其社會效益也會得到提升。除了以上的三種評價指標外有時還會涉及到生態評價等,但是以上三個評價指標是最能直觀反映出地區自然環境的指標。
四、結束語
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的分析是從各個維度對治理效果進行分析總結,為的是通過探究和分析能總結出更多的經驗方法。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已經發展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治理模式,相信在未來,小流域綜合治理能解決更多水土流失問題,確保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英.岫巖縣大洋河上游項目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效益評價[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9,047(011):253-257.
[2]?? 李升,鄭金玲,王敬軍,等.通雙小流域綜合治理開發模式探析[J].東北水利水電,2018,019(009):28-29.
[3]?? 李培玉,范春梅.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分析方法探討[J].低碳世界,2018,000(004):94-95.
[4]?? 袁愛萍.小流域綜合治理環境效益分析方法探討[J].水土保持研究,2019,8(004):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