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澤波
摘要:脆紅李有著多重價值,所以在當前的種植過程中,對其規范化栽培技術高度關注,進一步有效進行高標準整地、矮化密植,同時有效應用全新的技術和管理方式,以此使其產量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進而實現更為理想的效益。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探討脆紅李規范化栽培技術要點等相關內容,希望能夠為種植戶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脆紅李;規范化;栽培技術
引言:
脆紅李的種植和栽培養護過程中,要想使其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的生產,就需要針對當前的栽培管理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著重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控工作,實現高效益、高品質的管理,以此有效實現高產、優質、矮化等效果,使其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為種植戶提質增效、增產增收提供必要的條件。具體來說,脆紅李規范化栽培技術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擇適宜的優質園地
園地選擇要盡可能選擇地勢比較高,而且向陽背風,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下水位比較低的地址,同時要交通便利,盡可能為沙土和壤土。
在栽植的過程中,要進行合理密植,實現標準化的栽培,首先,果園選址應在海拔2400米以下,靠陽山,能盡可能避免因“例春寒”等惡劣氣候造成的落花現象。其次,土壤質地以沙壤土為好,PH值為6-7中性偏酸的土壤。再次,選址的過程中要確保其交通足夠方便,以便采收后運輸果實。最后,園地規劃分小區規劃、分道路及排灌設置、防護棟建造等。
二、有效明確種植步驟
第一,阿壩州一般于3月25日前定植成活率最高,栽后定干,定干高度在60厘米左右。第二,把握它的種植密度可以適當密植,一般采用4mx4m或3mx4m的株行距。畝植42或55株左右。第三,挖定植穴,一般實行大穴培肥定植。定植穴以60cm x60cm x60cm為宜,定植穴內施人優質有機肥10kg。栽植深度以嫁接口與地面相平,栽植后即澆水封埯。窩大底平、苗正根直、細土壘根、踩緊灌水。栽植深度以嫁接口與地面相平,采用“兩水兩踩一膜”的方法裁植,栽植后即澆水封埯。
三、有針對性的落實規范化栽植方法
為了使苗木的根須得到更有效的發育,更加健康茁壯,要把根的一部分有效減去,然后用多菌靈加生根劑,對苗木的根系進行浸泡殺菌,然后再進行相對應的栽植。苗木栽植的過程中不能栽得過深,通常情況下要確保在苗木的根頸之下。栽植的過程中要確保根系能夠有效展開,然后對其進行細土填充,確保苗木穩定之后再進一步進行培土成墩,形成一個饅頭的形狀。在栽植之后,進一步做好灌溉工作,要澆足水分,以此作為定根水。
四、合理適度矮、密化栽植
采取這樣的栽植方法,能夠提前見效,及時進入豐產階段。脆紅李幼樹易形成花芽,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符合標準化要求,就能夠及時有效的見果。結合實時修剪、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能更有效的結優質果。
五、新栽苗管護與間作
開春后,將果園進行翻耕、澆水,覆膜保濕、增溫。要把樹盤內部的雜草進行清除,需要注意的是,針對脆紅李進行規范化的栽培,要避免種植高桿的作物,矮稈作物在種植過程中也要控制好種植的間隔,以此從根本上有效避免對苗木的光合作用造成負面影響。同時要有效做好樹盤覆蓋工作。
六、土水肥管理
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確保土壤能夠保持在疏松通氣的狀態,而且十分肥沃,不出現積水。栽后至發芽前,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切實有效的排水灌水工作。合理排灌保墑,使土壤保持在一定的濕潤狀態即可。早春萌芽前灌一次水,果實膨大期灌一次水,秋末在上凍前南一次封凍水,如果果園有相應的條件可以安裝相對應的衡灌系統。
在施肥的過程中,針對幼年樹而言,要盡可能貫徹落實薄施、勤施的原則,從栽植成活后至萌芽時,要盡可能施肥一次,在施肥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應用清糞水和氨基酸水溶肥,然后進一步應用速效氮肥和磷肥。這次的施肥主要是速效氮肥和磷鉀復合肥。
七、病蟲害規范化管理
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在初春的時候,建議用融殺蚧螨等清園劑清除樹體菌源;用2000~3000倍的艾美樂防治螨類;用1000倍的樂斯本防治毛蟲、食心蟲類。脆紅李樹幼樹樹勢強健,通常情況下不會產生十分嚴重的病蟲害,因此在對其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應用普通的殺菌劑。針對成年樹而言,要有針對性的防治葉片細菌性穿孔病及其他葉斑病。
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和探討,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種植戶針對脆紅李進行規范化栽培的過程中,要著重把握相關方面的種植和栽培技術要點,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落實,進一步有效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土壤條件等等,有針對性的改進相關技術,盡可能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等等,以此使脆紅李的產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碩,徐銘,張玉萍,等.我國李育種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和展望[J].果樹學報.2018,(2).231-245.
[2]?? 王強,楊永波,陳志和,等.淺論彭州花園李的栽培現狀及發展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8,(9).75-77.
[3]?? 潘峰,黃素平,呂秀蘭,等.配方施肥對阿壩州脆紅李果實品質及果園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18,(6).8-12.
[4]?? 蘇紅梅.脆紅李特征特性與高產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