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穎 梁紅玉



摘要: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增加了大學生走入職場的壓力,但也不失為挑戰。社會對人才在專業知識和各方面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高壓的競爭環境不斷地鞭策著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而在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時,了解當今社會以及企業所需的人才類型,對于離開校園步入社會找準就業方向、做好就業準備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為了挖掘各行業、企業招聘現狀、市場形勢及其特征,本研究基于網絡爬取的前程無憂網站成都五大主城區企業招聘數據,運用多元統計分析、線性回歸分析、關聯規則分析等統計方法,尋求企業招聘的異同之處及相關關系。
關鍵詞:企業招聘現狀;多元統計分析;回歸分析;數據挖掘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增加了大學生走入職場的壓力,但也不失為挑戰。社會對人才在專業知識和各方面能力都了更高的要求。了解當今社會以及企業所需的人才類型,對于求職者找準就業方向、做好就業準備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多元統計分析與線性回歸分析
采用K均值聚類分析的多元統計方法對五大主城區企業的招聘情況進行分析,以此探究成都不同城區間用人單位數和提供崗位數的異同之處。
由K均值最終聚類中心結果可知,第一類地區用人單位數少、提供崗位少;第二類地區用人單位數多、提供崗位多。
對不同地區提供崗位數和用人單位數的進行回歸關系分析,由表2可知,在不同地區內,用人單位數與提供崗位數之間的關系為:
提供崗位數=-1.623+0.685×用人單位數
可以從該表達式中看出用人單位數每增加1,提供崗位數也會增加0.685個單位,故在不同地區隨著企業用人單位數的增加,其提供的崗位數也會隨之增加。
三、數據挖掘分析
1.??? 求職者學歷與招聘人數的關聯分析
構建學歷與招聘人數的關聯規則,當最小概率設置為50%,最低重要性設置為0.75時,部署后共生成7條有效規則,結果表明:大專及以下學歷工作崗位需求量較大,專業人才及高等教育人才則招聘較少。具體如下表所示。
2.??? 求職者學歷與職位的關聯分析
構建學歷與職位的關聯規則,當最小概率設置為50%,最低重要性設置為2.3時,共生成6條有效規則,結果表明:高等教育人才大多從事研發工程師、設計分析等高精尖工作,專業人才多從事專業性一般工作,而中等及以下學歷人員大多從事普通底層工作。具體規則如下表所示。表3求職者學歷與招聘人數關聯挖掘結果
四、研究結論
(一)企業用人數與提供崗位數供求不平衡
由線性回歸分析可知,用人單位數與提供崗位數存在同增同減的規律。結合多元統計分析結果,用人單位數提供的崗位數遠遠多于用人單位數本身,用人單位急需人才,提供了遠不止一個崗位需求。成華區、青羊區的企業更受青睞,用人單位數多,提供崗位較多。總體來看,人才供給市場和需求市場在空間維度呈現橄欖式分布,人才供求結構存在矛盾。
(二)職位層次與學歷水平息息相關
從求職人員學歷構成來看,不同地區對求職者學歷均有要求,在不同的地區大專以及本科學歷均為求職者主體學歷。中等及以下學歷工作崗位需求量較大,專業人才及高等教育人才則招聘較少,而高等教育人才大多從事研發工程師等高精尖工作,專業人才多從事專業性一般工作,中等及以下學歷人員大多從事普通底層工作。總體來看看,未來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及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將成為新經濟常態下的中流砥柱。
作者簡介:
杜思穎,女(1999.7.27)四川眉山,本科,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學生,統計學。
梁紅玉,女(1999.7.14)四川南充,本科,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學生,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