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璇
【摘要】素質教育理念下更加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因此本文對于青少年舞蹈教學情感表現不足的問題展開分析,基于情感的角度引導學生的舞蹈技巧把握,從理解力、審美力、學習力、創新力四個層面來探討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學;青少年;舞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106-01
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藝術,情感是舞蹈的靈魂。由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情感去感染學生,構建出一個互動交流的學習情境。另外在青少年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指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避免傳統教學中強迫式教學和灌輸式教學,而是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舞蹈技能以及舞蹈情感,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舞蹈教學中青少年情感表現不足的問題分析
從當前青少年的舞蹈教學中來看,作品的情感表現力不足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舞蹈教學方式單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模式較為固化,并且教學方式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并且舞蹈學習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由此就導致了舞蹈教師也很難對學生的情感表現力高低與否有較好掌握。
學生的實際舞臺表現機會相對較少。雖然部分學生有利一定得了理論知識素養,但是大部分的舞蹈學生缺乏上臺表演的機會。因此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由于緊張的情緒導致了最終的作品表演缺乏了情感的表現力。
師生群體對情感表現力認識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對于舞蹈作品情感表現力有一定理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圍繞情感表現力來開展舞蹈教學是一個較大的難題,另外學生由于自身得了理論水平較低,也無法感知作品的情感表現力。由此師生群體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情感表現力缺乏深刻的認識,也是導致了青少年的舞蹈作品缺乏情感表現力的重要原因。
二、舞蹈教學中提升青少年情感表現力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對舞蹈作品的理解力
舞蹈作為一門特殊的藝術,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舞蹈技巧,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舞蹈專業知識,才能增強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解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樹立榜樣性和表率性作用,引導學生對于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展開更近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從而發現每個舞蹈動作里面的所包含的情感內涵。比如《天鵝湖》芭蕾舞教學,為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提升作品的理解力,教師在教學前先播放舞蹈視頻以及相關的創作作品,然后根據舞蹈動作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一方面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寬眼界,促進學生的舞蹈情感表現力和舞蹈鑒賞能力的提升。
(二)增強學生對舞蹈作品的審美力
許多優秀的舞蹈作品,其舞者都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從而在表演的過程中來表現舞蹈作品的魅力。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提升學生的舞蹈教學審美能力,從而增強學生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現力。但由于不同的人的審美水平以及審美理解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所獲得和信息以及表達的情感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于舞蹈的每一段舞蹈動作都需要有精確的理解,而不是在表演過程中只有舞蹈動作和面部表情。在鑒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將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具體的作品當中,從而達到忘我的境界,實現人舞合一。最后在鑒賞完作品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一步地指導學生對于舞蹈作品進行討論,讓學生在互動的交流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發現自己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解的不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舞蹈學習的積極性。
(三)強化學生對舞蹈知識的學習力
學習舞蹈的理論知識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但是大部分的舞蹈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過于重視舞蹈技能和舞蹈動作的學習,而忽略了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由此導致了學生的舞蹈表演的過程中,難以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舞蹈作品中的情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舞蹈理論知識教學,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為日后的舞蹈學習提供更多的理論動力和支持。教師通過對于不斷強化學生舞蹈知識學習,能夠讓學生感受不同舞蹈之間的特殊情感以及不同文化的魅力,延續舞蹈的生命和發展長度。
(四)培養學生的舞蹈創新力
創新是舞蹈發展的動力源泉,舞蹈的演化和發展不僅是舞蹈自身的藝術性,歷經幾千年的發展仍歷久彌新,這不僅得益于舞蹈自身的傳統性和藝術性,同時也是發展和創新的結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通過舞蹈來進行信息的交流以及表達情感,這也是蘊含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體現。但是由于個體的差異,導致了對于舞蹈情感的理解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舞蹈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可增加舞蹈教學的多樣性和多彩性。在日常的舞蹈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成立舞蹈小組,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舞蹈理解。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包容性的原則,讓學生能夠自由想象,同時教師加強舞蹈和現實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情感表現力的理解。
結語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學理念更加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素養,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不在應當知識通過機械式的訓練和練習,而是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留給學生自我發展和訓練的機會和空間,從情感的角度引導學生熱愛舞蹈。從而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理解能力,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感受舞蹈學習的真正樂趣。
【參考文獻】
[1]馬燕.淺談情感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0, 014(006):67.
[2]韓晴.淺談情感把握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J].藝術家, 2020, 000(001):P.112-112.
[3]朱丹.中職舞蹈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 00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