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燦華
自2018年以來,在南通市通州區興仁鎮“兩會”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南通雙和食品有限公司組織實施了“百戶萬羽生態養殖扶貧項目”,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南通雙和食品有限公司創辦于2001年。公司現有總資產85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5050萬元。公司擁有蘇北地區一流的家禽屠宰加工生產流水線、肉制品深加工流水線及配套的速凍、冷藏設備,日生產加工能力兩萬多羽。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250萬元,利稅388.8萬元。產品銷往蘇、浙、滬大潤發超市和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公司研發的“安和牌畜禽肉制品”獲省名牌產品,“安和”商標被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公司榮獲“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和“省農業科技型企業”等殊榮。他們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隨著地方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貧困戶逐年減少,目前尚未脫貧的人口大多屬“三無一老”群體,即安排就業無勞力、扶助創業無資金、指導種養無技術和年老體弱這一群體。如何做到精準扶貧?他們認為選準幫扶對象、激發自身動力是重點。按照上級要求,在調研論證時分三步走:一是摸底登記,公司召集項目周邊村居干部一起,逐組、逐戶、逐人排隊篩選,初定幫扶對象預選名單;二是公示把關,將預選名單放在村居公共服務中心進行公示,接受群眾和社會各界監督,并根據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調整;三是入戶走訪。公司領導牽頭,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成員一起深入村組農戶,登門走訪,了解農戶家庭情況,分析致貧原因,聽取意見,商定幫扶對策,簽訂幫扶協議。這樣既保證了幫扶對象的精準實在,也激發了幫扶對象的配合熱情,還體現了幫扶工作公平、公開原則。如西亭鎮九總渡村23組徐老伯,全家三口人,老伴體弱多病,孫子在校讀書,因其兒子車禍去世,兒媳改嫁,失去收入來源,被列為幫扶對象。近兩年贈送其苗雞400羽,使其增加收入4萬多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精準扶貧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工作實踐中,他們本著“因戶制宜,一戶一策”原則,切實針對幫扶對象家庭實際和個體素質,落實相應幫扶策略,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項幫扶措施:一是對有家庭養雞條件的幫扶對象,扶持發展家庭養雞,實行“一分五統”幫扶方法。一分就是由幫扶對象分散養殖品牌草雞;五統就是統一提供苗雞、統一防疫治病、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收購、統一品牌銷售。2019年公司共扶持養雞戶112戶,共計309人,無償贈送苗雞12500羽。由于市場雞價高揚,人均增收3258元。如幫扶對象西亭鎮九總渡村2組王姓村民,一家六口,上有年逾九旬的奶奶、七旬的父母,下有兩個雙胞胎的兒子正在上大學,全家經濟來源僅靠他一人農閑外出打工。2019年被列入幫扶對象后,王某領取苗雞200羽,預計收入可達兩萬多元。他激動地說:“待我的兩個兒子畢業參加工作后,我也要教他們多多幫助貧困的鄉親。”二是對有勞動能力、無就業門路的幫扶對象,優先安排進公司務工,從優發放工資待遇。公司通過加大資金投入進行設備改造,擴大生產能力,增加就業崗位。2019年新安排幫扶對象進廠上班5戶5人,人均年收入達3.6萬元。如幫扶對象興仁鎮酒店社區三組嚴姓村民,全家七口,父母年老體弱多病,女兒殘疾無勞動力,女婿要照顧女兒和自己的父母,孫子在校讀書,妻子在家種田,主要靠其外出打短工維持生計。列入扶貧對象后,公司安排嚴某學習制冷技術,現為公司制冷技術骨干,年收入3.8萬余元,解決了家庭生活經濟來源問題。三是對老弱病殘的幫扶對象,進行一年兩次的資金扶持,解決燃眉之急。2019年共資助幫扶對象6戶共9人。如幫扶對象嚴老伯,年已75歲,單身一人,無依無靠,體弱多病,生活艱辛,每當公司送去2000元左右扶持資金時,他總是激動萬分。
實施產業扶貧可以使貧困家庭早日脫貧,低收入家庭逐年增收,實現共同富裕。要使產業扶貧取得實實在在效果,必須強化項目載體作用,“百戶萬羽生態養殖扶貧項目”實施兩年來,他們始終不忘載體角色擔當,不負領導信任重托,堅持把實施產業項目扶貧工作擺上公司管理重要位置,把助推幫扶對象增加收入作為項目實施工作的唯一目標,盡力發揮項目載體優勢影響,自覺承擔項目載體功能責任。實際工作中,他們著重抓好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幫扶組織網絡。由公司組織,邀請項目覆蓋村居主要干部、專業技術人員、退休老干部等參加。組建了產業項目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各村居由領導掛帥,村居老干部、老黨員、志愿者等參加,成立了產業項目扶貧服務小組,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二是簽訂幫扶合作協議。由公司與幫扶對象簽訂協議,明晰雙方權利義務,告知產品由公司高于市場價10%收購,讓幫扶對象不擔風險,吃下定心丸。三是開展技術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圍繞疫病防治、飼料喂養、雞棚搭建、雞舍維護等方面進行輔導,并印發便民聯系名片和資料,做到隨叫隨到,服務到位。四是組織巡查指導,由公司領導帶隊,領導小組成員參與。根據草雞生長發育階段,挨家挨戶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現場整改,妥善處置。五是加強建檔管理。公司委派專人深入到戶,了解家庭環境、人口結構、經濟收入、貧困原因、聯系方式等情況,拍攝圖像,進行造冊,做到一戶一檔。此外,為了提高苗雞成活率,減少成本損失,他們特地安排把苗雞放在孵房育雛半月以上,再發送到戶,也為農戶飼養管理提供了便利。由于載體作用的有效發揮,確保了產業扶貧順利實施,促進了幫扶對象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