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 化
歷史是人類實踐活動的記錄,改天換地、創造輝煌的歷史更是包含著人們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規律的過程。中國共產黨是非常重視理論學習的政黨,之所以能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理論學習中重視歷史的教育功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的角度進行歷史的學習教育,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這與中國共產黨對唯物史觀的深刻理解,以及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著內在的關聯。
重視通過研習歷史來把握歷史發展規律,是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建設的鮮明特點。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全黨系統地學習黨的歷史是從延安時期開始的。1939年冬,毛澤東等為“各學校、各訓練班教課及在職干部自修學習”合寫了《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干部學習課本,拉開了黨史教育的帷幕。次年夏天,毛澤東開始著手編輯《六大以來》,他親自挑選了86件黨的重要文獻提供給延安的高級干部學習研究。要求黨的高級干部運用黨史弄清楚中國革命的規律問題,批判教條主義,統一思想,提高理論水平。延安整風開始以后,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關于在延安討論中央決定及毛澤東整頓三風報告的決定》規定了整風學習的22份文件。毛澤東對這些文件的定性是:“二十二個文件是何等之文件,是世界革命一百多年的經驗的總結,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中國革命二十年經驗的總結。”1942年3月,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作《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對黨史學習研究的目的、對象、方法、注意事項等進行了系統論述,并明確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毛澤東反復強調黨史的學習教育是認識中國革命規律的重要環節,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環節。
延安時期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對黨的建設和中國革命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全黨的理論水平大大提升,全黨智慧結晶的毛澤東思想在這一時期成熟。正是通過對黨的歷史的研習,中國革命的規律性才得以更好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才能夠得以確立,使中國共產黨不僅翻開了思想理論建設的新篇章,也使中國革命邁入了新征程。
新中國成立后,以黨史為核心的學習教育進一步規范化,確立起把黨史、革命史納入高等院校和各級各類黨校、干部培訓學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的重要課程,實現了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黨史、革命史教育結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的一個中國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體現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還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這種專門史的學習教育聚焦在“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這三項專門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內在關聯,促進了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在“三史”的基礎上增加了社會主義發展史,形成“四史”學習教育更加完整的體系,進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置于整個社會主義運動的宏觀視野下透視,由此,“四史”的體系就同三大規律,即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相映襯,歷史的教育功能就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來,而最首要的就是領悟其中包蘊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深刻規律。
在《大江南北》迎來創刊35周年之際,本刊將一如既往地遵循創刊老領導、老同志制定的“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在當前全黨開展的“四史”學習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