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泰州醫藥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國內第一家國家級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前沿醫藥研發與制造上全國領先。2020年3月,泰州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出臺了《關于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圍繞這一定位,《實施方案》提出,要實現創新能力大步跨越,基本建成以生物醫藥為標志的創新型產業集聚地,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創高地,基本建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未來五年,在醫藥產業細分領域形成2~3個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高科技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當前最具鮮明特色的產業組織形式,重在發揮區域內各種資源整合能力。
泰州醫藥產業集群處于內生式傳統醫藥產業集群和研發為主的醫藥技術集群之間。它以一批大型龍頭制藥企業為基礎,以醫藥高新區為支撐,形成了一區多點、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1]。
醫藥產業集群對醫藥產業創新具有重要支持和推動作用。新時代下,正確、客觀、有效地評價泰州醫藥產業集群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結合創新能力指標的特點,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泰州醫藥產業集群創新能力進行評價,根據統計年鑒的統計口徑以及借鑒相關文獻,總結出以下評價創新能力的指標,如表1所示。
本文以2013—2017年近5年泰州的數據、其他省內五市2017 年的數據為研究對象,數據均來源于各年份《泰州統計年鑒》及其他五市的統計年鑒。
因子分析是將多個實測變量轉換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或稱潛變量),它反映一種降維的思想。通過降維將相關性高的變量聚在一起,從而減少需要分析的變量的數量,而減少問題分析的復雜性。用來確定維度數量,對標體系的維度由主觀來做判斷[2]。因子分析參考標準如表2所示。
本文借助SPSS 23.0 軟件對南京、無錫、蘇州、南通、徐州、泰州等幾個地區的醫藥產業集群創新能力進行分析,并進行橫向比較,得出這幾個地區的醫藥產業集群創新能力的排名。
對樣本數據進行KMO 檢驗,取樣足夠度的KMO度量值為0.848,適合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檢驗的Sig 值小于0.01,說明各變量之間差異極顯著,抽取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得出總方差解釋表。如表3所示。
在表3中,成分1、成分2、成分3、成分4、成分5等5個因子解釋的方差接近占總方差的100%,表明信息丟失得非常少,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數據的所有信息。
旋轉后的因子負荷矩陣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以看出:影響成分1 的主要指標是機構數、機構人員合計、機構經費支出、儀器和設備原價、企業數、有R&D活動、有科技機構、科技活動人員,所以將成分1命名為技術獲取因子;影響成分2 的主要指標是R&D 人員、R&D 經費內部支出合計、專利申請數、有效發明專利數、專利所有權轉讓及許可數、發表科技論文、擁有注冊商標數、形成國家或行業標準數、新產品開發項目數。這些指標都是反映專利情況的,所以將成分2 命名為專利獲取因子;影響成分3 的主要指標有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和新產品產值,這兩個指標都與新產品的規模有關,所以影響因子3命名為新產品投資;影響成分4的主要指標只有新產品銷售收入,所以因子4 命名為新產品銷售收入;影響成分5 的主要指標只有新產品出口,所以因子5命名為新產品出口。

表1 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表2 因子分析參考標準

表3 解釋總方差
由表5 可以看出:在影響因子F1,技術獲取因子得分中蘇州排名第一;在影響因子F2,專利獲取因子得分中泰州排名第一;在影響因子F3中,新產品投資因子得分中南京排名第一;在影響因子F4中,新產品銷售收入得分中徐州排名第一;在影響因子F5中,新產品出口得分中無錫排名第一;在因子總得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南京的因子得分最高排名第一,其次為蘇州,第三為泰州。

表4 旋轉成分矩陣

表5 六個地區因子得分和排名
政府應該根據醫藥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投資與融資機制,將產業集群與金融領域有效結合,使足夠的財政資金合理運用到新醫藥產品的創新與研發上,利用政府制定的財政、稅收與采購政策,進行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究工作,同時,加快速度推進以產品為核心的產學研相結合的醫藥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要提高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還要充分結合集群內各企業與機構的力量,將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面的創新資源相結合,發揮多方優勢作用進行自主研發。此外,產業集群需要充分加強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溝通與交流,通過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和重點實驗室等方式,促進新醫藥產品的創新研發,優化泰州生物醫藥產品的結構,提高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3]。
泰州醫藥產業集群要通過不斷實現產業鏈的優化升級來為集群的發展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首先要通過對擁有較高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產品的了解,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采用先進的技術來提高投入產出比、延長產業鏈;其次,要加大對新產品研發的資金與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加快新產品與技術引進的速度,積極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再次,要對價值鏈的個增值環節進行重新組合,來提高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優勢。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加大對產業集群內的企業的支持與優惠力度,吸引更多的原材料供應商、醫藥研發機構等企業入駐產業集群,同時加強集群內產學研相結合,提高新藥品研發的力度,促進企業與機構之間的合作,實現良好的競爭關系,最終實現產業集群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通過開展科技人才對接活動,聚焦高端人才引進、本土人才培育,為產業和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人才隊伍建設主要包括技術、生產、管理和營銷等方面人才的培養。發揮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優勢力量,深化大院大所合作,通過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出大批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同時還可以將人才送到國外進行培訓,積極學習、借鑒和吸收先進國家的知識與技術等資源。在人才隊伍的建設上,政府要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運用到人才的補貼、收入的待遇上,并設立專項獎金,鼓勵人才進行新醫藥產品的研發,從而提高泰州醫藥產業集群的整體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