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曉進
聞名遐邇的黃橋戰役起始于新四軍“一占黃橋”,即1940年7月新四軍解放黃橋的戰斗。相對于整個黃橋戰役,這場戰斗的規模不大,時間較短,在一些史書上的記載也是寥寥幾筆。然而,其間原國民黨頑軍江蘇省保安第四旅下轄特務團的倒戈起義,卻成為這場戰斗的奪目之處,起義的主導者正是時任保安第四旅特務團副團長的陳宗寶。在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之際,為厘清這段史實,筆者尋訪有關知情人并查閱相關史料,遂作本文以供研討。
一
陳宗寶于1912年出生于靖江縣城北門外陳家場的一戶農家,12歲喪父后,他先在靖江城一家大餅店當童工,14歲轉到無錫學銀匠手藝,17歲時陳宗寶去上海一家日本人開的鐵柄洋傘廠做工。上海淪陷后,他回到靖江的老家。1937年底,日寇占領靖江縣城后,他到郭家埭(季家市南邊)舅父家中避難,因相遇童年時的同學朱驥,遂參加了朱驥組建的“抗日游擊隊”。
當時,朱驥手下僅有十來個人、七八條槍,他們在新港、土橋一帶設卡收稅,收繳槍支,擴充隊伍。1938年春,國民黨南通專員葛覃為解決朱驥與靖江縣長郭占騏之間的矛盾,委任何克謙兼靖江縣縣長,朱驥為保安大隊長。但是,葛覃并不信任朱驥,一個月后誘騙朱驥將全部人槍帶到南通“點兵發餉”,就在點兵場上,葛覃收繳了朱驥隊伍的全部槍支。朱驥、陳宗寶、孫國政等數十人從南通城逃出,準備回如皋、泰興、靖江的農村,重建武裝,以圖東山再起。
不久,朱驥收繳了從南通城淪陷時逃出的散兵游勇的槍支,發展成百余人槍的隊伍,并于1938年8月14日率部搶占了黃橋鎮。此時,國民黨江蘇省保安第四旅旅長承季厚被日寇俘虜后釋放,他幾次向何克謙、朱驥表示,可去國民黨江蘇省代主席韓德勤處為其二人謀得一官半職,何、朱即賄錢財托其前去美言。經承季厚的周旋,韓德勤改任何克謙為江蘇省保安第四旅旅長,朱驥為副旅長,時稱“何四旅”,駐黃橋、分界、古溪一帶。這時,陳宗寶任寶安第四旅突擊大隊長,后改任別動隊隊長。
1939年秋后,韓德勤為了加強黃橋地區的反共軍事力量,又將“何四旅”改制為江蘇省保安第四路軍指揮部,任命何克謙為指揮官。1940年4月,何克謙將陳宗寶統轄的一個營和孫國政的一個營組建成特務團,任命孫國政為團長,陳宗寶為副團長。
為策應新四軍東進黃橋戰略,我黨組織決定趁何克謙部隊招兵買馬之機,選派可靠同志打入“何四旅”,陳公伯便是潛伏其中的地下黨員。早在1938年春,陳宗寶去上海買槍時就認識了他(當時在法國巡捕房當差)。陳公伯潛伏一段時間后,經過密切交往,很快與陳宗寶結為知己。
為提高陳宗寶的政治覺悟,陳公伯送給陳宗寶一本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從那時候起,陳宗寶就心存疑竇:陳公伯怎么會有共產黨領導人寫的書,莫非他是共產黨員?郭村戰斗勝利后的一個晚上,陳宗寶問陳公伯:“你能不能找到共產黨?”陳公伯沒有正面回答,卻反問:“你不怕殺頭?”陳宗寶坦率說:“怕什么?不打日寇,打內戰,我是不愿干的。”
陳宗寶在反復閱讀《論持久戰》后很受教育,深刻認識到,自己要在抗戰中有所作為,不負人民,只有投奔共產黨。于是,便一再要求陳公伯幫助尋找黨組織。在知道陳宗寶的真實態度和想法后,一天陳公伯嚴肅慎重地對他說:“我就是共產黨員。現在,我以黨組織的名義轉告你:在新四軍東進時,你要撤出霞幕圩一帶的防地,到東南沿江地區活動。這是黨第一次交給你任務,也是對你的一次考驗,希望你當機立斷,莫錯過良機。”
陳公伯的一席話讓陳宗寶倍感真切而有分量,他果斷回答:“好!我一定按照共產黨、新四軍的要求,做好工作,撤離防地。”接著,陳公伯從口袋里掏出一封信給陳宗寶,信的大意是:陳副團長宗寶兄,素知你熱心愛國,反對內戰,歡迎你和我們經常聯系,攜起手來共同抗日……,信末署名:陳毅、粟裕、鐘期光。陳宗寶看完信后,對陳公伯所言更是深信不疑。他為自己能找到光明而慶幸,并暗下決心:從今以后鐵了心跟定共產黨、投奔新四軍。
二
1940年7月25日,陳毅、粟裕指揮部隊東進黃橋。在擊潰陳泰運部的攻擊后,對何克謙部則以三路包圍截斷退路,予以痛擊。經過一夜激戰,殲滅何部主力2000多人,于7月29日晨解放了黃橋。在新四軍攻擊何克謙主力的戰斗打響后,陳宗寶按照事前與我地下黨的約定,率部逐漸從霞幕圩防地撤出并轉移,途中乘勢收繳了靖江縣保安大隊、“何四旅”敗潰人員和其他零散的槍支一百多條,擴大了自己的武裝。當其率部移駐珊瑚莊附近的黃百河莊時,巧遇孫國政也率部到來。孫見何克謙大勢已去,為保住官銜,暗中投靠駐扎如皋的頑省保安一旅旅長薛承忠,薛即任命孫為一旅特務團團長。孫將委任狀示以陳宗寶,并以名利誘逼其歸屬薛部,均遭陳嚴詞拒絕。從此,孫、陳二人分道揚鑣。
1940年8月5日,陳宗寶按新四軍的通知,將部隊移駐至東西燕莊、賁家巷、水洞口一帶。同時,新四軍第一縱隊第四團在團長廖政國、政委張兆官、政治部主任孫克驥的率領下,東進到分界、盧港、石莊等地,接近了陳宗寶特務團的防地。
7日,由于新四軍巡邏部隊不知內情,在水洞口收繳了陳宗寶部巡邏班的六支短槍。陳宗寶得知后,獨自一人前往交涉。此時,他身上不僅藏有陳毅、粟裕、鐘期光等新四軍領導寫給他的信,還有管文蔚等人要他駐扎黃百河一帶待命的聯名信,他毫無顧慮地向新四軍的駐地走去。經過交涉,新四軍巡邏隊根據上級指示,當即將六支短槍還給陳宗寶后說:葉司令(即葉飛)要請他去面談。
8月8日清晨,陳宗寶偕同秘書張彌和兩名警衛員來到新四軍第一縱隊司令部駐地界溝,葉飛熱情地接待了陳宗寶,并告訴他:陳毅司令要面見他。陳喜出望外,立即欣然前往。
黃橋中學(工字樓)的新四軍總指揮部門口,陳毅身著灰布軍裝,腳穿草鞋,正迎候陳宗寶一行。雙方見面寒暄后,陳毅熱情地與他們促膝談心。
當陳宗寶提到陳公伯時,陳毅說:“公伯同志回到郭村后,因另有任用就沒有再回你們特務團。你的情況,我們已經知道了,你是愛國的,贊成國共合作打鬼子,不贊成打內戰。現在你把部隊拉過來,我們非常歡迎!”當陳宗寶要求新四軍派員接受他的部隊時,陳毅朗聲大笑:“我們攜起手來抗日,談不上收編不收編噢!”在討論更改原特務團名稱時,陳宗寶懇請陳毅為其定名,陳毅則要求他自己考慮。陳宗寶說改稱“新四旅”,理由是過去有個“何四旅”,不打鬼子專搞摩擦打內戰,禍國殃民,名聲極壞。我們跟著共產黨打鬼子、保護人民,還可以招來“何四旅”殘部中的愛國之士。陳毅表示贊成并加以勉勵。
接著,陳毅詳細詢問了陳宗寶率部起義的情況,明確:暫不設旅部,只設旅參謀長,由張彌擔任,待以后部隊擴充至兩個團的人槍時再設立旅部,由陳宗寶任旅長。部隊對外稱“新四旅一團”(簡稱“新一團”),由陳宗寶任團長,同時,明確了新一團的活動范圍、部隊給養等。最后,陳毅一再吩咐陳宗寶要盡快收繳“何四旅”流散的人槍,以維護社會治安和擴充抗日武裝。
1940年10月6日晚黃橋決戰勝利后,新一團奉命趕赴古溪、營溪一帶打掃戰場。剛完成任務,陳毅來了,他很關切地查問決戰中新一團人槍的增減情況,并當即決定其所繳獲的輕機槍六挺、長短槍三百多支全部留歸新一團擴充武裝。
之后,新一團奉命駐海安鎮的一個村子進行戰后休整。此時,國民黨如靖常備旅一團團長田鐵夫駐丁堰、雙甸,特務團團長孫國政駐岔河鎮,他們得知何克謙已被韓德勤處死后,對今后去向搖擺不定。9月13日,根據陳毅指示,陳宗寶親赴田鐵夫、孫國政駐地,加緊策反工作。他詳細介紹了黃橋決戰中陳毅司令是如何信任、使用和擴充新一團的。田、孫二人聽了這番話后,流露出跟隨新四軍的意愿。田鐵夫還表示愿將他的一千六百多人槍等全部武裝充實給新四旅。于是,陳宗寶和隨行的陳民同志當夜返回海安向陳毅匯報。為嚴防保安一旅薛承宗部對起義的干擾破壞,陳毅特派葉飛率老一團偕同陳宗寶的警衛排前去接應。
此后不久,陳宗寶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1940年11月,被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陳宗寶在黨的旗幟指引下,開啟了全新的人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