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思炳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的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我卻將前句反其意而用之,因為古往今來,這方面的教訓不少。
前不久,某局干部提拔為副局長后,壓不住心頭的喜悅,提了兩瓶“五糧液”,邀了幾個小兄弟跑到酒店猜拳喝酒,彈冠相慶,不亦樂乎。酒足飯飽之后,他還“意”猶未盡,便又挑了幾個小姐作陪在歌廳里混了一晚。事后,他變著手法把6000多元費用在下屬單位報銷。由于知情者舉報而東窗事發,這個副局長不僅被免了職,而且還挨了個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有人說這是得意時樂極生悲呀!
翻開歷史不難發現,很多人在得意時栽了跟頭。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因勝而得意,縱敵貽患,最終被“三千越甲”破國亡身;得意于“六王畢,四海一”的秦始皇,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遂放縱于“蜀山兀,阿房出”的紛奢之中,終至二世而亡;唐玄宗李隆基得意于開元盛世,不再勵精圖治,結果招致“安史之亂”;五代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文武雙全、青年得志,消滅后梁統一北方,然而,“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他卻得意忘形、放縱不羈,最終眾叛親離……“勝不驕,敗不餒”“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是歷史經驗的提醒。
君王不慎亡國,常人不慎敗身。人生之路上幾個重要節點,得意之時尤需慎——出身豪門尤需慎,自古紈绔多沉淪;“金榜題名”尤需慎,成才不僅在文憑;婚姻圓滿尤需慎,不善經營生裂痕;仕途通達尤需慎,放松自律腐必生;高朋滿座尤需慎,酒局有時是陷阱;人到晚年尤需慎,白袍點墨毀清名。
人生如登泰山頂,“快活三里”步莫停。越接近目標,越應上緊發條,不能“一篙松勁”;越是抵近終點,越應堅持不懈,不能“鳴金收兵”;越是成功在望,越要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堅持目標不變,方向不偏,初心不改,干勁不減,走好“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