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馬塘初級中學802班 蔣 慧
讀《大江南北》今年第二期《新時代如何傳承紅色精神》一文,我心里也開始思考這一問題。
當第一次聽到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我的內心并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二萬五千里,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直到一次旅途中,我才對長征精神有了真正的認識。
那次旅途的主題是“品味長征之路”,3個小時的車程,同學們兩人成對三人成伙地討論起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三公里長征”,大家都帶著輕蔑的語氣說,不就是三公里嗎,怕什么?
當教官揮舞著連隊的旗幟時,我們的三公里長征正式開始了。起初大家充滿活力,邊走邊唱著歌,時間慢慢過去,正午的太陽開始侵蝕著我們的活力,開始有同學掉隊了。不久,我也覺得我的包開始沉重了起來,腿也像灌了鉛似的,氣喘吁吁地向前走著。越走腦子越恍惚,感覺腳下的小石頭都能將我絆倒在地。
最后一公里,我感覺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我和旁邊的同學比了個手勢,告訴她,我先掉會隊,等會再自己追上來。還記得她那句:“走不動了嗎?要不要我幫你拿著包,再堅持一下馬上就到了!”突然覺得心里暖暖的,瞬間就有了動力。也許這就是長征時革命戰友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促進?當年那些紅軍戰士們,經歷過那段艱苦的令人難忘的歲月,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定會結下不朽的戰斗情緣——落地為兄弟,一世戰友情!
在同學們的鼓勵下,我終于堅持走完了三公里。走完,我只知道好累。才三公里已經快打敗我了,那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我大概還沒開始就會失敗吧?當年紅軍戰士的境況可比我們糟得多,吃不飽,穿不暖,覺都睡不夠,常常要連夜趕路。
霎時,眼前那面紅色的旗幟在烈日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鮮艷。血染的紅旗猶如沸騰的烈焰,讓我們的內心熱血澎湃。鮮艷紅旗在風中飄揚,她時刻提醒我們這些后人,她是由無數先輩用鮮血染成的,她激勵我們勇敢面對困難,永遠不拋棄、不放棄。現在,早已不再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那堅強團結的長征精神應該在每個社會主義接班人心中生根、萌芽、成長。新時代接班人要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學習那些先輩留下來的優良品質,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