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外國語學校/孫秀秀
初中生活,本來就有些迷糊;十三四歲,本來就懵懂。于是,無數小插曲便匯成了一首不太連貫的青春進行曲。
數學課。
“括號前是負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負號去掉,括號里的各項都改變符號?!蔽覀冸m然在跟著老師讀,可是心不在焉,根本沒把這個法則當回事。數學老師見狀,反問一句:“括號前是負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負號去掉,括號里的各項都不變符號。這個法則對不對?”我們條件反射似的回答:“對!對!”因為我們從來不曾懷疑過老師的權威。
“對嗎?我說的就都對嗎?不動腦筋!再來一遍!括號前面是負號時,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負號去掉后,括號內的各項都變號。對不對?”我們不敢再掉以輕心,確定無誤后,七嘴八舌地說:“對,沒錯!”“對?”老師追問道?!皩?,對嗎?”我們都瞪大眼睛,不敢再開口?!鞍Γ@回你們說對了,又不敢堅持了!”老師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大毛”“小浪”“胖仔”“瘦仔”本是我們班風云一時的“F4”,今天卻上了黑名單——名字被貼在班級的違紀公告欄上,原因是嬉戲打鬧時不慎打破了教室的玻璃,他們四人卻都說不是自個兒干的。
老班一下子火了,讓四人停課反省,還下了一道禁令:“全體同學,下課后除有事,其余一律不得在門前走廊逗留,違者受處罰?!边@下可苦了我們,想去外面輕松一下的權利也沒有了。大伙兒把這則“圣旨”戲稱為“圈地運動”,我們猶如軟弱的羔羊,被困在這憋悶的教室里……
“我忘帶錢了,誰借給我?”趙某一聲大喊,卻沒人搭理他。沒辦法,誰讓大家都是“兩袖清風”呢!有人說了一句:“以后我要是有了錢……”同桌李某探著頭興致勃勃地問:“有了錢怎么樣?”這下可熱鬧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
我想了想,決定從“公眾意識”出發:“我要建敬老院,辦廢品回收場,建綠色公園,還有……”大毛說:“我要辦一個公司,招好多好多員工。我還要到處旅游,嘗遍天下美味,等我吃夠了,就帶回來給你們吃。”話音未落,胖仔觸電似的跳了起來,說:“那你要記著喲!千萬不要忘記!我可等著呢!”
小健正在給胖仔講題:“你看,先作垂線,連接OE,算出BC的距離,再代入就可以了。”“哇,厲害,厲害,還是小腦袋聰明?!薄笆裁??這是什么邏輯?”“怎么不是?你看邵偉,腦袋小,但是反應快、機靈,數學多好啊!”
小李插嘴道:“我看,頭發越短越聰明,最好是光頭。”“為什么?”“因為聰明絕頂嘛!”
如此青春樂章,時時在我們班里回響。于是,快樂便常常在我們班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