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當下中國動畫片的觀眾,是在好萊塢動畫片的蜜汁里泡大的。
盡管《姜子牙》僅用了三天零九個半小時便刷新動畫片速破十億的票房新紀錄,一舉超越《尋夢環游記》《瘋狂動物城》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然而就目前的口碑續航力來看,《姜子牙》最后的票房業績難向《哪吒》看齊。有人認為《姜子牙》的口碑主要敗在劇情太坑,我并不這么認為,個人以為《姜子牙》的“閱讀”障礙,首先出在它的暗黑上。
和《哪吒》類似,《姜子牙》的創作同樣以破舊立新為方向,極力打破我們對傳統“封神體系”的固化思維。影片以姜子牙大敗殷商為開局,但并沒有停留在一戰封神的和平烏托邦,而是由姜子牙的困惑切入,重啟了一個戰后冤魂不息、民不聊生的反烏托邦世界。片中不僅我們熟悉的九尾妖狐一黑到底,就連姜子牙所在的昆侖仙宮,尤其以其師父為代表的一整個仙班系統最后也陷入暗黑。
對于有至高追求的電影創作者來說,暗黑雖駕馭難度系數陡增,但同時更接近藝術。這類作品的佼佼者以《V字仇殺隊》《潘神的迷宮》《蝙蝠俠》等為代表,不僅充分展現了導演的個性與藝術追求,還承載了創作者獨特的思想探索與表達。近年國產作品中不乏暗黑力作冒尖,哪怕在原本不那么主流的動畫領域,此前也涌現過《大護法》和《大世界》等暗黑風的國漫吃蟹人。

《大護法》一度是《大圣歸來》后最被期許的國產動畫片,可惜票房止步于八千多萬?!洞笫澜纭啡脒x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結果在本土上映時才區區兩百多萬票房。暗黑電影在藝術追求上往往特立獨行,敘事和影像風格往往不以取悅大眾為目的,加上它更深邃的思想性和個性表達,勢必挑戰觀眾的思維定式,一旦脫離了普羅大眾的審美和閱讀習慣,這些作品就陷入了高處不勝寒的困境。
《姜子牙》的作品完成度不及《大護法》和《大世界》,但它開創的全新視野不輸此前任何一部國產動畫,它在視聽語言的鍛造上,也是極富創造性的,工業水準相比《哪吒》有過之無不及。劇情上的坑洞是《姜子牙》的短板不假,然而劇情問題并不致命;《姜子牙》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觀眾對這個暗黑故事的接受度。姜子牙從頭到尾悶悶不樂,絲毫沒有取悅觀眾的意思不說, 就連普羅大眾從未質疑也不敢質疑的元始天尊也黑化了,這崩塌的三觀,可不是一個彩蛋留下的懸念可以修補的。
當下中國動畫片的觀眾,是在好萊塢動畫片的蜜汁里泡大的,多習慣于簡單故事帶來的工業體驗,合家歡一直是這類影片的第一生產力。將好萊塢動畫電影換作更加個性化的歐洲動畫片,比如法國的《佳麗村三姐妹》,肯定沒人看,哪怕引進豆瓣8.7分的《我在伊朗長大》,票房一樣堪憂。一旦離開了觀眾的舒適區,僅憑瑰麗的視覺構建很難代入創作上的共頻——這時候作品的思想性和表達,反而成了通行障礙。
《姜子牙》放下了勝利者的狂歡,用逆向思維講述了一個“勝者為寇”的故事,姜子牙非但沒能一戰封神,還因為對九尾狐行刑時的一絲善念,被貶北海,和戰敗者為伍。其中涉及權威的觸及、信仰的崩塌和真相的尋找,議題來得太過洶涌,尤其對于習慣了高山流水的中國觀眾,很難適應瀑布倒流的激昂。然而好電影不能只想著向觀眾索取票房,而應該時刻惦記著給予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