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君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當各項新技術充斥在電力行業的實際運用中時,與電力有關的各種系統都面臨巨大的挑戰與機遇。也就是說,要保證智能變電繼電保護系統得到廣泛的運用,需要不斷更新其工作模式與基礎建設。使用光纖維傳導替代傳統的金屬電纜,采用新型的電子傳感元件替代傳統的熱熔元件,提高變電站的安全性。任何一項新技術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結合實際,對整個繼電保護系統進行研究與探索,從而提高其可靠性。
關鍵詞:變電站;智能變電站;可靠性
引言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工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對電力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保證變電運行可靠性不斷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受到人為和自然等因素的制約,造成變電站在運行的時候設備經常出現故障和問題,這些故障和問題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就會嚴重影響生產和生活。因此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變電運行設備出現的故障進行有效修復,保證電力系統高效率、穩定以及安全的運行。
1變電站的概況
作為提供電力資源的主要途徑,智能變電站不僅需要承載傳統變電站的基本功能,還需要有更安全可靠的運行系統。從基本含義來看,智能變電站中使用的智能設備更加先進、可靠,需要達到數字化、網絡化、標準化等基本要求。通過智能設備的投入,提高變電站采集數據的速度,強化變電站運行數據的處理功能,自動調節運行設備。在以科技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社會背景下,電力行業也需要不斷科技化發展,而智能變電站的發展水平是電力行業科技化發展的重要標準。從實際運用中來看,智能變電站在數據的傳輸與整理上,都是用智能化的系統來進行的,并且在操作系統與基礎建設上都有了更現代化的表現特點,能保證數據傳輸的便捷性與智能化。從實踐意義來看,智能變電站在電力行業中有十分突出的使用意義,能有效緩解勞動力的緊張,通過智能化的操作,降低運營成本,能實現我國強化基礎建設、節約公共資源的建設目標,推動電力行業的高速發展。
2提高變電運行可靠性的價值體現
首先社會性,在當今社會,電力能源是發展中提供重要能源的保障,所以要從根源上對電力系統中的變電運行安全性進行提升,這能夠很好的構建特色社會主義;其次經濟性。可以從根源上對變電系統的穩定性進行提升,并且在發生故障前采取相應措施及時對變電系統進行維修,這樣既可以很大程度節約一些沒有必要的電能消耗和浪費,也可以對變電運行的效率和質量進行提升,從而確保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提高變電運行可靠性的具體措施
3.1提升過程層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
繼電保護系統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系統,不是僅依靠一個層面的設備對系統進行維護與穩定,而是通過過程層的設置,讓電力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得到更安全的保護措施,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過程層在進行系統保護過程中,通過其定值的狀態,對電力系統的內部運行狀態進行監督,及時排查設備中的各種問題。在保證母線的安全運行中,需要將硬件設備與開關進行分離,保持兩者運行的獨立性,從而保證母線與配電線的運行安全。最后,要提高程層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可通過多段線路的形式來進行保護,強化采集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3.2強化變電運行的檢修與維護工作
在具體工作開展中,觀察變電運行的現狀我們可以知道:要想對變電運行的穩定性進行大大提高,就要加強變電運行的檢查、維修以及維護工作,將其放在首要位置。目前變電設備的檢查、維修以及維護工作會對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影響,所以要不斷完善和優化變電運行工作,還要加強設備的檢查、維修以及維護工作,采用科學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對容易發生故障及時的巡查變電設備,將故障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程度,只有將變電運行過程中事故的發生可能降到最低,就會降低因為更換設備而出現的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人力浪費,確保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保證,促使其健康穩定的發展。此外還要加強變電運行的檢查、維修以及維護工作,這樣可以確保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對一些大型的事故進行規避。
3.3完善管理體系構建
根據發電站的運行情況來構建可靠性指標,因為可靠性指標屬于綜合性項目指標,可以反映出企業日常管理工作水平,還可能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所以需要根據變電站的實際情況來擬定一些切實可行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構建完善的資料管理工作檔案,讓項目資料管理更加的科學化、規范化。根據項目的開展情況來擬定技術指標與管理工作措施,嚴格的按照管理制度來安排專人落實,更好的開展管理性工作。可以將供電可靠性承包指標通過分層分解責任制的方式,將年計劃工作量和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基礎,將所下達的總承包時間告知到各個縣局以及變電站的值班人員,合理安排時間,盡量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工作。各地區的變電所以及縣局也要準確的對各種問題的可靠性進行統計,并按照要求將其上報。縣局可以通過定期檢查的方式來分析指標的完成情況,安排專業工作人員對計劃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給出計劃可行性分析報告,徹底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體而言,變電運行機構是電網運行管理倒閘以及電網日常事故處理工作機構,同時也是電網安全建設最前線的工作點,其實際運行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大局的穩定性。上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國內變電站安全運行以及可靠性管理開展的清理,之后分別從完善管理體系、配合設備狀態檢修、利用提升運行維護質量的方式讓設備健康運行、利用新產品來提升設備日常運行可靠性四個方面,提出了如何提升工作質量。
3.4加強技術管理,確保供電可靠性得到提升
目前,要對停電次數進行縮短,在此前提條件下確保停電時間控制在最短的時間內,并且在停電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對各項停電工作進行及時的準備,提前做好通知工作,促使各個部門可以在停電時期做好應對準備工作,從而對停電造成的一些不必要損失進行有效避免。此外,在電力企業發展中供電可靠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既可以對供電企業的技術水平進行體現,也能夠很好的顯現管理服務能力等綜合水平。因此要對企業運行的可靠性進行提高,對安全方面的管理措施進行不斷完善。
結語
對智能變電站的技術發展研究較少。而技術作為整個系統的主要支撐方式,需要得到較多的關注,在變電站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積極改進。當然,繼電保護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內容,前文所提到的內容,不過是冰山一角。為了真正實現電力行業的高速發展,保證電力資源的安全穩定輸出,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需要及時發現系統的不足,通過技術升級的方式,不斷提高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阿力木江?艾爾肯,米娜瓦爾?居曼.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215- 00215.
[2]楊民凱,武光升,徐慶忠.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研究[J].環球市場,2016,000(015):141.
[3]何曄,何瑾.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及可靠性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8,No.162(06):229- 230.
[4]湯燕,趙文,施逸.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研究[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7:303.
[5]付洪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5):232- 233.
[6]陳浩.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00(024):P.232-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