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1月14日文章,原題:新冠疫情阻斷赴海外購買奢侈品后,代購群體轉向國內帶貨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女性正在行動起來,尋求利用不斷增長的國內消費動力。這些被稱為“代購”的女性是小規模的采購中介,傳統上她們會替客戶出國購物。不過,與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可能會讓她們受到沉重打擊,讓她們失去大部分重要的社交媒體粉絲群體。
今年8月,幾十名年輕女性組成的代購團隊飛到中國靠近中緬邊境的一家小玉石廠,在幾天時間里幫助當地供應商推銷了價值逾800萬元人民幣的玉石首飾。來自湖南的團隊成員張婷(音)說:“因為不能出境購物,我們起初以為我們這個團隊完了。一些姐妹已經轉行去賣保險、當文員了。現在我們越來越出名,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和制造商排隊邀請我們去推廣他們的產品,從珠寶到鉆石,甚至公寓。”
張說:“我們團隊所有人都擁有強大的銷售平臺。每個人在微信上都有大約5000名粉絲,他們大多屬于全國各地的中高收入群體。產品展示的流量轉化為銷售的效率很高,這得益于我們多年來代購外國品牌積攢的信譽。”她說:“現在,我出去帶貨一周就能賺幾千元,比在家無所事事強多了。我們的核心團隊大約有80個人,每個人月收入在3萬到5萬元不等。疫情之前,很多人每月出國兩次,比如在韓國5天,在日本7天,月收入在1萬到1.5萬元左右。”
代購們面臨的問題是,因疫情無法出境和拍攝商品實物照片,如何保持對客戶群體的信譽和吸引力。不過,大多數人仍保持樂觀。“疫情激勵了我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我們不僅僅是冒著避稅風險在海外采購的人”,一名代購說,“我們能夠建立一個供應商網絡,在獨家折扣商品和買家之間充當橋梁。”▲
(作者HeHuifeng,劉德譯)